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助力“材料大国”迈向“材料强国” 科创板新材料公司探讨国产替代路径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4-03-28 09:39:00

(原标题:助力“材料大国”迈向“材料强国” 科创板新材料公司探讨国产替代路径)

3月27日,上交所举办第六期科创板新质生产力行业沙龙,聚焦新材料领域,邀请中复神鹰、西部超导、华秦科技和联瑞新材4家新材料代表企业,与多家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在新材料国产替代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广阔前景、当前新材料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复杂外部环境下实现国产替代的路径。

目前,科创板已汇聚了超80家新材料公司,其中近三成公司为科创板重要指数成份股。细分行业覆盖了半导体关键材料、光伏材料、碳纤维、超导材料、动力电池材料、生物原料等多个关键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国产新材料的代表性企业,成为推动关键领域发展和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支撑。

新材料领域“多点开花” 

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北斗组网,一个个大国工程背后都离不开新材料的支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和基石,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科创板公司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领域,在产业细分赛道上持续发力。

中复神鹰、华秦科技研发突破的过程,正是这种工匠精神的代表。中复神鹰董事长张国良表示,碳纤维是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基础性材料,被誉为“新材料之王”。中复神鹰经过十几年的技术研发应用,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干喷湿纺碳纤维的关键技术突破,并于2023年完成干喷湿纺T700-48K大丝束的开发工作,成为全球首个采用干喷湿纺制备48K大丝束企业。目前,公司技术水平和产品成熟度均属于国际先进水平,并完全掌握碳纤维全流程工艺,包括核心技术、全部工艺包以及全套生产设备等。

华秦科技常务副总经理李鹏表示,创新是推动新材料产业链发展的直接动力。华秦科技最主要的一块业务是研制生产隐身材料和防护材料,公司从1996年开始研制的高温隐身材料体系,用20年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目前已成为国内少数能够覆盖全温段隐身材料业务的企业。

据介绍,华秦科技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合作共赢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公司研发工作坚持“装备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在着眼于当下迫切技术需求的同时,积极开展中远期技术储备。目前,公司本部员工总数有近600人,其中约30%是研发人员,同时,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紧密协作,依托重大项目持续培养科技人才。

国产关键新材料长成“顶梁柱”

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密集发布了《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等一系列文件,各地相继出台了大量的配套支持措施,从研发投入补助、建设支持等方面全方位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制约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融资问题。

政策、市场、资本等因素的同频共振下,一批优秀国产新材料的代表性企业涌现,通过创新成果转化为相关制造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产业粮食”。

联瑞新材董事会秘书柏林以公司的火焰熔融法产品进行举例。她表示,公司2006年即利用化学合成法生产了球形硅微粉,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该方法在当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在前期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为实现球形硅微粉的规模化生产,公司持续积极研究探索物理法制备球形硅微粉的工艺技术,2010年,公司掌握了利用火焰法高温制备球形硅微粉的防粘壁、防积炭、防粘聚、粒度调控等关键工艺技术,制备出球化率达到95%的球形硅微粉,并在后续持续不断升级装备、优化工艺参数,持续满足终端领域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

如何推动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过程?西部超导副总经理闫果表示,超导材料属于前沿新材料,公司设立之初即以“国际先进、国内空白、解决急需”为定位,以应用需求作为研发核心和引领,实现新材料产量从实验室的以“克”计量,提升到工程化的以“公斤”计量,再扩大到量产的以“吨”为单位。比如,公司设立于承担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ITER超导线材的供货任务,ITER项目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热核聚变实验项目,旨在在地球上模拟太阳的核聚变,也被称为“人造太阳”计划。该项目对超导材料的性能和量产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西部超导通过参与ITER,迅速突破了核心技术形成了量产能力,成功打破了我国超导产业为零的局面,并在后续以点带面,开始拓展到国内外诸多应用领域。

中复神鹰董事长张国良表示,2023年中复神鹰西宁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的全面投产,提升了国产碳纤维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此外,公司也已经带领产品主动走出国门。

“千锤百炼”助推产业结构升级

新材料包含众多细分领域,下游应用领域更加广阔,几乎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受益于国内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光伏、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材料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同时由于产品的性能要求持续提升,新材料的需求获得了更大的提升,相关的新材料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面对产业升级、国产替代带来的广大市场需求,与会公司纷纷“摩拳擦掌”。“新材料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于下游需求。以航空发动机为例,航空发动机性能改进的50%~70%依靠新材料带来的性能提升,完全可以说是一代材料,一代航空发动机。”华秦科技常务副总经理李鹏表示。

在李鹏看来,新材料制造领域将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材料性能提升,武器装备和民用设施设备都对新材料提出了性能提升的迫切需求,包括更高耐温、更高寿命、更高可靠性等;二是轻量化材料应用,包括陶瓷基复合材材料、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减重效果,将成为未来航空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三是环保材料研发,航空材料在未来研发过程中将更加注重环保性能,例如,立足于绿色飞行的氢能发动机、纯电发动机等,低噪音、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发动机需求;四是智能化材料应用,分别为材料设计生产过程中引入智能化流程,减少设计生产周期以及具备感知、响应、自适应能力的智能材料的研制和应用。

闫果同样从应用领域对超导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他表示,超导材料最重要、最大规模的应用领域在于通过大电流产生强磁场,磁场越高,应用成本越低,越能够产生应用的更新换代,在医疗、能源、交通、信息、科学仪器、大科学装置等领域都有持续的应用需求。

张国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进行了阐释,他表示,我国近年新兴产业发展提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材料大国,但在诸多配套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仍需依赖海外进口。在近年国际地缘政治局势不明朗,货运物流时效性不确定的背景下,我国亟需实现高附加值新材料国产替代化。

校对:冉燕青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