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松井股份: 松井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简述

来源:证券之星公司公告

2025-08-30 16:47:47

松井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88157 公司简称:松井股份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人民币普通股(A股)
股票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股票简称:松井股份
股票代码:688157
变更前股票简称:无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熊开阔
电话:0731-87877770
办公地址:湖南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三环北路777号
电子信箱:zqb@sokan.com.cn

证券事务代表:司新宇
电话:0731-87877770
办公地址:湖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三环北路777号
电子信箱:zqb@sokan.com.cn

2.2 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本报告期末:
总资产:173,425.20
上年度末:180,728.27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同期增减(%):-4.0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1,052.79
上年度末:132,177.70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同期增减(%):-0.85

本报告期(1-6月):
营业收入:34,753.25
上年同期:32,333.82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7.48

利润总额:1,402.04
上年同期:4,609.35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69.5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7.95
上年同期:4,071.29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69.8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57.85
上年同期:3,459.31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69.4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5.14
上年同期:1,732.73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125.6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93
上年同期:3.16
增减:减少2.23个百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1
上年同期:0.37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70.2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1
上年同期:0.37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70.27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4.65
上年同期:14.75
增减:减少0.10个百分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1、报告期内,公司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聚焦主业大力开拓市场,乘用车领域业务量增加,但受产品、客户结构变化的影响,综合毛利率下降,与此同时随着长期资产转固,长期资产折旧摊销及运营成本增加。
2、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25.69%,主要系本期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及支付的各项税金增加。
3、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下降70.27%、70.27%、70.97%,主要系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

2.3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753.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8%。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9,441.63万元,环比增长26.97%。从业务结构来看,乘用车领域业务表现强劲,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782.84万元,同比增长109.60%,占营业收入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13.71个百分点,达28.15%,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5,986.08万元,同比增长136.01%,环比增长57.66%;高端消费电子领域业务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4,355.77万元,其中手机及配件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7%。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7.95万元,同比下降69.84%。利润变动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产品、客户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阶段性承压,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主要在建项目转固后,长期资产折旧摊销、运营维护等费用增加。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步释放和运营效率优化,公司将持续推动盈利能力修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73,425.20万元,资产负债率23.09%,整体财务状况保持稳健。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市场开拓强力推进,乘用车和油墨业务表现亮眼
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密切关注下游市场发展动态,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挖掘市场潜力与增量空间。报告期内,公司与终端客户的合作持续深入,在性能、触感双重严苛标准下,成功攻克多项行业技术难题,为其新产品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基于终端认可度和技术实力提升,公司与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合作产品品类及范围逐步扩大,在手机及配件领域,成功获得多个新项目量产开发权,为未来订单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公司成功推动拓印技术在国内H大客户、荣耀、小米等终端客户的多品类产品中实现规模化应用,该技术经过多次迭代升级,行业领先优势凸显并在各品牌终端持续渗透。新技术准分子工艺已配合下游客户完成打样并实现多个项目的量产落地。此外,公司积极强化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技术积淀和产品优势,紧抓智能眼镜市场机遇,参与小米、Meta等终端智能眼镜开发。

在乘用车领域,公司通过产品体系优化与市场开拓双向发力,推动乘用车涂层业务实现高速增长。报告期内,在乘用车零部件涂层领域,公司在巩固内饰领域优势的同时,外饰件业务加速拓展,与多家头部主机厂、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建立多维度深入合作关系,合作模式从单点供应升级为深度协同,参与多款主流车型的同步研发与配套供应,配套车型放量带动订单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乘用车领域业务同比增速突破100%,实现同比增长109.60%。同时,在车身漆及售后修补漆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体系已按计划陆续结项推出,正加速推进与定点客户的商务落地。随着在手订单及定点项目的逐步量产,公司乘用车业务有望实现规模与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

此外,公司油墨业务开始发力,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15%。新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对动力电池的绝缘、隔热、阻燃等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凭借优异的安全性能,公司自主研发的UV绝缘油墨成为传统工艺的升级替代方案,正逐步获得新能源车企及电池厂商的关注与认可。与此同时,公司多元化布局的产品矩阵成效初显,一体黑油墨、烧结油墨、PCB字符油墨等多款油墨创新产品已在终端实现批量导入并稳定量产,覆盖高端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子电路等多个领域。

2、新兴领域先发布局,商业化落地与市场拓展同步深化
在新能源技术革新浪潮中,全固态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核心优势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然而,其制造过程仍面临严峻挑战,其中绝缘胶框的精密制造,直接影响全固态电池性能与安全可靠性。公司依托深厚的UV数字喷印技术积淀与涂层材料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成功开发出全固态电池绝缘胶框打印设备与材料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工艺革新与显著效率提升。目前,该设备及配套UV绝缘胶材料已进入下游领先厂商联合验证阶段,各方正协同开展深度适配优化,加速迈向商业化突破。

在航空航天领域,部分涂层项目已成功取得终端客户RFI确认,正式进入需求落地阶段;自主研发的低空飞行器专用涂料系列产品,获得终端试航机喷涂资格,标志着该产品商业化应用即将迈出关键一步。

印制电路板(PCB)作为现代电子设备中元器件安装和电气连接的核心载体,是电子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组件。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喷印技术的突破性进展,PCB制造工艺正经历着革命性的变革。数字喷印技术通过直接在基板上精确喷印导电线路、阻焊油墨和字符油墨,显著优化了传统PCB制造流程。随着喷印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工艺成熟,公司积极拓展的PCB油墨产品矩阵有望在PCB工业中获得应用。

3、研发投入效益渐显,技术护城河持续拓宽
以创新驱动发展,公司持续强化研发核心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5,091.93万元,同比增长6.73%,但研发费用率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4.65%。在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的同时,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在技术创新方面,同步推进现有技术升级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如开发更加环保的准分子丝印技术,满足下游行业基于基材、工艺创新带来的市场新需求;积极推动UV/PU双固化面漆、耐水解PU手感涂料等创新产品在汽车内饰领域的应用,逐步替代现有工艺及产品,有效满足汽车环保性、轻量化需求。战略项目取得系列进展。在乘用车领域,车身漆、售后修补漆及涉及的核心树脂配方与色浆体系研发项目按计划陆续结项,逐步推进市场化应用;高性能UV绝缘油墨已实现终端客户批量供货,并通过持续的迭代升级筑高技术壁垒。同时,公司积极拓展PCB油墨产品矩阵,持续完善电子材料领域的产品布局。

在研发体系建设方面,人才引进与能力提升双管齐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291人,占总人数的33.33%,同比增长21.76%。为全面支撑战略业务发展,公司重点引进了汽车外饰、树脂、色浆、航空航天等涂层领域的专业人才,以进一步增强在关键领域的专业深度和技术攻关能力。同时,公司不断加强研发人员的内外部技术培训和交流探讨,促进知识融合与技能升级,并利用数字化手段如APQP等加强研发过程性管理,系统性提升团队技术能力、协作效率和创新产出,形成可持续的行业竞争优势。

在知识产权布局方面持续深化创新成果,报告期内新增12项国家授权专利(含6项国家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构建起覆盖全球的立体化知识产权体系,累计拥有PCT国际专利3项、国内发明专利129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全面覆盖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环节,形成显著的技术领先优势,为业务拓展提供坚实保障。

4、管理提质ESG深耕,经营效能稳步优化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阿米巴经营理念,积极推进组织架构优化与跨部门协同机制建设,通过整合研发资源、按核心业务划分设立事业单元,构建以客户与项目为导向的高效矩阵式组织,并打造研产供销及交付服务一体化协同的全链条快速响应体系,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与管理协同水平。在剔除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影响后,公司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同时,公司全面推进集团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构建了贯通总部与子公司的标准化质量管控流程。通过统一质量标准、共享检测资源及推行协同改进机制,实现全产品线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其中,公司质量检测中心通过管理体系标准化升级和技术检测能力强化,成功获得比亚迪颁发的《乘用车供应商实验室资质认可证书》。该权威认证为深化与头部车企的战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凸显公司在质量保障领域的卓越能力。

在实现经营效率与质量水平双提升的基础上,公司持续深化ESG管理体系建设,将环境、社会及治理理念全面融入运营实践。报告期内,公司的华证ESG评级实现跨越式提升,由B级跃升至AA级;万得ESG评级亦显著提升,由BBB级升至A级。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获得市场高度认可,为拓展战略合作、提升品牌价值提供了有力支撑。

2.4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3,175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长沙茂松科技有限公司
股东性质:境内非国有法人
持股比例(%):48.22
持股数量:53,883,200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0
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0
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

股东名称:凌剑芳
股东性质:境内自然人
持股比例(%):4.60
持股数量:5,140,933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0
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0
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

股东名称: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自有资金
股东性质:其他
持股比例(%):2.80
持股数量:3,133,305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0
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0
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

股东名称: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
股东性质:其他
持股比例(%):2.46
持股数量:2,750,000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0
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0
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

股东名称:伍松
股东性质:境内自然人
持股比例(%):2.37
持股数量:2,643,370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0
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0
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质押 2,000,000

股东名称:汪斌
股东性质:境内自然人
持股比例(%):2.06
持股数量:2,297,683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0
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0
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

股东名称:杨波
股东性质:境外自然人
持股比例(%):1.87
持股数量:2,089,900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0
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0
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质押 1,000,000

股东名称:颜耀凡
股东性质:境内自然人
持股比例(%):1.68
持股数量:1,872,767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0
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0
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

股东名称:湖南华洲投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湖南华洲德邦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股东性质:其他
持股比例(%):1.63
持股数量:1,817,811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0
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0
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

股东名称:富国基金—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险—富国基金国寿股份成长股票传统可供出售单一资产管理计划
股东性质:其他
持股比例(%):1.51
持股数量:1,685,187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0
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0
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无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凌剑芳系长沙茂松科技有限公司(及本公司)实际控制人凌云剑之胞妹

2.5 十名境内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表:不适用
2.6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不适用
2.7 截至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10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不适用
2.8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不适用
2.9 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不适用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