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岭南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2024-04-30 02:13:03

(原标题:岭南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岭南股份(002717)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正),公司所处行业为“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细分行业属于“N77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作为环境治理行业中的一员,公司主要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和文化旅游开展经营活动。

  1、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生态环境部牵头组织编制了《“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为各部门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提供了全方位指导。同时,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管理政策和技术指导文件,涉及行业规范管理、资金支持和技术提升等方面。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快速释放,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财政部下达了土壤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颁布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实施导则(试行)》,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行业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尽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但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的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这表明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行业仍需面对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以及由于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带来的压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投入。特别是在一些地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新的环境压力,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的任务依然艰巨。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项目往往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如何确保足够的资金支持、完善相关政策、激励社会资本参与,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4年,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方面持续加大力度,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根据人民网报道,生态环境部在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总结了2023年的工作,并安排部署了2024年的重点任务。会议强调了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但不限于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大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力度等。2024年,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面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挑战,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园林绿化工程及生态修复

  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工程中的一类,即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主要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以及对城市生态和景观影响较大的绿化工程项。园林绿化行业的产业链包括了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及园林养护等一系列的专业分工。园林行业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为园林景观产品及服务的采购者,包括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房地产商等。公司主要从事的市政园林主要由政府投资,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园林工程,包括公园、街道、广场、森林、景区等园林公共基础设施建造与绿化,以及矿山、道路、水利、边坡等恢复与重建工程。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园林绿化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2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湿地保护率达到55%。行业呈现出“大产业、小公司”的特点,集中度低。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行业集中度有望逐渐提高,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将扩大市场份额。园林绿化产业链包括育苗、景观设计、工程建设和养护等环节,产业链的整合加强了设计与施工的良性互动,提高园林工程施工效果。2023年,中国园林绿化工程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行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地域

  发展不平衡和资金壁垒等挑战。未来,行业将趋向于集中度提高,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成为竞争的必然趋势

  (2)水务水环境治理

  水务水环境治理行业主要涉及对水质污染进行控制、治理和修复的一系列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污水处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和水灾害防治等。该行业的目标是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水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中国水务水环境治理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初期的环境保护意识到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建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政府逐步加大了对水环境治理的投入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家层面对水务水环境治理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清洁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水务水环境治理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行业内的技术创新活跃,污水处理、水质监测、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技术不断进步,提高了治理效率和效果。2023年1至11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达到109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提前一个月实现了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的年度目标任务,创下历史新高。同期,全国新开工水利项目数量达到 2.73万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85个,增长率为10.5%,同样创下历史新高。43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这些工程预计将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重大引调水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148亿元,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完成投资2938亿元,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完成投资 1921亿元,其他项目包括水文基础设施、智慧水利等完成投资931亿元。

  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3年5月25日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强调,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骨干网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能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网工程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3)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产业是指以文化资源和旅游活动相结合,通过提供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文化体验需求的产业。这一产业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化遗产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等,还涵盖了旅游演艺、主题公园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多种形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聚焦文化和旅游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强化自主创新,集合优势资源,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将继续数字化,为游客提供虚拟旅游、在线导览、文化应用和虚拟现实体验。

  2023年,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复苏,旅游经济走出了历时三年的深度萧条期,展现出市场复苏的加速度。随着旅行和接触性消费政策的全面取消,过去三年累积的旅游意愿得到了快速释放,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复苏。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全国旅游经济运行综合指数(CTA-TEP)始终处于景气区间,均值为109.95,已经接近2019年的同期水平。2023年各季度居民出游意愿维持在90%以上,全年平均达91.86%,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新高。旅游供给充足、创业创新活跃,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游客满意度不断增强。旅游产业政策从需求侧的逆周期调节转向兼顾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的跨周期调控,切实推进国内旅游提升计划和入境旅游振兴计划。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了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性,提出了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具体目标。政策旨在推动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构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并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文化数据资源的融通融合。沉浸式旅游体验作为旅游产品智慧化的创新模式,利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为游客提供深度参与和互动体验。文旅部“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培育100个沉浸式体验项目,并支持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在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中,技术创新和应用是关键。例如,运用5G、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馆藏资源,打造数字化展示示范项目,提供虚拟讲解和交互体验服务。此外,发展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等沉浸式产品,丰富虚拟体验内容。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从事的主要业务

  岭南股份创立于1998年,2014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上市后,岭南股份围绕“生态+文旅”的战略发展方向,聚焦规划设计、水利水务水环境、市政与园林、文化科技与旅游等业务,通过旗下园林、市政、水务、设计、文化旅游五个子集团紧密协同,为客户提供从投资、规划、建设到运营的一站式服务。

  2022年12月,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成为岭南股份实际控制人。

  生态环境建设业务:岭南股份在生态业务方面拥有集研发、规划设计、投资、施工、运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覆盖生态环境设计、城市园林、乡村景观、生态景观、市政公用工程、智慧城市工程、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等业务。经20多年发展,经典项目享誉大江南北。

  水务水环境治理业务:岭南股份下属控股子公司——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岭南大生态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涵盖水利工程、城乡水务、水生态水环境,岭南水务集团拥有集研发、策划、设计、投资、施工、运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优势。迄今,业务遍及全国,助力百余个城市及村镇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文化旅游业务:岭南股份旗下拥有上海恒润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域纵横文旅投资有限公司等优质文化创意公司。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岭南文旅聚焦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数字三项主要业务,为客户提供文旅业务一站式解决方案。

  恒润科技集团旗下恒润文化科技公司是文化科技产业的主力军。恒润科技集团以创意为抓手、以科技产品为载体,深度挖掘和提炼区域或地方文化内涵,并通过高科技设备实现文化内涵的沉浸式体验,为主题公园、旅游景区、科博场馆提供集创意设计、技术研发、项目实施、内容制作的主题文化科技项目全产

  恒润科技集团旗下恒润文旅发展公司,整合资源与优势,聚焦主题乐园投资运营、文商农旅(民宿) 投资运营、古镇活化业务,形成岭南股份特色产业模式,助力景区提质与文旅消费升级。

  恒润科技集团旗下恒润文化数字公司为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场内交易主体综合席位( 二合一,授权方/ 卖方、文化数据经纪商);通过数字化转型,推进数据资产的确权与交易,参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推动数字生态化发展,构筑全新业务体系,实现业务增量和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经营模式

  目前,岭南股份已明确城乡服务运营商的企业定位,与城乡共赢共成长;经营收益从单纯的工程项目收益,向“生态+水务+文旅”全产业链价值转变,增加整体收益能力。通过打造三大核心竞争力:即前端综合策划能力,中端的内容与产品植入能力(导入园林、市政、水务水环境、文化、旅游等产品),后端的综合运营服务能力,满足客户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需求,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利用自身健全的产业链及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国家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等工程承包资质优势,参与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运营全过程。

  生态环境建设业务主要深耕生态环境领域,园林、市政、设计三大集团业务上深度协同,业务形式以EPC、PC模式为主。

  水务水环境治理业务表现为水利工程,水务投资、建设、运营“三位一体”,水环境治理协同三种模式,公司承接的少量PPP项目基本都在此业务板块,其他业务模式多为PC。

  文化旅游业务包含文化科技板块业务、创意展览营销业务和主题旅游业务,业务模式以EPC、PC为主。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专业能力优势:业务资质与荣誉奠定行业地位

  公司通过“双轮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了“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双主业的新格局。经过多年的积淀,公司奠定了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并通过生态环境建设全产业链资源整合来不断夯实及丰富自有品牌的生态内涵,取得了“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国家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等在内的多类型高等级专业资质,具备集生态环境与园林建设、苗木培植与养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水生态综合治理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集成运营能力。公司文化旅游业务板块,已取得“中国展览馆协会展览工程一级资质”、“中国展览馆协会展览陈列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证书”等多项资质,拥有在产业布局、资源整合和运营管理方面的领先优势。公司凭借着良好的服务水平、优质的工程质量、高效的运营管理能力和持续的品牌文化建设,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创造长期价值,在生态及文旅项目中荣获众多国家级重大奖项,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和领先的行业竞争地。

  (二)全产业链优势:两大主业三大板块深度协同

  为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经济环境,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调整战略布局和产业结构,通过内生与外延方式形成“生态+文旅”两大主业布局,细分出生态环境建设、水务水环境治理、文化旅游三大板块,两大主业三大板块深度协同发展,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管理模式优势:管理持续优化岭南规模发展基础

  公司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管理革新,在经营管理、组织管理、人才管理方面持续优化。经营管理方面,公司将业务从全国布局快速调整到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成渝经济圈,采取精耕细作阵地战,做实做精;组织管理方面,母公司作为资源调配中心,对各分子公司进行宏观指导、资源配置,子集团及子公司专注主业,各集团之间相互支持、协同发展,初步形成集团化发展格局;人才管理方面,公司优良的文化精神和企业基因,吸引了各方优秀人才的汇聚,为公司的蓬勃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四)科研创新优势:创新驱动实现岭南可持续发展

  公司坚持把科学研究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保障,持续加强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科技研发及创新投入,为公司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体系拥有2个科学研究院,6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及子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 510 项,高新技术产品 64 项,影片著作权 88 项,软件著作权 317项,美术著作权 27 项,文字作品著作权 4 项。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公司整体生产经营处于复苏阶段,因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政府投资缩减,公司推进优化业务订单结构及战略布局调整,新增订单不达预期;公司工程业务结算周期拉长、应收账款回款延迟,资金偏紧制约了公司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加上日常经营支出仍需维持,当年经营业绩仍亏损。得益于组织架构调整及各项费控措施的进一步实施,期间费用规模下降,经营亏损较去年同期幅度缩窄。另外本年根据相关会计准则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有所下降,使得2023年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30亿,同比下降17.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0.9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收窄27.38% 。

  公司已成为中山火炬国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国资股东持续在推动公司业务开拓和生产经营水平赋能,推动业务开拓和生产经营水平持续提升。国资的赋能,也将对公司的融资、订单、征信、资本运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国资控股,业务强势赋能

  公司控股股东的母公司公资集团,是中山市大型综合性的投资与资产管理平台,综合实力强劲。一方面,公司与公资集团旗下的城建集团等公司在大基建业务产业互补,高度协同,相辅相成,公司可以凭借自身生态环境建设能力协同城建集团承揽城市建设业务;另一方面,中山火炬区是全国首批国家高新区,公司也可以借助中山火炬区自身扎实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区域优势,为公司带来新的市场空间,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和内生动力,实现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加大提速污水治理,提出2024年中山城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作为中山国资成员中唯一的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的企业,公司在中山水治理行业中具备较强竞争力。水利水环境工程是公司生态环境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城乡水务、水利工程、水环境治理三大业务,拥有集研发、策划、设计、投资、施工、运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优势。公司不仅能对水体治理等棘手问题提供成功的案例经验和有价值的专业意见,还能为中山当地提供一揽子的建设规划,以便火炬开发区能很好地结合生态文旅提出整体建设方案。

  自中山国资于2022年年末入主公司以来,公司先后成立中山工作组、岭南水务集团中山分公司、设立“中山市岭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团队和业务主体,从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全力开拓中山市场。自年初至今,公司在中山区域中标和承建了“茅湾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扩建中珠排洪渠、乌石蓄洪湖施工(第二次)(34026.04万元)”、“预制菜生产及配送项目(第二次)(7450.28万元)”、“火炬开发区黎村中开高速桥侧地块生态修复及边坡整治项目(8616.43万元)”、“2号路南延伸段道路工程(2535.61万元)”等10余个项目。上述项目均是中山市产业规划、民生、建设等领域的重点工程,受到中山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公司作为生态行业的主力军,20多年来一直深耕生态行业,经典项目遍布大江南北。公司拥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等多个行业最高等级资质。在优势方面,公司拥有涵盖生态环境及文化旅游板块的六个专业发展业务,各产业间高度融合、协同共享、资源互补,以客户为核心,提供从投资、规划、建设到运营的一站式全产业链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在中山国资赋能下,岭南股份开启全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将充分发挥公司作为生态行业的主力军的优势和技术,持续为中山生态建设、民生建设等领域贡献出岭南力量。

  2、国资赋能融资增信,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

  由于公司所处的行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开展业务时面临投入资金规模大、回收周期长、市场竞争充分等问题,资金实力是公司在行业内持续拓展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公司因地方政府延期支付造成回款难,业绩亏损、资产负债率较高造成融资难,综合限制了公司的持续融资能力,致使公司资金在报告期内偏紧,限制了公司进一步发展。公司控股股东及母公司拥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具有较强的政策支持和银行信贷配套;国资入主公司后,持续在助力公司降低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拓宽公司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高财务效率和盈利水平。

  公司正积极稳步推进向公司控股股东华盈产业投资定向增发约 4.17亿股事项,拟募集资金总额为100,000.80万元,相关议案已经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预计定增成功发行后,将极大缓解公司资金压力,降低流动性风险。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华盈产业投资相继提供给公司共计10亿元借款支持,助力公司资金周转,平稳度过过渡期。华盈投资参股投资的广东南粤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预计与公司开展不超过人民币 15,000万元的融资租赁业务;公资集团参股投资的中山中盈盛达科技融资担保投资有限公司预计拟与公司合作开展额度不超过人民币 80,000万元的包括但不限于保函及融资性担保等业务,为公司融资提供保证。中山国资多措并举,齐力为公司拓宽融资渠道,提供融资增信。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入贯彻经营战略调整,更加强调发展质量,重视回款情况,重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成渝经济圈等重点城市的业务。在国资股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在报告期内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

  1、上下联动促营销

  落实“三全营销”策略,既“全员参与、全地域覆盖、全模式拿单”。

  组织实施全员营销培训及考试,让全员了解营销基础知识及基本流程,掌握营销方法;组织营销专题培训,积极邀请内部和外部讲师,及时掌握市场、行业、同业公司和政策变化。了解、熟悉岭南品牌、企业文化、核心优势、优秀项目等,倡导员工主动对接各个渠道宣传和推广;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地方行业协会,参加行业研讨、相关课题研究、地方发展论坛等。

  2、抓清欠追回款

  报告期内公司力抓清欠、狠追回款,加大清欠力度确保应收账款回收。

  报告期内,公司清欠部门对公司的欠款情况进行了全面统计,并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欠款金额、欠款业主、欠款时间等,针对性地制定追回计划。根据欠款情况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清欠策略。确定了重大收款项目/收款项目群范围,出台了内外部激励机制,助推收款成效;对外对接高端资源,力争通过高端外力加持,打通阻碍收款的关卡;对内协调融资、成控等职能单位的配合,助力集团收款攻坚。此外梳理了项目资源现状,及时提供相应集团/区域,方便掌握业主资源信息;梳理完善投诉、反馈渠道,供各集团予以参考执行。定期分析欠款数据,了解欠款的规模和结构变化,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正在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机制,对业主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在合作之前有足够的了解和风险控制的措施。

  3、重规范 抓落实 促发展

  注重工作质量,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项目落地为王”的理念;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文明生产管理。

  为确保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深入落实,强化安全生产实施管理,积极推进项目快速建设。报告期内,公司董事长、多名副总裁率领工管中心团队、项目团队对公司的多个在建项目开展突击巡检活动。每到一处,巡检小组均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文明施工现象等情况进行了实地察看,并认真听取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详细了解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公司报告期内在各子集团内针对所有在建项目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积极动员,吹响“安全生产”活动号角。公司各集团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各集团第一责任人担任总指挥,全面负责本集团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领导工作。公司各集团完善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应急物资的完备性、组织的协调联动性,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组织了施工班组开展有针对性的灾害避险逃生演练,进一步提升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反应能力,切实增强了一线员工的应急避险能力。公司持续强化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盯住重点领域、重点人员,及时排查发现整改安全隐患,提升项目风险管控水平,提升项目过程施工质量,为公司树立属地口碑。

  4、注册地迁址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完成了注册地址由“东莞市东城区”变更为“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并获得了中山市金融工作局下发的注册地迁址补助。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二)公司2024年经营计划

  受宏观经济下行、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和行业影响,岭南股份近年来业绩受到影响。2022年,火炬区管委会高效、真诚推动了与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在2022年12月底顺利完成实控人变更,火炬区管委会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岭南股份成为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

  2024年,公司具体经营计划如下:

  1.改变单一施工思维,转向平台企业思维

  争做平台型企业。公司将逐渐完成从施工型企业转向平台型企业的构建,对内强调以开放胸怀与共赢理念,进行资源整合,推动资质和技术共享,创建相应流程和制度保障,提供专业管理与服务,构建起更符合发展需求的合作平台,从“岭南人的事业基础”扩展至“大岭南的事业平台”,吸引更多优秀合作伙伴加入“大岭南”产业链,凝聚各方力量为岭南所用,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和价值,以此实现企业与员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多方共赢共发展的良好局面。

  2.优化订单结构和业务布局,打造精品工程

  公司主动适当收缩中西部业务,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重点城市”等区域;战略深耕经济实力强、发展程度高、未来潜力大的区域和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其中以“中山+东莞”为业务基本盘保障公司盈利基础;在各业务板块的项目承揽上,公司要提高门槛、严控质量、效益优先,优化订单结构,通过强质提效实现良性发展。此外,公司充分发扬“四品精神”,强化“工匠思维”,产品要秉承工匠精神,做精做细,力争在每个区域着力打造 1-2个“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展现岭南“匠心”。

  3.深化双轮驱动,谋求战略突破

  在“生态+文旅”双轮驱动战略下,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传统生态建设业务上,控规模、清回款、降费用,稳健经营;水务水环境业务要在城乡给水、污水治理方面积极有为,全力拓展项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逐步向水务运营转型;文化旅游业务则要通过推进文旅综合体项目力求重大突破,打造“生态+水务+文旅”等综合投资运营型项目标杆。通过促进各板块全面发展,岭南股份最终将实现由工程施工企业逐步转变成“投资+建设+运营”的综合性企业。

  (三)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

  1.地方政府资金紧张导致的付费延迟风险

  公司回款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或专项拨款。若公司合作的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将可能影响公司回款。为此,公司四年前已大力推动经营战略调整,深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经济圈等经济发达区域并取得成效。2023年岭南股份签署的订单质量进一步提高,华东地区、成渝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中标项目、预付款及高进度款比例的项目占比均显著增加。

  2. 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业务风险

  公司所处的生态环境行业尽管与国家战略一致,具有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由于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有可能导致项目毛利率下降。针对行业情况,公司立足“生态+文旅”发展方向,突破生态环境局限,向具有更广阔空间的市政、水务、文旅等领域拓展。同时公司通过优选项目,着力拓展发展质量高、回款速度快、经营效益好的项目。未来公司还将充分整合资源,与更多央企、国企合作,在生态环境领域适度配合、联合共赢。

  3.商誉减值的风险

  公司对外投资并购完成后,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形成一定金额的商誉,若未来被并购公司经营状况不达预期,将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公司继续加强投后管理工作,密切关注被并购企业的发展动态,保障其稳定经营与发展,通过规范运作、风险把控、资源整合等措施为被并购企业赋能,充分发挥内部协同效应,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4.对外担保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已审批的担保额度较大,如果被担保公司出现未能偿还借款的情况,则会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将持续关注有关被担保方的生产经营情况及还款情况,并按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法律纠纷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涉诉案件较多,法律诉讼的审理时间、最终诉讼结果均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且审理过程将产生相应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诉讼结果不利可能产生赔付成本,对公司经营业绩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5-1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