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带病体保险创新难题何解?产学研深度合作是关键之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7 20:36:54

(原标题:带病体保险创新难题何解?产学研深度合作是关键之举)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程维妙 北京报道

当前,我国慢病人群超4亿,亚健康人群数量巨大,国民对带病体保险产品的需求日趋显著。近年来,以“国民级”产品惠民保为代表的不限被保人患病状态的健康险快速成熟壮大,也被视为健康险市场新的增长点。不过带病体保险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难题,如何破题是业界讨论的热点。

“2023年我国商业健康险规模突破9000亿元,是仅次于寿险的第二大险种,但赔付支出仅3800亿元,在社保补充和覆盖程度上,我们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商保的社保补充程度不足,特别是在新一轮改革下,商业健康险产品供给落后于医改政策的推进步伐,目前还未形成成熟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对非标体慢病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的保障供给不足。”在6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中国人寿再保险“公共健康与风险管理联合实验室”与上海镁信健康联合举办的发布会上,与会人士指出。

目前国内带病体保险发展已有不少探索。会上发布的《带病体保险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国内带病体保险的经营更依赖于保司自有的风控手段,并据此涌现出三类承保形式:一是以惠民保为代表的不限制被保人患病状态的健康险,这是接近国外带病体市场发展后期的产品;二是以费率可调长期医疗险为代表的“提前上车”逻辑;三是为疾病进展、复发提供保障的慢病险/复发险。

不过当前行业未出现标杆产品,商业模式也未成型,面临四方面挑战:一是政策落地支撑相对有限;二是保司产品实践经营能力不足,面临诸如数据、发展定位、渠道资源等多重制约;三是客户保障认知存在差异,供需不匹配现象严重;四是产业协同不强,医、药、险融合不深,难以解决带病体保险经营的风控问题和盈利模式问题。

对于带病体保险未来高质量发展,《报告》建议,在理论研究方面,需产学联合加强研究,使带病体保险真正解决社会问题、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行业经营方面,认清带病体保险与传统健康险发展规律的差异,针对不同模式带病体保险在筹资和风控上实施差异化管理。产业融合方面,发挥平台作用,形成行业合力,通过加强资源合作、数据合作、支付模式创新以及服务融合,构建医养康宁的产业融合生态圈。政策支撑方面,需加强筹资机制、运营层面的针对性政策支撑,助力带病体保险健康有序发展。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