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全国首次数据资源“摸家底”,优势潜力待释放:海量数据源头即弃,数据交易供需错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5-24 23:40:22

(原标题:全国首次数据资源“摸家底”,优势潜力待释放:海量数据源头即弃,数据交易供需错配)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马嘉璐   广州报道

5月24日,《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公开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数据资源规模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不过,在存储数据中,一年未使用的数据占比约4成,数据加工能力不足导致大量数据价值被低估、难以挖掘复用。

今年2月,国家数据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开展全国数据资源调查,主要涵盖公共数据和行业数据,包括数据采集和存储设备商、平台和数据技术企业、运营商、服务器以及相关政府管理机构等,要求对所掌握数据的存储、利用、安全等情况进行填报反馈。基于样本分析、企业调研和专家论证,形成了《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

随着技术的创新突破以及硬件的选代更新,生产生活的数字化应用逐渐增加,推动我国数据产量快速增长。报告指出,全国数据生产、存储、计算呈现规模大、增速快的特点,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泽字节(ZB),同比增长22.44%;全国数据存储总空间为2.93泽字节(ZB),存储空间利用率为59%;全国2200多个算力中心的算力规模约为0.23十万亿亿次浮点运算/秒(ZFLOPS),同比增长约为30%。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中,我国数据“供给-流通-应用”主体逐渐丰富。国家四部门和15个地区的省级数据管理部门开始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2023年,公共数据开放量同比增长超16%,18.6%的平台企业和51%的中央企业在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应用到政府开放数据。

与此同时,调查发现,数据在生产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过程中,数据量降幅较大,我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的优势潜力仍待释放:2023年,全国数据产存转化率为2.9%,海量数据源头即弃;企业一年未使用的数据占比为38.93%,大量数据被存储后不再被读取和复用;交易所需求方是供给方的1.75倍,数据产品成交率为17.9%,数据场内交易供需匹配率低;尚未建设数据管理系统的大企业比例为21.9%,实现规划管理的数据资源仍然较少;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大企业中,实现数据复用增值的仅有8.3%,数据价值挖掘任重道远。

报告指出,我国企业数字化投入积极性较高,不过,对数据价值认识和判断不足,数据增值的投入和能力有限,数据价值外溢效应尚不明显。2023年有数字化投入的行业重点企业占比超8成,但普遍重数据设施和项目建设、轻数据资源管理,21.9%的大企业尚未建设数据管理系统,大多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数据未实现复用。

相比之下,中央企业和平台企业的数据流通量远超其他企业。本次调查中,平台企业平均数据交互量为行业重点企业的249倍,中央企业平均数据交互量为行业重点企业的42倍。中央企业和平台企业已成为行业领域和产业链的数据枢纽。

在数据交易方面,全国多省市建立了数据交易机构。不过,交易机构在标准、规则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场内交易吸引力不足。本次调查中,27家交易所上架数据产品中仅有17.9%实现交易,存在供需错配的现象。

报告认为,在政策、技术和应用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数据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数据存储计算向一体化按需供给发展,高质量数据资源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随着国家层面的数据交易规范进一步完善,数据交易场所、数据服务商等流通载体将走向规范有序、多元协同发展;平台企业和中央企业将持续发挥行业数据枢纽作用,带动行业领域的数据汇聚、流通和应用。未来,应用场景牵引的数据开发利用将成为主要趋势,数据驱动业务发展将成为主要应用诉求,围绕数据增值的产品服务也将逐渐成为数据供给的主要方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