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直击SNEC丨“光伏春晚”里的生死竞速:谁还能留在牌桌上?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18 16:06:02

(原标题:直击SNEC丨“光伏春晚”里的生死竞速:谁还能留在牌桌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3600家展商、50万观众人次,这是号称“光伏春晚”的SNEC展会今年公布的成绩单。

与往年不同的是,虽然今年展会规模更大,话题热度更高,但光伏参展商们心头难免笼罩着阴霾:产业链价格下跌,海外贸易摩擦不断,明年又有谁会离开牌桌?

在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看来,“行业遭遇史上最强内卷,供需严重错配,产业步入冰河期。”可他也认为,光伏产业处在最好的时刻与最坏的时刻并存,在阵痛中破茧成蝶的重要转换期,行业正在经历的,“是光伏大变局时代来临之前的一场预演。”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避开这场大变局,群英逐鹿的中国光伏产业如今已经走到了疾呼行业自律、着眼长远发展的关键时刻。

插曲背后的“超级内卷”

国家会展中心的8.2HB120展位,成为今年不少观众的打卡地。

这里原先是苏州爱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爱康金属)的展位,但在6月6日,该公司宣布不参加本届SNEC光伏展会。

爱康金属是A股公司ST爱康(002610.SZ)的全资子公司。眼下,ST爱康正在“渡劫”——股票面值退市确定无疑,公司及实际控制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三家核心子公司宣布停产。

这则插曲,恰恰反映了当前光伏产业正在陷入超级内卷。而这也是本届SNEC展会期间,各大光伏企业大佬们热议的话题。

“过去一年光伏行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礼,行业出现了量增价跌的现象,制造端的产值快速下降,进出口金额大幅下滑。”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本届SNEC大会开幕式现场谈到行业竞争时表示,“在今年一季度全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大家都在寻找根本原因,大家都在反思。”

反思的内容无疑是产业为何陷入了恶性竞争状态。朱共山的分析是,从外因上看,供给侧同质化竞争、资本盲从、跨界挤压、地方政府招商以及代建驱动、需求端唯低价中标等因素叠加,将产业带入“局部最优”而非“全局胜利”的陷阱。“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内卷加剧,与全行业对供需关系的误判,以及行业触碰固有技术的天花板致使准入门槛不够等不无关系。”

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则将产能快速增长的原因归结为,“来自资本市场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在很快、很短的一段时间里面,现在产能的增长是远远超过了目前市场需求的规模。”

供需错配之下,产业链价格自去年以来正持续下滑。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报告认为,随着产能的快速释放,市场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整个产业链价格快速下滑。“以组件中标价格为例,从2023年初的1.6元/W降至年底的0.9元/W,下滑幅度超过40%,甚至低于部分企业生产成本,企业盈利能力随之下滑。”

然而,产业链如今还在筑底。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本次SNEC展会期间,其与部分厂家交流的电池片、组件报价已经低至0.28元/W和0.75元/W。而根据行业机构 InfoLink Consulting 6月12日发布的数据,当周,182尺寸的P型电池片最低成交价格为0.3元/W、182尺寸的P型双面双玻最低成交价为0.76元/W。

那么,行业的拐点究竟何时到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龙头光伏企业似乎也存在分歧。

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硅料端,价格今年出现拐点的可能性不大。“一定要有人离开牌桌才是反转的信号。只有当大量的硅料新玩家退出、暴雷、资不抵债时,才是真正的底部。”

“明年SNEC时可能最优秀的企业开始有利润,今年是不太可能了。当然这是偏乐观的估计,不乐观的估计是要到后年这个时候,那时一定有很多企业不在了。”兰天石坦言。

不过,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的观点相对积极。她展望下半年的产业链走势时认为,价格继续下探可能性不大,预计第三、四季度价格会出现止跌回升迹象,可这也将取决于光伏政策走向和产能出清的速度。“不排除有些企业会拼更低的价格,但这样的价格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技术创新是最好的“牌技”

近两年来,光伏圈里流行着一种扑克游戏,名叫“掼蛋”。这是四人参与、两两结对的对抗型扑克游戏,既考验着团队合作、个人牌技,同时也有一定的牌运成分。

光伏产业的竞争亦如掼蛋:需要合作,共建上下游生态圈;也要看个人能力,像技术研发、资金储备;当然也需要一些运气,如遇到行业高景气度时,“鸡犬”也能升天。

今年的SNEC大会迎来了一张新面孔,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首次参与。“往年来开会,大家都是有钱人,今天来开会,好像大家都变成了穷人,这话听起来还有点儿悲伤。”她感慨着光伏产业的残酷竞争,但也不忘调动会场听众的情绪,“实际上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流过泪,但流泪没有用,市场不相信眼泪,只有两个字‘斗争’。”

董明珠算是半个光储圈的人,她在今年的SNEC大会上力推了格力的“光储空”(光伏+储能+空调)产品。即便眼下大家忧心忡忡,她依然认为,光伏是有希望的产业,还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只有通过竞争,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才能把这个市场维护得更好。”

实际上,在当前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技术创新仍旧被绝大多数光伏企业视作应对内卷的最好“牌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SNEC展会上,BC、HJT、钙钛矿等光伏电池技术展品前人流涌动,而作为当前N型市场出货主力的TOPCon产品也保持着一定的热度。但相较之下,TOPCon的热度相较去年略有降温。“TOPCon目前产能众多,产业链相对成熟,在这样的体量下,大家把目光反倒是投向了一些新兴技术。”一位光伏展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记者注意到,此前一直与TOPCon技术掀起争论战的BC技术,在今年倒是出现了一些“圈友”。除了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两家早已明确主攻BC技术的厂商外,今年展会上通威股份、一道新能、捷泰科技等光伏厂商也展示了BC类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BC技术路线高转换效率的特点,正在将光伏组件的效率推入“24%以上的时代”。

今年SNEC上,隆基绿能将基于二代BC电池技术HPBC2.0组件产品——Hi-MO 9首次搬入国内展会。据悉,Hi-MO 9组件效率达到24.43%,而HPBC二代电池效率超过26.5%。

隆基绿能高级副总裁佘海峰将Hi-MO 9视作未来5年内一个相对重要的技术产品,“这是未来5年之内没有任何技术能够出其右的产品,所以后面隆基BC平台的研究会有很多工艺的叠加、创新,但它都是基于我们二代BC技术。”

而爱旭股份本次展会推出的ABC组件新品平均量产交付效率超过25%。该公司董事长陈刚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个新技术之所以能够替代旧技术,要具备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三个特质,否则就没有意义。”

同样,今年展会上HJT厂商们也展示了各自最新的组件新品。例如,东方日升带来的一款异质结组件转换效率达到了24.70%,功率高达767.38W。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技术趋势是,叠层电池已经成为不少光伏企业开始向市场预热的下一代产品。

在今年展会上,隆基绿能宣布其研制的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高达34.6%,刷新了世界纪录;晶科能源方面也向记者透露,其早已押注钙钛矿与TOPCon叠层电池,并视作下一代电池技术,目前实验室效率已达33.24%。

需注意的是,技术创新热潮下,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引发了不少光伏大佬的担忧。“在过去这些年,我们的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是有所缺失的,导致整个技术扩散得太快。大家都是‘拿来主义’,创新企业引领进来了,有些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有些企业创造了不错的技术,但在经营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认为,确实行业内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朱共山则强调,“迄今为止,光伏领域的专业院士、国家实验室寥若晨星,国家资本在制造端的投入度和相关资源要素配置令人期待,产业韧性和自律性还亟需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还远远不够。”

他呼吁,业界敬畏科技规律,不拔苗助长,尊重知识产权,共建开放协作的生态链,协力共闯科技无人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