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马斯克无近忧存远虑,特斯拉新的增长极在哪?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14 20:37:29

(原标题:马斯克无近忧存远虑,特斯拉新的增长极在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成功展现了自己的影响力。美东时间6月13日,特斯拉举办了年度股东大会,同意马斯克的560亿美元薪酬方案,特斯拉法定所在地从美国特拉华州迁至得克萨斯州。

这也让投资者长舒一口气,美东时间6月13日特斯拉股价上涨约3%,股东大会已经宣告短期警报解除。此前马斯克曾威胁称,如果他的薪酬方案被否决,他将会把潜在的AI计划转移到其他公司。这种情景对特斯拉来说显然是灾难性的,失去了科技属性的特斯拉将变成“传统车企”。

对于未来,马斯克一如既往给出了投资者将信将疑的超美好愿景。完全自动驾驶(FSD)方面,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正在以指数级的增长速度接近无人监督的全自动无人驾驶。人形机器人方面,马斯克预计,到2025年将有超过1000个甚至几千个具有一定程度自主性的Optimus在特斯拉工作,规模会快速扩大,或在2026年实现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在股东大会过后,特斯拉的近忧已除,但长期隐忧却仍然存在,一切都取决于美好的期许能否实现。

Robotaxi、Optimus发力为时尚早

今年4月,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特斯拉将于8月8日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特斯拉表示,其下一代汽车平台将包括平价汽车和专用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未来无人驾驶出租车或将先于平价电动汽车亮相。

对于自动驾驶业务,马斯克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再度描绘了一副美好画面:特斯拉将比驾驶汽车的人类安全得多,自动驾驶汽车将类似于优步,车主只要在设备上轻轻一点,就能让他们的车辆加入优步车队,并且时间不受限制,“这确实会发生,只是时间问题。”

在股东大会上,有人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提出质疑。马斯克回应称,虽然有很小的概率会发生事故,但无人驾驶汽车安全性明显比人类驾驶员更高。在美国,每年约有3.5万至4万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特斯拉在努力减少这一数字。

马斯克还设想,如果Optimus每年的产量达到1亿个,给公司带来的价值将不可估量,Optimus的购买成本将低于汽车,大规模生产后每年可以赚取1万亿美元的利润。

不过,FSD和Robotaxi发力为时尚早。马斯克八年前就开始承诺自动驾驶技术“指日可待”,但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建立起此类服务所需的大部分基础设施,也没有获得美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虽然目前特斯拉FSD能够执行大多数驾驶任务,但仍需要人类驾驶员关注路况,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对于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许多人认为还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

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成为未来特斯拉能否获得高估值的关键。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记者分析称,无人驾驶出租车是商业前景广阔的领域,也是更容易实现的领域。如果特斯拉能够在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在未来某个时候率先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特斯拉的压力将烟消云散。此前马斯克已经多次跳票,何时能够真正实现目标仍是个问号,自动驾驶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

技术成熟仍需很长时间。张翔表示,鉴于自动驾驶技术现在还不成熟,预计8月8日特斯拉发布的所谓无人驾驶出租车可能不会很惊艳,甚至可能再次跳票。目前也没有完善的行业标准,在某种意义上,特斯拉是在将无人驾驶出租车作为一个营销工具,其实还很难发布具备成熟技术的全自动驾驶汽车。

作为极度乐观者的代表,华尔街明星投资人、方舟投资的凯茜·伍德(Cathie Wood)6月更新了特斯拉的目标价,预计到2029年特斯拉将涨至2600美元,市值将超过8万亿美元。

在行业和公司高速发展期过后,特斯拉亟需找到新的增长极。市场对特斯拉是一家车企还是一家科技公司的争论由来已久,在电动汽车需求放缓以及竞争压力激增之际,这一区分变得更加关键。特斯拉能实现宏图吗?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需求担忧几多愁?

尽管股东大会推动特斯拉股价6月13日上涨约3%,但年内仍跌逾20%。目前特斯拉12个月预期市盈率约为70倍,是美股科技巨头中最高的。在需求疲弱、电动汽车供过于求之际,特斯拉从电动汽车销售获得巨额利润的时代基本上已成为过去式。

美国投行Wedbush分析师Daniel Ives表示,股东大会消除了特斯拉股价跌至20美元~25美元的风险。即使作为特斯拉长期的“大多头”,Ives也坦言,特斯拉面临的挑战确实存在,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在波动,打造一款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更是任务艰巨。

目前特斯拉正面临多重挑战,高利率削弱了消费者对昂贵商品的购买欲,特斯拉又迟迟没有更新旧车型,而中国竞争对手正在推出更便宜的车型。美国消费者已经放弃驾驶更昂贵的电动汽车,转而选择混合动力汽车,这导致许多制造商重新考虑其电动化计划。

从数据上看,特斯拉第一季度交付量远低于华尔街预期,仅有386810辆,同比下降近9%,为近4年来首次季度交付量下滑,环比下降超过20%。在特斯拉主要市场均普遍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汽车产量比交付量多出46561辆。

富达国际亚太区股票投资主管Marty Dropkin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近几个月来,由于售价较高、折扣有限以及利率偏高的影响,全球汽车市场整体需求降温,电动汽车市场或面临更多不利因素。

2020年至2021年间,电动汽车相关企业备受投资者追捧,汽车制造商和电池企业的股价大幅上涨。然而,欧洲和亚洲地区主要市场相继取消了补贴和购置税减免优惠,给行业造成了一定冲击。Dropkin还表示,新款电动汽车的目标客群是相对富裕的人群,其消费意愿也受到了偏高的利率和通胀的影响,叠加消费市场紧缩导致家庭延长换车周期,因此目前电动汽车股票估值远低于数年前的高点。

随着对电动汽车的购买需求从早期购买者的尝鲜逐步向大众消费者更关注性价比、安全性以及耐用性转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也遇到瓶颈。大部分传统汽车品牌推出的第一代电动汽车并未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也进一步加剧了行业挑战。鉴于电动汽车对许多传统汽车制造商来说利润偏低甚至亏损,部分品牌正重新调整发展计划,希望在2026至2030年间推出第二代电动汽车。

不过,从长期来看,投资者也不必过于担忧需求。Dropkin认为,随着纯电动汽车价格下降,即使欧盟提高对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的关税,欧洲市场消费者仍有价格适合的纯电动汽车可以选购。更重要的是,第二代纯电动汽车在技术上会有重大突破,帮助解决当前消费者的购买疑虑,再加上电池技术和供应链的改善,传统汽车品牌有望在未来五年通过推出新一代纯电动汽车来提升竞争力并实现获利。

虽然当前市场出现了电动汽车需求放缓的迹象,但Dropkin表示,这一情况主要发生在美国市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价格战正在推动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中国的普及也正在提速,继中国市场之后,这一趋势也有望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这类电动汽车既保留了燃油车的便利性,同时又能提供电动汽车的驾驶体验。受益于中国企业在电池和电动传动系统上持续创新以及供应链的日趋成熟,这类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燃油车相比在价格上更具优势。

展望未来,Dropkin仍看好电动汽车长期需求前景。“电动汽车及智能汽车的发展是未来的长期趋势,也将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加环保、高科技的交通工具和环境。”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