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险企“补血”进行时:偿付能力承压 头部险企永续债发行限额约6800亿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18 09:38:17

(原标题:险企“补血”进行时:偿付能力承压 头部险企永续债发行限额约68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偿付能力存在一定压力,险企加快“补血”速度。近期多家险企披露发行或者拟发行永续债计划。多位业界人士认为,随着保险市场内卷加剧,利率中枢下行,行业转型步入深水区,险企面临不同程度的经营压力,通过补充资本以增强竞争力和风险抵抗能力的需求持续提升。未来,预期保险业补充资本的需求仍将维持高位,有券商统计,这波头部部险企永续债的发行限额约6800亿元左右。

两家险企同日宣布发行永续债

6月11日,中粮资本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英人寿计划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总额不超过30亿元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票面金额100元,期限与中英人寿持续经营期一致,采用分阶段调整的票面利率,无固定到期日。据了解,中英人寿本次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核心二级资本,提高公司偿付能力以支持业务持续发展。

截至2024年一季度,中英人寿的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61.62%、260.7%。这一数据虽然仍高于监管要求的最低水平,但与其在“偿二代”二期规则实施前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中英人寿曾预计,公司2024年二季度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进一步下滑至149.92%、245.33%。

自2023年以来,中英人寿盈利波动明显。2023年,中英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61.71亿元,同比增长42.68%,但增收不增利,该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9.25亿元骤降至0.29亿元,同比下滑96.86%。今年一季度,中英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1.82亿元,同比增长22.39%;净利润则较2023年同期-4.2亿元扭亏至6.21亿元。

据了解,中英人寿本次拟发债券面值为100元,采用分阶段调整的票面利率,自发行缴款截止日起每5年为一个票面利率调整期,在一个票面利率调整期内以约定的相同票面利率支付利息。

同一日,太保寿险也发了类似公告,拟发行2024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8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发行人核心二级资本,提高发行人偿付能力。本次拟发行的8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连同去年首次发行的120亿元,总规模将达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的200亿元上限。

去年11月,太保寿险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得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总额达200亿元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公司采取分期发行策略,首期发行100亿元,并保留20亿元增发选项。次月,"23太保寿险永续债01"正式发行,实际发行规模为120亿元,利率3.5%,期限5+N年,且获得3.19倍超额认购,显示市场对太保寿险信用和长期融资策略的认可。

“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也被称为永续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表示,保险公司从外源补充核心资本的方式比较有限,主要依靠股东增资或IPO补充权益性资本,而资本补充债虽然是目前行业常态化的资本补充工具,但只能计入附属资本,无法补充核心资本。相对于资本补充债,永续债不仅可补充核心二级资本,还能撬动核心保单盈余,带来核心资本的杠杆式增加,当附属资本触发限额后,还能撬动附属级保单未来盈余增量,对实际资本的撬动作用翻倍。

预计永续债规模限额约为6800亿

对于险企积极发债的原因,有分析认为,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后,行业内多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资本补充的需求和迫切性随之增加。当前国内市场利率持续下行,股市相对低迷,保险公司发行资本债券补充资本的成本较低,预计发债热潮会持续。

大公国际分析师王亚楠表示, 目前对保单未来盈余的分级计量以及核心资本上限的要求导致核心资本下降影响,人身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大幅下降,且长期寿险产品占比更高的大型险企降幅更加显著;而财产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均为短期产品,保单未来盈余在核心资本占比要求的调整对于财产险公司核心资本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人身险公司。2023年以来,保险行业的保费增速明显提升,继续加大对保险公司资本的消耗,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继续呈下降态势;随着2023年9月,《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的发布进一步优化了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实施差异化调节最低资本要求以及优化资本计量标准和风险因子,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均略有提升,一定程度缓解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压力。 预计未来,监管新规虽然能够缓解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压力,但随着保险业务及资金业务拓展对资本的消耗,保险公司仍将面临资本补充需求。

饮得“头啖汤”的险企是泰康人寿,2023年9月,该公司获批公开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即永续债),发行规模不超过200亿元。这是2022年8月,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保险公司可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补充核心二级资本之后,险企的首单。

根据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5.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0.3%。其中,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4.1%、186.2%、264.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6.3%、113.5%、229.1%。有13家中小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包括5家人身险公司与8家财险公司。其中,2家险企的风险综合评级为D级,其余险企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

整体来看,偿付能力承压。

 其实2023年开始,保险业就在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进补"热潮。根统计,在这一年里,共有18家保险公司获批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或永续债,合计获批发行规模高达1486.5亿元,这一数字不仅远超2022年全年的发债规模,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在这之中,14家保险公司获批发行841.5亿元资本补充债,而5家保险公司获批发行645亿元永续债,后者作为新增加的发债种类,标志着保险行业在资本补充方式上的创新与突破。

浙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表示,保险公司永续债可以补充保险机构的核心二级资本,能够起到同时改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作用,因此市场发行需求较为旺盛。从银行永续债、券商永续债的发行经验来看,预计保险永续债的发行人或也将聚焦在一些资本存在一定压力的大体量头部险企;受“保险公司发行保险永续债的债券余额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30%”的要求,也只有核心资本规模大的险企才有较大的发行空间,测算得出头部险企永续债的发行限额约6800亿元左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