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上市酒企回购增持进度考:超半数出资额已达标,也有酒企一股未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14 20:26:28

(原标题:上市酒企回购增持进度考:超半数出资额已达标,也有酒企一股未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夏 重庆报道

春节后一路回涨的酿酒板块,最近“熄火”了。

5月中下旬以来,酒类股重回下行。中证白酒指数已经连跌了大半个月,截至6月14日指数已经比最近高点跌去了12%,即便是龙头茅台最近也失去了资金追捧,进入6月来市值跌去了千亿以上;啤酒、葡萄酒、黄酒上市公司也普遍下行,多家小盘股今年股价已经跌去了五成以上。

在此之前,今年前四个月全国规上企业的白酒、啤酒产量都保持了增长,葡萄酒产量也止住了下滑趋势。多数酒类股也交出了一份还算不错的一季报:21家白酒股中,一半以上营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8家啤酒股,盈利全部实现了至少两位数的增长;古越龙山、会稽山两家黄酒营收也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上市酒企也拿出了真金白银。为了提升投资者信心,同时响应监管“提质增效重回报”的倡议,去年10月至今年4月,共有17家上市酒企提出了大股东、高管出资增持或回购股份的承诺,共计划拿出至少18亿元“护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梳理注意到,截至6月13日收盘,这17家提出增持或回购的上市酒企中,已经有五粮液、舍得酒业、百润股份、水井坊等9家达标,但也有酒企进度缓慢,如岩石股份提出回购以来一股未买。

业绩整体较好,大股东也出钱,为什么还是带不动股价?

过半数酒企达成增持、回购目标

今年是A股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的大年。2024年前5月,已经有超过1500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超过去年全年的1370家,再创新高。此外已有超过40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提出了增持。

这一轮回购、增持的背景要追溯到去年下半年,上证指数从三季度开始重回下行,到10月跌破3000点,央企国企、行业龙头率先响应监管号召启动了增持行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今年2月、3月,交易所开展“质量回报双提升”“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推动更多上市公司采取增持、回购、分红等措施,提升投资者回报。

在四十多家酒类股中,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顺鑫农业、伊力特提出了控股方增持计划,其中五粮液集团要增持4亿元至8亿元,汾酒集团提出要增持1亿元至2亿元,泸州老窖集团提出增持2亿元至2.5亿元;舍得酒业、口子窖、百润股份、水井坊等11家酒企提出了回购股份;金种子酒提出了高管增持。

这批增持、回购,期限多在半年或一年。实际执行情况到底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注意到,截至6月13日提出增持或回购目标的上市酒企已经有超过一半达标,分别是五粮液、舍得酒业、水井坊、顺鑫农业、伊力特、百润股份、华致酒行、会稽山、*ST莫高。

(回购情况截至5月底,21记者整理)

这批增持、回购中,出资最多的是五粮液。五粮液6月12日晚公告,五粮液集团已经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了340.67万股,增持金额5亿元,“本次增持计划已经完成。”

其次是华致酒行,其去年12月末提出计划用自有资金回购1亿元-1.5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今年4月4日华致酒行公告,已回购909.81万股,回顾金额1.5亿元,提前完成了回购计划。

提出回购的酒企,回购后具体操作各有不同。会稽山、舍得酒业回购股份后都是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百润股份则是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张裕A则是回购的B股,回购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通过增厚每股收益、维护公司价值来提高股东投资回报。

会稽山是最早提出回购股份的,也是最早完成的。其去年10月提出未来12个月出资6075万元至1.215亿元回购股份,今年2月就已经完成,共出资9500多万元。*ST莫高的回购是最少的,其今年2月提出计划回购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2%,最低预计回购1650万元,截至5月22日已经回购近1800万元。

大股东已回购、增持上亿元的还有泸州老窖、舍得酒业、伊力特、顺鑫农业。

伊力特、顺鑫农业的控股方伊力特集团、顺鑫控股集团今年2月都提出要增持1亿元~2亿元,其中伊力特集团截至4月2日已经增持494.48万股,增持约1.03亿元,顺鑫控股集团截至5月1日已经增持630.15万股、增持金额1亿元。泸州老窖控股方泸州老窖集团截至今年3月已经增持了60.78万股,增持近1.02亿元。

舍得酒业和水井坊的回购已经达标。在去年顶格完成3.7亿元的回购后,今年2月舍得酒业再次提出未来6个月要回购1亿元~2亿元,水井坊提出未来12个月要回购7500万元至1.5亿元。截至5月31日,舍得酒业已经回购148.64万股,回购金额近1.14亿元;水井坊已经回购174.76万股,回购金额8509.11万元。

不过舍得酒业、水井坊、伊力特、顺鑫农业均未宣告增持、回购结束。顺鑫农业公告明确表示顺鑫控股集团还会按计划继续实施增持,伊力特集团的增持和水井坊的回购期限都是一年。

难救股价

剩下8家上市酒企,其增持、回购额离承诺额下限普遍还有较大差距。

口子窖去年10月提出要出资5000万元至1.1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截至今年5月结束回购金额不到2529万元,仅有计划回购额下限的一半。金徽酒今年3月提出要出资1亿元至2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截至5月31日回购金额仅有779.8万元,还不到计划的10%。

山西汾酒大股东汾酒集团今年3月提出将增持1亿元至2亿元。截至4月25日披露的一季报,汾酒集团的持股相比3月公告时增加了7万多股,按股价推算不到2000万元。此后汾酒尚未公告增持进展。

岩石股份更是毫无进展。去年12月,岩石股份提出要回购6000万元至1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但截至今年5月31日,岩石股份并未进行任何股份回购。

不过,这几家的增持、回购计划的剩余时间还较为充足。口子窖、金徽酒、岩石股份都是计划未来12个月完成,分别还有6个月、9个月和7个月的时间。汾酒集团的增持期限是6个月,要到今年9月中旬才到期。

(根据已有公告梳理,21记者整理)

相比之下,ST春天时间很紧张,其今年4月提出未来3个月内计划出资3000万元至5000万元回购,截至5月底回购金额仅431万元,只有到计划回购额下限的14%,还剩一个半月的时间。

增持、回购计划提出后,股价表现如何?整体上看,今年春节前夕酒类股迎来了一轮回暖,一直持续到了5月,但这一轮的增长更多是主管部门新政带来的大盘普涨效应,很难归功于增持、回购本身。

一方面,对比酒企整体市值和单日交易量,各家酒企的回购、增持金额普遍有较大差距。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17家上市酒企,已经完成的增持、回购金额总额不到15亿元。即便是增持金额最多的五粮液,5亿元的增持金额仅相当于其近半年来日均交易额的几分之一,其他酒企就更少了。此外如金种子酒的增持并非大股东出资,而是总经理、副总经理增持了几万股,更多是象征意义。

另一方面,在整体行情下行的环境下,近期酒业消费平淡,投资者更容易被负面情绪笼罩。

过完端午小长假,券商研报对白酒行业的总结全是“平稳”“平淡”,近期飞天茅台的批发价下跌引起茅台股价下跌后,整个白酒板块也进一步震荡。而啤酒业在前四个月保持增长后,进入五月后销量低于预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不同券商分析师的看法来看,原因一方面是5月雨水天气多(尤其南方降水偏多)影响销售,另一方面餐饮渠道压力较大。

“主要还是因为宏观经济形势不好,高端酒目前销量也不乐观,悲观情绪是近期行情整体下行的主导原因。”于瑞定位创始人于瑞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增长放缓的趋势下,行业和品牌均需要一针强心剂。”

面对茅台的酒价和股价波动,市场都在观察茅台要如何应对。

上任以来少有公开发言的张德芹,在6月12日的茅台广东省区渠道商座谈会上难得侧面谈到了价格变化,“品牌的价值与消费群体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相互依存的,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