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紧锣密鼓,关注新能源汽车两大痛点!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2020-04-02 08:53:35

(原标题: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紧锣密鼓,关注新能源汽车两大痛点!)

摘要:

△ 从汽车行业历史两次刺激经验看,盲目刺激消费对未来1年的消费需求透支是较为明显的。
△ 这次的方案推出对汽车消费短期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行业景气度下滑叠加政策刺激力度有限的情况下,汽车行业整体仍难言乐观。
△ 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机会上,整体估值仍然偏贵,但不乏主题性行情。
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一批财政政策落地,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推动促进汽车消费的三大举措:包括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有近40家机构的点评报告昨夜今昼火速出台。
今日早盘,A股新能源汽车板块高开高走,板块内继峰股份、浩物股份今飞凯达多股涨停。尽管A股跟投资者开了个愚人节玩笑,三大股指盘中冲高回落后收跌,但新能源汽车板块依然相对强势。

春节后表现强势的新能源汽车板块,领先市场步入调整,反弹仅是昙花一现吗?本次政策刺激力度如何?当下时点,对于新能源汽车又该如何看待?


促内需,为什么是汽车?
国内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后,我国稳经济、保就业的目标再度提上日程。特殊时期大家多寄希望于政府引导的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还有就是以发行消费券为代表的刺激消费上。而汽车与房子作为普通家庭的“两大件”,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也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2010年以来,汽车类消费常年占据国内社零总额超10%,举足轻重。2019年由于行业景气度下滑占比降至9.6%。在促内需刺激消费的诉求下,汽车类消费占比高,并能够带动产业链长,是提振消费的不二之选。

从稳就业的角度看,汽车行业涉及的产业链太长太多,从上游原材料的石油、有色、钢铁、玻璃、橡胶,到中游的汽车零部件,再到下游的整车,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且附加值高,本文暂不赘述。
其实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日前已陆续出台,究竟效果如何?


政策紧锣密鼓,效果如何?
早在2月4日,高层在防控疫情讲话中,指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此次发声是近年高层会议首次提及刺激汽车消费。3月以来,商务部、中汽协、国务院等各部委对于刺激汽车消费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开始行动,例如北京市出台加速淘汰老旧机动车方案,最高补贴超2万元;长春日前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最高补贴6000元。

对比历史,汽车行业政策刺激效果如何呢?
我国历史上对汽车行业消费刺激中,力度较大的包括2009年及2015年两次。
从行业情况来看,两次刺激政策出台时间均在市场连续三个月负增长之后,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2015年6月-2015年8月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均出现连续下滑。政策主要涉及购置税优惠,以旧换新、提前报废补贴等。从效果来看,政策实施期间,汽车销量均实现大幅增长,2009年、2015年两次政策期间汽车市场复合增长率分别达38.81%、8.55%。两次区别点在于,2009年叠加汽车下乡、车船税减免等政策,且当时市场规模仅为2015年的一半,刺激更明显,故而2015年政策刺激的边际效应减弱,效果不如2009年。

近期各地实施政策周期多在1年以内,集中在补贴、以旧换新、增加号牌、补贴企业等。目前来看,本轮刺激目的上,更多侧重于减缓疫情对汽车类消费所带来的影响,而非需求端的扩张。从历史两次刺激经验看,盲目刺激消费对未来1年的消费需求透支是较为明显的,所以在需求端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过大力度的刺激消费整体意义不大。
另一方面,购置税优惠对财政赤字无疑是不小的压力,根据西南证券测算,2009年刺激政策预计购置税总体减免金额约306亿元(按10万元/车计算)。2015年刺激政策预计购置税总体减免金额约899亿元(按12万元/车计算),2015年购置税优惠政策致使全国汽车购置税税收收入出现下降,乘用车购置税优惠补贴每年会带来数百亿元的财政压力,考虑近年国家财政压力加大,目前重启购置税优惠的可能性不大,整体政策刺激效果依旧有限。

综上分析,行业景气度下滑叠加政策刺激力度有限的情况下,汽车行业整体仍难言乐观。那么此前大热的新能源汽车能成为新的亮点吗?


新能源汽车两大痛点:国际化&创新
今年年初,随着欧美再度加速推进电动车、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不断加速,A股新能源汽车相关个股一度成为市场上的宠儿。对于当下时点的新能源汽车,我们应如何看待?有近40家机构的政策点评报告昨晚和今天快速出台,部分机构的共识是政策强化信心,提振市场,但也提到疫情的可能的持续负面影响。《红周刊》记者专访深耕汽车行业研究多年的康庄资产基金经理裘伯元,也有一些自己较为独特的看法。
关于3月31日的相关政策,原有政策是补贴和免税至2020年底,随后补贴可能退坡并于2021年完全退出。新能源汽车补贴和免税延长2年,即延至2022年。但需注意的是,此前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在连续下滑。对此,裘伯元表示:“本次政策包括新能源补贴延期、鼓励淘汰老旧汽车、盘活二手车市场,这次的方案推出算是比较好的,对汽车消费短期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去年可以说是汽车行业的一个拐点,我国汽车已经步入低速增长期,难言对行业和经济有实质性的推动。”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裘伯元提出两大痛点——国际化&创新,并表示:“类似鼓励老旧汽车淘汰、以旧换新等政策,本质上没有创造价值,甚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行业发展的根本,是把蛋糕做大,而不是通过刺激的手段透支未来需求。逆全球化的说法是不可取的,逆全球化的后果必然会造成成本的提升或性能的下降,将逐步失去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只有坚持做好车,走出去面向全球,靠研发实力打造精品,才能真正做大行业的蛋糕。创新是根本,不单单是几个指标或者销量数字,靠数字游戏造成短期的景气对行业发展是无意义的。”
那么本次疫情对行业影响如何?裘伯元认为本次冲击应是危中有机“疫情短期对产业有冲击是肯定的,但同时也给了我们“亮剑”的契机。疫情时期,类似我国的呼吸机和口罩,通过捐赠给了我们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机会,涉及汽车行业的例如负压救护车。以国家的名义捐赠出去,无形中形成了最好的背书和宣传。只有走出去,才能开拓增量市场。而国外产业链公司的短期‘休克’,对国内企业国产替代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于备受瞩目的特斯拉,裘伯元表示呈观望的态度:“特斯拉的优点有很多,但问题也不少。首先是特斯拉引以为傲的自动驾驶,在中国推广还是有些难度;其次特斯拉与多数车企一样,也是靠豪车打造品牌,最终还是要靠下沉渠道的大众款式赚钱,在价格上的竞争力与其他品牌并未有着明显的优势;另外特斯拉的做工上有着美国的特点,不比日系车的精致,在体验上整体一般;今年特斯拉中国工厂的销量能否持续爆发,仍需要密切跟踪。”


估值偏贵不乏主题行情
理性看待特斯拉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机会上,伯元觉得整体估值仍然偏贵,但不乏主题性行情。综合来看,上游资源方面主要是钴锂,电池路线的变革致使钴资源的不确定性加大,考虑到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以及特斯拉“黑科技”的推进,锂的确定性稍好一些,龙头公司赣锋锂业值得关注;电池龙头是大家熟知的宁德时代,但应注意的是,马斯克本人的作风上,一向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特斯拉的电池研发也在紧锣密鼓推进,裘伯元认为特斯拉追赶上三大电池厂商(宁德时代、LG、松下)并不难,这或许是未来对宁德时代的一大挑战;另外,零部件领域,类似福耀玻璃等细分领域龙头,尤其是加速海外业务布局的公司,值得关注;对于电池回收上,裘伯元认为目前谈到落地仍为时尚早。对于此前兴起的造车新势力,以蔚来、小鹏汽车等为代表,裘伯元呈担忧态度,如果继续烧钱,要么降成本、要么规模化,否则或许难逃被收购的宿命。
对于特斯拉产业链,裘伯元特别提出:“我们常把特斯拉在汽车行业中的地位与苹果在手机行业的地位相媲美,但投资者应该明确,与苹果不同的是,特斯拉本身至今仍是亏钱的,而且马斯克本人也是对成本控制极为严苛的,从这两个角度考虑,特斯拉产业链难从特斯拉供货的过程中保持高利润率;另一方面,特斯拉今年能否持续放量给产业链公司带来利润,这些都是应思考的问题。相比之下,进军特斯拉产业链的公司有了特斯拉的背书,在国产电动车逐渐成熟后,在供货上会有一定优势。综合来看,特斯拉产业链公司的机会要优于特斯拉本身。”
从中期角度看,机构建议,投资者更应关注受益于政策,同时具有产业链优势并且估值相对合理的公司。
表:部分重点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按总市值排序)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