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财

主播直播中突然晕倒!猝死、压榨?带货主播大降薪 “不如街头发小广告”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7 20:33:24

(原标题:主播直播中突然晕倒!猝死、压榨?带货主播大降薪 “不如街头发小广告”)

今日(6月27日)14时52分左右,“钟薛高老林”直播间的主播在直播介绍时晕倒。

直播录屏显示,账号“钟薛高老林”在直播推荐水果产品时,一名白衣女主播正快速介绍产品,突然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左右摇晃,手臂下意识支撑桌面,但身体很快失去平衡向下倒去,将身后的椅子带倒。女主播倒下的瞬间,依旧在快速念台词,但声音显得疲惫、飘忽。直播间瞬间传出其他人员的尖叫声。当时该直播间人数已达10.8万。

该片段迅速传播,并占据多条热搜,甚至出现该女主播“猝死”传闻。

5月底,钟薛高创始人林盛直播带货卖红薯,因42.9元5斤的价格,被网友称为“红薯刺客”而登上热搜。6月初,有媒体报道称,林盛的抖音直播账号被大量网友举报后封禁,但随后林盛发布微博辟谣。

天眼查信息显示,林盛和他创办的钟薛高食品(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近半年内,陆续5次成为被执行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其中钟薛高公司被累计执行983万余元,钟茂公司被累计执行2463万元。

数日前,钟薛高还被合作方起诉。

回应:并非猝死,公司未压榨员工

不少网友在留言中询问晕倒的女主播是否安全,接班主播回复称“她没事,已经去休息了”。接替主播还多次解释,同事在生理期,此前因为下雨天气曾摔过,并未出现传闻中的猝死。

随后钟薛高CEO林盛回应红星资本局,该主播晕倒后,在后台休息后恢复正常,稍后安排同事带她去医院检查。

本人回应

当日下午,晕倒的白衣主播回到直播间辟谣称,自己在公司已经很多年了,此次事件不是剧本,不要以讹传讹,谣言止于智者,后续也会去医院检查,有结果后续也会在直播间分享。下午5点,该女主播在朋友圈发文称晕倒可能是缺氧所致,并表示公司并未压榨员工。

带货主播大降薪

曾经一晚猛赚几万元的直播带货主播,如今日子不太好过。

据《信息日报》报道,飞瓜数据显示,某电商平台今年“618”首场直播,几大头部主播如广东夫妇、琦儿、潘雨润的成交额分别为6114万元、1292.3万元、674.8万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下跌86.4%、88.46%、77%。

“整体降了50%”“不如街头发小广告”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多家招聘网站显示,现在兼职带货主播的时薪不乏20元—25元,比部分人兼职发传单的时薪20元—60元还要低。

天津一家直播基地的创始人刘宝励透露,据其了解,“行业有些主播的时薪已低至20元,不如去街头发小广告。”

图 / 招聘网站截图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以前一个成熟的带货主播月入两三万元,现在竞争力大了,最多也就拿一万多。”

“主播降薪大概从去年年初就开始了。”韩一电子商务负责人陈彬豪表示,如今不管是头部主播还是中尾部的主播薪资都出现下滑,行业整体下降了50%左右。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主播工资已出现明显下滑。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一季度,全国带货主播的月薪从3000元至30000元不等,多数主播的月薪在6000元至8000元,从整体来看,主播薪资水平较上年同期下滑约30%。除了主播,运营、直播中控等直播间“配角”的工资也出现了约20%的下滑。

主播话语权从70%骤降至20%

陈彬豪表示,近年来,商家对主播的依赖性逐渐降低,此前“主播”在产业链条上的话语权高达70%,现在只有20%。

多位业内人士称,在激烈的平台竞争下,主播效应不再明显。有商家明确表示,不愿意把钱花在主播身上,而是更愿意投流,此前靠主播口碑带来的忠实粉丝也逐渐减少。

刘宝励解释,平台之间的价格战直接影响了商家的策略。“如果同款产品,你贵1块钱就没有流量,平台算法一定是推荐最便宜的,这便直接削弱了主播的重要性。”

多平台出手管控!数字人直播带货或受限

真人直播带货不好做,数字人直播也或受限。

6月7日,腾讯修订《视频号橱窗达人发布低质量内容实施细则》征集意见,拟禁止提供、售卖、教学或展示平台不提倡传播的内容,如讲解和售卖虚拟人代播软件;以连麦形式,代替主播本人进行直播带货的行为。

不仅仅是腾讯,快手电商也在近期宣布对于使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辅助创作的直播内容,不会给予额外流量扶持,而是鼓励商家/达人真人直播。

在视频号和快手之前,电商平台对于数字人直播也并非毫无限制。

2023年5月9日,抖音首次对AIGC提出平台规范和行业倡议,承认虚拟人直播的“合法性”,但对虚拟人直播做了严格规范:必须显著标识,方便用户区分虚拟和现实,并且虚拟人背后的真人使用者需要实名注册和认证,禁止完全无人的AI直播。

在刘强东以“采销东哥”数字人的身份“亲自”下场直播带货后,数字人直播赛道就挤满了各大品牌的总裁。今年“618”期间,格力电器、海信、LG电子、洁丽雅、vivo、宝洁等品牌在京东上线了AI数字人总裁。

目前来看,从各类电商平台、MCN机构、AI巨头到各种元宇宙、虚拟人、AIGC概念相关的创业公司均在布局数字人,这一赛道不可谓不拥挤。但是,正如同大模型爆火后,赚到“第一桶金”的是卖课的商家,AI数字人爆火后,第一批赚到钱的是数字人代理商们,购买和使用数字人的商家能不能赚到钱,还是一个未知数。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