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

5位私募大咖集体发声!看好这些投资方向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4-06-14 13:00:00

(原标题:5位私募大咖集体发声!看好这些投资方向)

由证券时报社主办、长江证券协办的“2024中国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高峰论坛”日前在武汉举行。

会上,重阳投资董事长王庆、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景林资产合伙人田峰、睿郡资产首席投资官王晓明、华安合鑫董事长袁巍等多位私募大咖,围绕投资理念和配置观点做出了精彩分享。

中国股市正迎来布局良机,绝大部分的投资者可以通过长期投资提高投资胜率,而制造业出海和AI成为下一轮投资方向。

中国股市正在酝酿新机遇

王庆在主题演讲中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投资机会,结合基本面因素、市场反应和外部因素,他认为当前是积极布局中国股票市场很好的时机。

经济的周期性因素正在改善。王庆表示,现阶段中国宏观经济主要矛盾仍是房地产市场问题,前瞻性地看,房地产对中国经济拖累最严重的时期正在过去,房地产市场的活动在过去两三年对经济是负贡献,未来即使在底部横盘,从边际变化角度来讲也会转向积极。

王庆还对短期的周期性变化进行了研判,在他看来,出口是一大亮点,从去年四季度起出口就在好转,今年前五个月延续了这一趋势。全球需求转好,中国出口数据也有了明显的周期性改善。政策周期方面,今年已对去年偏紧的政策取向做出修正,今年两会目标财政支出增速明显快于收入增速,是真正意义上的财政扩张。目前货币政策也出现一定放松,实际利率从高点回落。

尽管经济活动有边际改善,政策层面有修正,但资本市场预期修复却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对宏观经济周期比较敏感的板块股价表现仍然很弱。王庆指出,每轮市场调整的结束都是以普跌和补跌的形式来表现,经历了今年农历春节前的大幅调整,中国股市已经完成了最终的“破局”。股票市场从供给端来看已经大致出清,尽管需求仍然较弱,但潜在需求显而易见。

“从投资者的潜在投资意愿分析,首先是看股票和债券,股票的风险溢价水平目前处在历史高点,说明相对债券而言股票的投资价值非常突出。M2和A股市值的比值现在也处在历史高点,前瞻地看,尽管M2的增速在放缓,但它仍然是正增长。新‘国九条’出台后,股票市场潜在供应受到控制,这种潜在供求关系变化也会带来深远影响。从供需两方此消彼涨的力量看,股票市场孕育着新的机会。”王庆指出。

综合以上分析,王庆最后总结表示,基本面逐步稳定、流动性由紧向松,再考虑到市场已经充分调整,当前是布局风险资产,尤其是股票资产相当好的时机,背后孕育着很大的投资机会。

坚定长期投资

在题为“价值投资和长期主义的回归”的圆桌论坛上,吴伟志、田峰、王晓明和袁巍四位重量级嘉宾分享了各自观点和见解。

吴伟志表示,其理解的长期投资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资产时间周期比较长;第二层含义是投资公司时,用更加长期的眼光和长期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比如最成功的投资者巴菲特说,投资本质就是要以买断公司标准,而不是用一个博弈的心态去进行投资。

田峰指出,从方法论和投资的策略来讲,长期主义也是一种投资的哲学。过去隔三五年有人就开始质疑长期投资,特别是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时候,但是对景林来说,做了二十多年投资,风格没有飘移过,一直看基本面,拿的股票时间也比较久,三年五年是常态,有的时间更长。做归因分析来看,产品绝大部分收益主要是来自于企业盈利增长,而非价格博弈和买进卖出。

王晓明指出,长期投资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大多数投资主体都有KPI考核,有年度和月度等等。在这种短期目标压力下,长期投资非常难坚持。但是为什么长期投资现在变成话题,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认可长期主义,并且形成了共识,就是长期投资不一定是价值投资,但是价值投资必须是长期投资。

王晓明以美国上市公司亚马逊举例说,亚马逊在成长过程中,其核心企业竞争策略在相当长时间并不盈利,但是如果拉长3年,它的竞争对手减少了2/3。再拉长7年时间,几乎没有竞争者。所以从企业经营的底层上看,长期主义提供给了优胜企业形成自己长期竞争力的唯一通道。而从股票市场角度看,绝大部分的投资者可以通过长期投资提高投资胜率,这就是坚持长期投资最核心的原因。包括巴菲特在内的很多全球知名投资专家,已经通过他们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私募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我们高兴看到长期投资的生态土壤在发生变化。”袁巍表示,长期投资是一个氛围,需要好的土壤。随着新“国九条”出来,投资者看到了生态的变化,包括大市值的国有企业开始重视股东回报、重视分红、重视估值等。对资本市场影响较大的两个因素:“一个是加大回报,一个是加大违法的处罚力度。”

吴伟志认为,新“国九条”的推出和落地,将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一些估值过高的泡沫化问题公司可能会加速出清,可能会给资本市场带来短期阵痛。新“国九条”也告诉企业,如果不去做正确的事,就不会有好的结果,企业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一些歪门邪道上了,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做正确的事了。但是从长期投资角度来看,对资本市场是非常积极和正面的。

王晓明认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是最近一系列政策的初衷和目标,对于私募机构来讲,首先要尽到的第一责任就是给客户带来绝对回报。围绕这个目标,在合规的框架下面,通过各种各样尝试,完成投资方法、投资理念的迭代,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是私募机构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当下,首先要做的事情,也是最应该做的事情。只要把这件事情做成了,最主要的职责就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八十。

王晓明表示,私募机构有责任和义务给上市公司管理层提出建议。比如当遇到企业不需要钱,还要再融资的时候,要明确表示反对。当企业不需要钱的时候,企业应该把账上现金尽可能回馈给股东,这是提高整个资本回报最有效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私募机构在日常投资的管理过程中,也在为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制造业出海和AI成为下一轮投资方向

吴伟志认为,当前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利率明显下行趋势下,一些低估值高息资产的优势体现出来的,而且这些资产往往是带有垄断或者公用事业性质的公司,稳定性较好。此外,港股的高股息资产吸引力很好。当然,这些股票已经不在底部了,不是在春天,而已经到了夏天了,但依然还没有到泡沫化离场的阶段。

另外,制造业出海是一个新的成长逻辑。这个新逻辑下,选成长股不难,一定是那些在国内最有竞争力,且在全球最有竞争力的行业翘楚。包括轮胎行业、光伏行业等等,国内同样的产能在中国卷得一塌糊涂,都是毛利率很低,不赚钱。但是将产能布置在适当国家地区的利润率很高,我们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新的成长逻辑。

田峰认为,AI进一步发展之后,会出现一些超级应用,类似于像微信这种在移动互联网里面涌现出来的,是有可能的,或者说是必然的,这个值得持续跟踪,可能酝酿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另外,新能源、新基建等新兴领域出海的机会也比较大,这些行业往上走,在中高端领域里面站下脚跟,甚至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这里面也存在着比较大的机会。

王晓明认为,未来中国有比较大潜力的领域是内需。中国从一个投资型的社会向消费型的社会转移,内需激发出来后,国内市场有非常广阔的路可以走。

袁巍认为,未来机会在“守正”和“出奇”。“守正”是指在确定性高回报的资产中,精选的高股息股票可以作为非常好的组合基石。“出奇”有两点:一是出海,当下最适合出海的就是制造业龙头;二是AI带来的科技革命,大家对此充满憧憬,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校对:王锦程

中国基金报

2024-06-18

中国基金报

2024-06-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