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水利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前5月水利建设投资超去年同期,水旱灾害注重灾前预防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18 20:45:43

(原标题:水利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前5月水利建设投资超去年同期,水旱灾害注重灾前预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水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和重要带动力量。

6月1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水利部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治理,深化水利改革,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有效保障了我国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水利投融资改革是深化水利改革的重要方面,陈敏表示,水利部着力深化水利投融资等改革,我国财政资金、政府债券、金融信贷、社会资本共同发力的水利投融资格局初步形成,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已连续两年迈上万亿元台阶。

在此基础上,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在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以来,全国水利系统以灾后恢复重建为重点,全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月~5月,水利建设投资和实施项目均超去年同期水平。

在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方面,陈敏表示,水利部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0.51%降至0.24%。

增发国债水利项目投资完成1476亿

“水利工程是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意影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在防洪减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民生,保障电力能源安全、支持农业发展、畅通航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2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893亿元,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2023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在此基础上,吴文庆表示,今年1—5月,水利建设投资和实施项目均超去年同期水平。

在落实投资方面,1-5月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9246亿元,同比增加2743亿元,增幅42%。26个省份落实投资超过100亿元,其中河北、浙江、广东、四川、湖北、北京、安徽、河南等8个省份超过400亿元,有力保障了大规模水利建设资金需求。

在完成投资方面,1-5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213亿元,同比增加170亿元,增幅4.2%。其中,广东、河北完成投资超过300亿元,浙江、山东、福建、四川、安徽等16个省份完成投资超100亿元。水利项目施工吸纳就业129.5万人、同比增长7.2%,其中吸纳农村劳动力103.8万人、同比增长16%,有效发挥了稳增长、稳就业的重要作用。

在实施项目方面,1-5月全国实施水利项目3.4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22.5%。其中新开工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水利项目1340个,较去年同期增长52%。

去年汛后,我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资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并将水利作为重点支持领域。

周茂华表示,通过发行国债为项目提供大规模、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支持,有助于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也助力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分享发展成果。

今年4月,陈敏在水利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增发国债资金已分三批全部下达,其中落实到水利领域有四大类7800多个项目,包括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治理等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其他水利项目。

在6月1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吴文庆表示,增发国债水利项目资金已完成1476亿元。

吴文庆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指导地方水利部门和项目法人,在用好增发国债资金的同时,继续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银行贷款、社会资本投入,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进一步夯实水安全保障基础。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水旱灾害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增强。

针对这样的情况,陈敏在发布会上表示,水利部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陈敏进一步介绍,在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方面,水利部积极推进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建设,实施了长江流域姚家平、黄河流域东庄、珠江流域大藤峡等控制性水库,黄河下游防洪治理、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太湖吴淞江治理,以及国家蓄滞洪区等一批骨干防洪工程,大规模开展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十年来,我国水库新增库容1632亿立方米,新增5级以上堤防约6万公里。

在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方面,水利部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和提高预报精准度相统一。率先以流域为单元在永定河官厅山峡区间建成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全国各类水文测站由2012年的7万多处增加到目前的12万多处,在有防治任务的2076个县区建设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水文监测预报能力不断提升,南、北方主要河流的洪水预报精准度分别提升到90%和70%以上。

在防御工作体系方面,水利部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滚动更新各类防御预案方案,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有效应对了多次大洪水和严重干旱。整体来看,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0.51%降至0.24%。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国气象年景总体偏差。5月以来,华北、黄淮和西北东部降雨持续偏少,近期又遭遇大范围持续高温,旱情快速发展。而南方今年以来汛情来得早、来得猛,特别是珠江流域汛情偏重。

6月17日,水利部举行抗旱保灌保供水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在会上,陈敏用“南涝北旱,旱涝并发”来形容目前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形势。

为此,陈敏表示,在支持受旱地区做好抗旱保灌溉保供水方面,水利部从加强监测预警、精准调度工程、强化灌溉管理、确保饮水安全等方面着力,采取了系列措施。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的旱情发展情况,水利部将做好防大旱、抗长旱的准备,统筹当前和后期抗旱用水需求,精细实施流域骨干水工程抗旱调度,精准对接城乡供水和灌区灌溉需求,精确指导支持抗旱保灌溉保供水工作。

在做好南方暴雨洪水防御方面,水利部滚动会商研判,多次发出工作通知,有针对性部署防范应对工作,关省份加强巡堤查险,转移危险区群众。据预测,今年6~8月汛期水旱灾害形势不容乐观,暴雨洪水等极端事件可能多发频发重发,防御形势依然严峻。对此,水利部将持续做好洪水灾害的防御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