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氢能产业链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来源:大众证券报

2021-12-08 08:53:00

(原标题:氢能产业链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近期,多地发布氢能产业政策。其中,上海对整车应用、关键零部件发展、加氢站建设进行奖励补贴,从中央、市级、区级可获得的财政奖励补贴资金有望超过50亿元。河南濮阳明确,本地企业转型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设备投资额度超过3000万元的,给予设备投资额的10%补助。

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推动、能源龙头企业加入、关键材料国产化以及技术迭代的推动下,氢能产业链降本和市场规模扩大未来有望形成正向循环,产业化可期。看好当前从事氢能一体化业务发展的企业,这类企业短期能够充分受益于国家补贴支持下的市场增长红利,长期可以分享氢气销售的庞大市场蛋糕,拥有积极的发展前景。

事件驱动 各地发布促进氢能产业文件

近段时间以来,地方频繁发布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文件,其中多地明确相关补贴政策。

比如,上海对整车应用、关键零部件发展、加氢站建设进行奖励补贴,从中央、市级、区级可获得的财政奖励补贴资金有望超过50亿元。

河南濮阳明确,本地企业转型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设备投资额度超过3000万元的,给予设备投资额的10%补助。对企业新研发的氢燃料特种车辆车型进入国家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一年内实现上市推广的,按照销售金额的2%进行奖励,单个企业本年度内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根据广东省发改委此前发布2021年省级加氢站建设补贴资金计划的通知,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石油分公司获得省级加氢站建设补贴资金,共250万元。

北京市明确,2023年前,培育5至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减少碳排放100万吨。2025年前,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培育10至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建成3至4家国际一流的产业研发创新平台,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新增37座加氢站;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

为了更好地促进氢能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不断有业内人士呼吁出台氢能顶层设计。工信部今年6月底回复人大代表建议时提到“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氢能发展战略,研究推动将氢气内燃机纳入其中予以支持”。目前,经过较长时间的规划研讨之后,国家氢能顶层设计有望加快对外发布。

市场前景 氢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氢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加大氢能利用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2019年氢能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任务中明确将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2021年国务院在《“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在包括氢能与储能在内的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

经过十余年的长足发展,我国氢气年产量已逾千万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大产氢国。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2-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其中2019-2020年,同比增速最为显著,达到13.6%,且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超过2500万吨。

而根据中国氢能联盟与石油和化学规划院的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氢气产能约4100万吨/年,产量约3342万吨。其中,煤制氢是最首要的制氢来源,达到2124万吨,占比约64%。其次为工业副产氢和天然气制氢,产量分别为708万吨和460万吨。电解水制氢产量约50万吨,占比2%。

2021年4月21日,中国氢能联盟发布《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指出在2030年碳达峰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由此可见,双碳目标下及技术进步将推动中国氢能源行业发展稳步前行。

此外,氢能的下游利用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领域以及储能、工业等领域。2050年,氢能源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需求,有望创造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燃料电池汽车将占据全球车辆的20%-25%。

近年来,氢能源汽车都保持了较高的销量和保有量增速,2016年和2019年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3%和114%。燃料电池具有效率高、污染小、噪声低、充能快等优势。2020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规模42亿美元。成本端,燃料电池降本空间大,据银河证券测算,2020-2030年每年系统成本下降14%左右。长期来看,燃料电池汽车仍将是燃料电池市场的增长主力。根据预测,2020-2025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年复合增长16.64%,2025年将达到90.5亿美元。

投资思路 看好从事氢能一体化业务发展企业

氢能产业链包括上游氢能制取、中游氢能储存运输、下游交通领域、储能领域、工业领域应用。

中信证券表示,氢能全产业链的高成本是目前制约产业化发展的因素。未来在绿氢制备、运氢储氢、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领域,都有成本下降的空间。绿氢的降本路径在于新能源发电成本和电解槽价格的进一步下降,预计至2030年,绿氢基本可以与化石能源制氢平价。在政策推动、能源龙头企业加入、关键材料国产化以及技术迭代的推动下,氢能产业链降本和市场规模扩大未来有望形成正向循环,产业化可期。

此外,中信证券指出,行业顶层政策出台的预期或为氢能公司带来新一轮催化剂,推动股价开启新一轮上涨。随着布局企业的增多及政策效果的显现,行业产业化加速的预期也更为确定。推荐在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积极布局、有先发优势的公司:燃料电池系统龙头亿华通、全产业链布局的美锦能源、东方电气、潍柴动力,燃料电池关键材料质子交换膜有突破的东岳集团、在氢能压缩设备上有充分技术储备的冰轮环境。

首创证券认为,北京冬奥会将充分展示氢能应用潜力。中石油、中石化、国电投等能源巨头投入交通干线沿线加氢站建设。大型公共活动的示范应用将迅速提升氢能认知,有益于产业化推进。氢能建议关注燃料电池电堆供应商亿华通、潍柴动力,加氢站建设及设备供应商厚普股份。

国信证券则表示,预期氢能市场的投资机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市场机遇,第二阶段是中远期万亿元级别的氢气储运及分销市场机遇。看好当前从事氢能一体化业务发展的企业,这类企业短期能够充分受益于国家补贴支持下的市场增长红利,长期可以分享氢气销售的庞大市场蛋糕,拥有积极的发展前景。建议重点关注中国能建、阳光电源。


大众证券报

2024-04-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4-1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