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碳中和周报(第144期)丨国家能源局:尽早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全覆盖;中德就气候变化与绿色转型达成五项成果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4 20:53:57

(原标题:碳中和周报(第144期)丨国家能源局:尽早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全覆盖;中德就气候变化与绿色转型达成五项成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雷椰 徐佳扬 北京报道 

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一、碳中和政策

1、国家能源局:尽早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全覆盖

6月20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李福龙司长表示,继续做好绿证核发工作,尽早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绿证全覆盖。同时,要完善绿证交易机制,推动全社会扩大绿色能源消费。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做好绿证核发工作和实现全覆盖,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和绿色能源消费的扩大。

2、中德就气候变化与绿色转型达成五项成果

6月22日,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首次高级别对话在京举行。首次对话中德双方达成五项重要成果:启动绿色转型中德省州合作、达成中德能效工作组2024年工作计划、达成《落实〈中德循环经济和资源效率对话行动计划〉的近期活动要点》、成立中德工业减碳工作组、启动中德重点领域能效提升示范项目合作。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中德首次高级别气候变化与绿色转型对话成果丰硕,彰显两国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坚定合作与共同愿景。

3、8部门发文组织推荐绿色技术

6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8部门发布关于组织推荐绿色技术的通知。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目标,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产业发展为重点,聚焦关键工艺流程和生产环节,择优推荐先进适用绿色技术。

本次推荐技术应为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的相关技术。此外,推荐技术应具备显著的节能降碳和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效果,在国内已有至少2个应用实例并已应用1年以上。推荐技术将通过遴选发布《推广目录》,促进重点行业绿色技术创新推广,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通过推荐绿色技术,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技术动力。

4、工信部:部署汽车绿色低碳标准

6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发布《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从五个方面提出19个工作要点。其中,要求部署汽车绿色低碳标准。加快下一阶段乘用车、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及纯电动乘用车电量消耗量标准更新升级,推进电动汽车高低温续驶里程测试、车载能源消耗量监测、车内气流主动控制系统评价、车辆预测性巡航控制系统评价等标准研究,完善整车及节能技术评价体系。持续开展乘用车、动力蓄电池等碳足迹、碳核算标准研究,加快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术语定义、产品碳足迹标识等基础通用标准制定,启动汽车产品碳足迹报告、汽车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方法等标准预研,助力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强调汽车绿色低碳标准部署,提出更新升级乘用车、商用车能耗标准,推进电动车测试、能耗监测等研究,并开展碳足迹、碳核算等标准研究,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5、交通运输部:道路客货运企业节能低碳评价方法已制定

6月17日,根据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的安排,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牵头修订的交通运输行业标准《道路运输企业节能低碳评价方法》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文件规定了道路客货运企业、汽车客运站和汽车货运站(场)的节能低碳评价方法,适用于道路运输客、货运企业,新建(改扩建)的汽车客(货)运站、在用汽车客(货)运站的节能低碳评价。

其中,道路运输客货运节能低碳定量类指标由节能低碳运输装备应用及运输组织管理及碳排放强度水平两部分组成,具体指标包括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运输车辆占比、车辆实载率、工作率、单位周转量碳排放强度、年均碳排放强度降低率组成,定量类指标满分为 70 分。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道路运输企业节能低碳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出炉,为道路客货运企业、客运站节能低碳评价提供量化标准,推动绿色交通发展。

二、地方动态

1、长三角示范区首笔跨省碳普惠交易完成

近日,嘉兴市天伦纳米染整有限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碳普惠平台购买的500吨碳减排量顺利到账。这笔碳减排量可用于抵消外购能源的部分碳排放,进而帮助企业获得一张“碳中和”证书,这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完成的首笔跨省碳普惠交易。

“碳普惠交易既能满足需求方企业的减碳需求,又能给新能源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对供需双方而言,这是一场互惠互利的交易。”吴江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杨奕彬介绍。此次跨省交易的成功落地,是针对解决区域碳供需不平衡、碳减排场景不丰富等问题的一次尝试,为建立碳普惠联建共享机制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让示范区有减碳需求的企业有更多的选择,有利于引导更多企业加入碳交易行列。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嘉兴企业成功购买苏州碳减排量,实现长三角示范区首笔跨省碳普惠交易,促进供需双方互利共赢,为区域碳市场发展和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新路径。

2、第25届青洽会以绿色发展为主题

6月18日,第25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届青洽会将于7月11日至15日在青海西宁举办。其中,精心布置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成就等6个主题展区、4个专题展区和4个市州特色展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发展绿色算力产业及推介市州特色优势产业,吸引更多好企业、好项目在青海省落地。青洽会秉承“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主题,遵循“更高水平、更富实效、更加精彩”办会目标,更加聚焦国际化、更加注重专业化、更加突出市场化,呈现出新特色、新亮点、新成效,诚邀各界赴青共享发展机遇。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第25届青洽会将在西宁举办,以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绿色算力产业发展。

3、《黑龙江省林业碳汇项目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

6月11日,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四部门联合发布《黑龙江省林业碳汇项目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按照生产生活产生的碳排放量,自愿购买林业碳汇抵消其碳排放量。鼓励大中型活动、会议等相关场景自愿购买林业碳汇抵消其碳排放量。鼓励发展碳汇金融、碳汇风险投资、国有资产碳汇仓储等参与推动林业碳汇发展。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黑龙江四部门联合出台碳汇交易管理办法,推动企事业单位、个人及活动自愿购买林业碳汇,有利于助力碳汇创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三、企业实践

1、11家上市发电企业需强制披露ESG报告,大唐发电、华电国际、中国核电、长江电力、新天绿能碳排量同比上涨

今年,上市公司迎来ESG强制披露元年,华电国际、华能国际、龙源电力、大唐发电、国电电力、三峡能源、上海电力、新天绿能、中国核电、中国广核、长江电力11家发电企业被纳入强制披露名单。

这11家被强制披露上市发电企业中,有9家披露了碳排放总量数据。大唐发电、华电国际、中国核电、长江电力、新天绿能碳排量同比上涨。但华能国际、上海电力这2家企业作为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未披露2023年碳排数据。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ESG强制披露元年,11家发电企业亮相,九成披露碳排数据,部分上涨,ESG治理之路任重道远。

2、宁德时代加入氢能赛道

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与重塑能源在福建宁德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宁德时代商用事业部执行总裁来永杰、重塑能源总裁胡哲出席并见证签约。根据协议,双方未来将在产品开发、技术合作、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宁德时代将为重塑能源提供领先的电池产品和服务,全面助力重塑能源提升产品水平和服务运营效率,双方携手为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提供澎湃动力。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宁德时代与重塑能源在氢能领域的合作有助于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发展,对行业和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