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硬核选基丨猪肉股频频走强,“含猪量”高的基金有哪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5-22 19:21:45

(原标题:硬核选基丨猪肉股频频走强,“含猪量”高的基金有哪些?)

论5月以来A股哪类股票最受关注,除了地产以外,就要数“二师兄”了。

Wind数据显示,5月以来(截至5月22日)的12个交易日里,申万生猪养殖指数仅一次收跌,整体涨幅达到12.90%,其中,5月8日大涨3.87%,5月20日再次大涨3.33%。

市场发生了什么?“含猪量”高的基金又有哪些?本期硬核一起分析下。

一、猪肉股频频走强

将时间拉长,猪肉股其实从2月开始就不断有所表现。

2月1日-5月22日,牧原股份涨了37.76%,新希望涨了30.23%,温氏股份涨了16.60%……

那么在猪肉股频频走强的背后,市场究竟发生了哪些推动因素呢?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5月上旬,外三元生猪价格为15.0元/公斤,较2月下旬的13.7元/公斤累计上涨9.5%。

生猪价格的上涨趋势在上市猪企销售简报中看得更明显。

以牧原股份为例,据公告数据,2024年4月,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14.80元/公斤,3月为14.24元/公斤,1-2月则为13.84元/公斤。

不仅如此,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神农集团等猪企纷纷宣布,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4元/kg阶段。

这意味着猪企的盈利能力正在不断修复

要知道,2023年整个生猪养殖行业出现了全面亏损。2024年1月,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表示,从养殖收益看,全年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

行业情况如此,龙头也无法独善其身。2023年,申万生猪养殖板块的10家上市猪企中8家出现亏损。其中,温氏股份亏损金额位居榜首,2023年归属母公司净亏损达63.90亿元。

对此,申万宏源分析称,看好生猪价格年内逐季向上的趋势,且得益于饲料原料价格的下跌,预计生猪养殖成本较2023 年将有明显回落,养殖企业盈利确定性转好

二、机构:把握右侧布局机会

想投资“二师兄”,那就让不开“猪周期”的讨论。

生猪养殖属于周期性行业,一般来说,从母猪补栏到生猪供应,至少需要18个月的时间,同时产能出清和补栏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一轮完整的猪周期通常在3-4年左右,期间猪价会呈现出大涨大跌的态势

据财通证券的统计,自2006年以来,我国大致经历了四轮猪周期,分别是:2006年中至2010年5月,2010年6月至2014年4月,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以及2018年中至今。

(图片来源:财通证券)

细看第四轮周期,在经历2020年猪价暴涨之后,2021年生猪行业就进入了下行周期,此后只有2022年出现了短暂的反弹,已远超历次“猪周期”的下跌时长。

对应到A股上。以申万生猪养殖指数为例,自2020年高点算起至今年5月22日,该指数累计跌幅达37.12%。

(图片来源:Wind)

如此眼下的行情是短暂的反弹还是大反转的开始呢?

众所周知,判断猪周期的重要指标之一便是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它往往决定了未来生猪的供应量。

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3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3992万头,是我国自 2021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的最小值。

鉴于此,目前机构普遍预期今年猪价反转确定性较强

天风证券分析称,本轮已有产能去化幅度或足以支撑大周期的反转,投资阶段已步入右侧,猪价上涨或成为股票催化主逻辑。成本控制能力强、成长弹性高的会明显走出α行情。

华创证券称,由于行业对于下半年价格看涨情绪浓厚,当前猪价处于向下有二育托底,向上有后续供应减量拉动的局面,整体价格易涨难跌,前期的产能去化或开始兑现效果,价格有望逐步上行。随着周期反转时间越来越近,投资确定性在不断提高,建议重点把握右侧布局窗口。

光大证券则表示,长期来看,随着能繁母猪去化的影响逐步落地,本轮涨价的持续性和高度都较为可观。当前猪价已进入上涨通道,库存释放对猪价的边际压制基本结束,产能去化带动猪价上涨的逻辑已开始兑现,板块右侧已经展开。

方正证券称,若无极端情绪作用下,5-6月猪价将呈现慢牛上涨趋势,5月底有望上涨至接近16元/kg,6月延续上涨趋势,三季度或迎来较大幅度上涨。在本轮猪价真正出现快速上涨趋势前,均为猪股重要的布局窗口。

三、“含猪量”高的基金有哪些?

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直接以猪肉为主题的基金。

但众所周知,养猪业属于畜牧养殖业,畜牧养殖业则属于农业板块,而农业板块个股又大多归于农林牧渔这个一级行业分类下。以申万农林渔牧指数为例,截至5月22日,在行业分布上,生猪养殖的占比达到了47.7%,因而市场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买农林牧渔就是买猪肉股”。

(图片来源:Wind)

鉴于此,我们来看看第一重仓行业为农林牧渔的基金

根据最新披露的一季报数据,投资农林牧渔行业市值占基金净值比超过20%的基金一共有63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其中,46只是主动型基金, 17只是指数型基金。2月以来(截至5月21日),46只是主动型基金的平均回报为19.23%,17只指数型基金平均回报为19.20%,其中:

1)主动型基金中涨幅居前的是财通资管品质消费A/C份额。

(部分“含猪量”较高基金业绩表现;数据来源:Wind;制图:硬核选基)

这只基金成立于2023年5月,最新(2024-3-31)基金规模0.26亿元,投资目标是挖掘潜在的品质消费主题相关投资机会。

基金经理林伟在一季报中提及,基金的组合思路是养殖板块权重较多,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迎来猪价明显的景气区间,股价或提前一定时间反应,并已经开始提前交易右侧。后期配置思路核心则是去弱留强,集中在能够兑现量价齐升逻辑的成长和头部猪企。

2)指数型基金中涨幅居前的是现代农业ETF。

(数据来源:Wind;制图:硬核选基)

这只基金成立于2021年12月,最新(2024-5-21)基金规模0.61亿元,跟踪的是中证现代农业主题指数(CS现代农),该指数前十大重仓股中包含了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猪肉股。

(数据来源:Wind)

当然,看到亮眼业绩的同时,也要看到背后藏着的风险。

因为个股的表现和所属行业的基本面有着莫大的关系,猪周期下的猪价涨跌往往也意味着相关企业营收利润的周期性变化,正所谓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给相关主题不断带来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风险。以上述提到的63只“含猪量”较高的基金为例,Wind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截至5月21日),它们中有41只最大回撤超过了40%,风险不可谓不高。

(部分“含猪量”较高基金表现;数据来源:Wind;制图:硬核选基)

大家知道,基金投资上有一种策略叫“核心-卫星”策略,说的是:大部分资金应该用于“核心”基金的投资,它的作用是平衡组合的风险和收益,以获取稳健的长期收益;小部分资金则用于“卫星”基金的投资,特点是承担一定的风险以博取较高的收益。

对照来看,对于普通小伙伴来说,“含猪量”高的基金无疑更适合做“卫星”基金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6-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