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数看湾企200秒|这6到飞起的速度,来自“深圳AI第一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8 20:19:43

(原标题:数看湾企200秒|这6到飞起的速度,来自“深圳AI第一股”)

如果让你在N个视频中,

从亿万张人脸里找到特定的人,

你觉得要多久?

一个月?十几天?还是难以想象?

不要怀疑,

答案是只要1秒!

能做到如此“神速”的定位,

当然靠的不是普通人工,

而是“人工智能”。

 

而打造出这套“全球首个城市级动态人像识别系统”背后的“人工”,

是来自由一群硅谷海归博士们创立的AI公司——云天励飞。

董事长兼CEO陈宁博士是中国第一款商用矢量处理器芯片设计者,

曾作为首席代表参与4G-LTE国际标准的制定,

科研期间有近30项已授权专利,

其中13项被苹果公司所收购。

 

长期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

让陈宁和他的团队提前嗅到AI发展的风向与潜力,

并萌生回国创业的想法。

于是,云天励飞在2014年落子深圳。

在“创都”这片得天独厚的创新沃土上,

这支十几人的小团队迅速成长,

短短9年时间,

就以“深圳AI第一股”的身份在上交所“敲锣”登陆科创板。

 

从动态人像识别技术研发起步,

发展到现在拥有自研算法、芯片和大数据全栈式能力的人工智能头部企业,

云天励飞的业务范围已不局限于,

G端和B端的安防、交通、精细化治理等数字城市和人居生活领域。

今年3月,云天励飞开始正式布局智能穿戴等C端市场。


迅猛的发展势头和选择了极度烧钱的AI赛道,

也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研发压力。

2017年到2023年,

云天励飞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超过七成。

高额的研发投入,

令云天励飞成立至今仍未盈利。

这也是目前整个AI行业面临的痛点与挑战。


为早日破局,

近年来,云天励飞不断去探索产品商业化场景落地的可能性。

除了把目光瞄向C端,

还投资了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

推出低成本大模型应用,

朝着AI方案、AI运营和AI产品多线发展。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3年财报,

云天励飞的净利润亏损幅度开始收窄。


在云天励飞近千人的团队中,

每2个人就至少有1人是研发技术人员。

这么一个含“研”量极高的公司,

其实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众AI企业发展的缩影,

也彰显了广东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决心。

 

2022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1500亿元,

人工智能相关注册企业约17万家,

核心企业900多家,

居全国首位。

超过300万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从业者扎根于此。


通过近年出台的相关政策,

可以清晰看见,

广东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路径。

在未来,广东计划打造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

构建全国智能算力枢纽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场景应用全国示范高地,

目标到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实现全国第一、全球领先水平。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之一,

人工智能的发展备受瞩目。

正一路“狂飙”的广东人工智能产业,

接下来还将有哪些精彩表现?

让我们共同期待并见证。



出品:南财国际传播中心 21新媒体中心 创意互动中心

策划统筹:于晓娜 丁青云

内容统筹:谭婷 叶映橙

责任编辑:金珊

执行统筹:黄欣然 

设计统筹:林军明

视频统筹:白宇航

监制:施诗

英文翻译&配音:李莹亮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张伟韬

运营支持:曾静娇

审校:强燕 张晔 黄志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