|

财经

中国医械从业人员海外遇害,出海“掘金”如何规避风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02 16:20:42

(原标题:中国医械从业人员海外遇害,出海“掘金”如何规避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武瑛港 北京报道

7月2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发布消息称,日前,中国驻菲律宾使馆接到一名中国公民在菲遭绑架的报案求助,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开展营救工作。不幸的是,该中国公民最终遇害。一同被害的还有一名美籍华人。

据市场消息,上述遇害人员其中一名为港股上市公司润迈德公司的国际营销总监,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次致电润迈德,均无人接听。另一名遇害人员为国内某医疗器械经销商企业负责人,此前就职于跨国医疗器械公司,负责冠脉业务,独立做代理商之后,负责包括阜外医院在内的心脏瓣膜等心血管医疗器械业务。上述二人相约6月20日抵达菲律宾考察业务,希望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近年来,东南亚市场正在持续吸引国内医疗企业投资和出口。有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东南亚、越南以及印度等国家,在部分领域的技术层面不如中国,也就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出海”的机遇。

另外人种、文化和市场差异较小,同样是中国医疗企业进入东南亚市场的重要因素,但营商环境或许是国内医疗企业出海需要注意的风险因素。普华永道报告显示,东南亚地区主要国家营商环境在过去5—8年 提升显著,但仍未全部进入世界前列,且各国差异较大。

医械企业“出海”遇阻

在此次事件出现后,不少业内人士也对医疗器械企业“出海”问题较为关注。

根据公开信息,此次遇害者所属的公司润迈德成立于2014年,目前专注于机器人数字化功能诊断模块核心产品caFFR系统、caIMR系统,以及FlashBot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及商业化。

2022年7月8日,作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第一股”,润迈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IPO招股价为4.28港元-6.24港元,最终定价为6.24港元,但开盘后润迈德跌破发行价。

而且润迈德已持续亏损多年,根据招股书和年报数据,2019年10月其caFFR系统实现商业化后,开始产生收益,但2020年及2021年,润迈德分别产生亏损1.45亿元和6.34亿元,主要由于金融负债公平值亏损大幅增加,以及销售开支大幅增加等。

2022年润迈德实现收入8360万元,同比增长3%,但亏损13.46亿元,同比扩大112.4%;2023年实现收入7320万元,同比下降12.4%,亏损1.16亿元,减少91.4%。

同时其毛利和毛利率水平也有所下降,年报显示,润迈德毛利由2022年底的6980万元减少约30.4%至2023年底的4860万元,主要由于caFFR系统销售减少。毛利率则从83.5%下降至66.3%,主要由于产品结构改变。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手术机器人是医疗器械行业里非常烧钱的领域,技术门槛很高,盈利周期较长,这是行业长期痛点。例如同在手术机器人赛道的天智航,2021年至2023年分别亏损1.03亿元、1.33亿元和2.14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亏损近4000万元。

为应对商业化难题,润迈德的营销费用近年来正在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578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超过7000万元,从2020年开始高于研发开支。

推进海外网络并扩展其环球版图,是润迈德商业化的重要战略规划。

润迈德从2019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9月caFFR系统获得欧洲联盟的CE认证,并于10月开始在海外市场(如捷克共和国、法国及奥地利)商业化caFFR系统,2022年该系统于成功在澳洲注册,并获政府药物管理局(TGA)批准。

然而润迈德出海进展似乎并不乐观,从caFFR系统商业化后产生收益开始,2020年及2021年,润迈德分别实现收益610万元及8120万元,2020年及2021年,中国的caFFR系统的销售额分别占总收入的94.9%及99.5%,其余部分则来自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

近期其国际营销总监抵达菲律宾考察业务,被业内人士认为或许有意开拓东南亚市场。根据润迈德财报,2023年来看,其caFFR系统销售额正在明显下滑,尤其是Flash Angio caFFR系统,从2022年的1400万元下滑至400万元。

据了解,目前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尽管手术机器人这片海已经不太蓝,但不少企业在拼命进入。”有不具名医疗器械高管如此说道。

光大证券研报数据也显示,2021年后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22年至今有十余款国产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

出海或许也将成为手术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润迈德此次国际营销总监在海外遭遇不幸,或许又为其出海增加了难度。

东南亚仍是出海重点区域

虽然出现了此次令人扼腕惋惜的遇难事件,但不容忽视的是,东南亚仍然是国内医疗企业出海的重点区域。

例如2023年12月,复宏汉霖宣布,其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获得印度尼西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POM)批准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2023年3月,君实生物与康联达生技设立了合资公司,在东南亚多国合作开发和商业化PD-1特瑞普利单抗;2024年6月,蓝帆医疗宣布引入泰国产业投资者HKG的2亿美元投资,用于手套产能建设等,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全球竞争优势。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报告,东南亚持续吸引中国资本,其中医疗行业成为中国企业向东南亚地区投资的重要领域。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东南亚、越南以及印度等国家,在部分领域的技术层面不如中国,也就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出海的机遇。

“在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地,国内部分医疗企业会建立自己的团队直接与医院接洽,或者会依靠当地经销商进行学术推广,而国内企业负责提供一些物流支持,具体选择何种方式,与当地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目前东南亚的情况与中国早期发展阶段类似,那么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就可以将自身经验复制到当地。”该业内人士指出。

此前也有业内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从中国器械出口区域来看,美国为最主要市场,欧洲主要集中在德国、瑞士、法国和英国等国家,澳大利亚、俄罗斯市场增长较快。

对于发展中国家市场,部分新兴市场正处于医疗设备采购周期和医疗基建的过程中,有较大需求,例如东南亚、拉美等市场,这些地区的需求主要是设备采购,催化因素是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等,对耗材的需求也存在,但多以低价产品为主。

安永大中华区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吴晓颖也曾分析,东南亚人种差异较小,或对中国创新产品临床数据的认可度相对更高,中国企业产品的商业化可能性更大;另一方面,作为世界上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创新医药企业较少,为中国药企提供了较充裕的商业空间和成长机会;另外文化和市场也有相似之处,助于国内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市场。

但是东南亚市场同时也有一定风险因素需要考虑,根据普华永道上述报告,东南亚地区主要国家营商环境在过去5—8年提升显著,但仍未全部进入世界前列,且各国差异较大。泰国和马来西亚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在营商环境和对外开放程度方面跻身第一梯队,而印尼和越南近年来政策提升力度更为显著。此外,金融和司法体制、地方保护主义和信息透明度,以及土地和用工政策等仍为外商投资的主要制约因素。

这也意味着,医疗器械企业选择出海国家时也需要做好背后的风险管控。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7-0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