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报道

大跳水!全球股市暴跌,原因找到!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1 16:36:40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沪指跌超2%,创业板指跌超4%。

盘面上,AI应用概念逆势走强,榕基软件5连板。军工板块表现活跃,久之洋20cm触及涨停,江龙船艇、天海防务逆势大涨。下跌方面,锂电池产业链集体调整,盛新锂能等多股跌停。有机硅概念快速下跌,晨光新材跌停。存储芯片概念持续走弱,德明利、时空科技跌停。

截至收盘,沪指跌2.41%,深成指跌3.41%,创业板指跌4.02%。个股普跌,全市场近5100只个股下跌,99只个股跌停。沪深两市成交额1.97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2575亿。

A股走低,沪指失守3900点

今日A股市场低开低走,三大指数全线重挫,近5100只个股飘绿。

板块方面,锂电板块全线走弱,锂矿股更是上演跌停潮,天齐锂业、赣锋锂业、西藏矿业等6股跌停;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昨日突破10万元/吨后,今日尾盘直接跌停,报价回到9.1万元/吨。存储芯片、化工等前期热门方向同样跌幅居前。整体来看,市场避险情绪浓厚,资金追高意愿不足,市场高低切行情持续演绎。

截至收盘,仅有船舶制造板块逆势大涨,农业、水产、AI应用等方向局部活跃。

船舶制造方面,近期国际局势紧张,军工股受到资金关注。中信建投认为,中国军工产业已从过去依赖国内单一需求的模式,演进为三轮驱动的新发展格局,增长动能更加多元和可持续。“内需筑基、外贸扩张、民用反哺”的格局正在深刻重塑我国军工产业的面貌和边界。行业从“周期成长”转向“全面成长”。

水产养殖方面,据东方财富证券,分析人士称,当前水产养殖行业正处于政策支持、技术升级与需求复苏的多重共振期,龙头企业凭借规模化优势与标准化生产能力,有望在行业整合中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整体而言,受外围市场跳水影响,A股资金避险情绪同样明显,市场仍处于空头情绪的集中宣泄阶段,机构建议,应对上宜保持谨慎,静待短线风险充分释放,并出现转强信号后再寻机会或更为稳妥。

不过,机构也指出,当前市场的调整更像是短期情绪释放与资金再平衡,而非趋势性见顶的信号。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阶段更应理性看待市场波动,恐慌割肉并非明智之举。

两大利空突袭,全球股市暴跌

今日,全球资本市场都出现跳水行情。

亚太方面,日经225指数收跌2.40%;韩国KOSPI指数收跌3.78%。个股方面,日本科技投资巨头软银股价一度下跌11%,日本NAND闪存巨头铠侠股价一度下跌16%。韩国市场上,存储大厂SK海力士股价下跌9%,三星电子跌5%。

昨夜美股同样暴跌。截至当日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为0.84%;标普500指数跌幅为1.5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为2.15%。大型科技股集体下挫,英伟达盘中一度涨超5%但最终收跌逾3%。AMD、甲骨文等均跌超6%。

综合来看,全球市场同步走低的核心逻辑,是流动性预期变化与AI叙事分化的双重作用:

其一,美联储12月降息或成泡影。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导致12月降息概率大幅降温,市场对流动性宽松的憧憬落空,资金从成长股向防御性板块转移,美股科技股领跌;

同时,日本国债市场动荡。日本债券市场抛售潮引发全球流动性收紧担忧,跨境资金风险偏好下降,新兴市场资产首当其冲;外资机构称,若持续出现资本外逃现象,日本可能会出现类似2022年那场几乎摧毁英国债券市场的动荡。

其二,AI叙事和超高估值也遭到资本质疑。昨夜,英伟达三季度财报交出亮眼成绩单,但看似强劲的业绩并未扭转AI板块的资金流出态势,全球资本大佬减持英伟达股权,反映出市场对AI高估值可持续性的担忧,AI叙事的赚钱效应正在边际减弱。

A股“牛市2.0”或迎来全面牛

对于近期A股调整,在看破背后逻辑后,机构给出了最新研判。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历史上,通常需经历“怀疑牛市级别”的调整,再延续产业趋势行情。牛市1.0”可能在2026年春季来到高峰:AI产业趋势还有纵深,但A股AI产业链股价已处于长期低性价比区域。这神似2014年初的创业板,2018年初的食品饮料和2021年初的新能源。

往后看,居民资产配置迁移周期与经济、政策和产业周期共振,足以驱动牛市。而大国相对力量变化的周期,是远比居民资产配置迁移周期更长的周期。这个层面乐观预期发酵,可能驱动牛市级别超越历史。

申万宏源判断,“牛市2.0”可能是全面牛:“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依次出现框架有效性回归,2026年中“政策底”可能验证的时刻,“牛市2.0”行情有望启动。本轮牛市最终还是“科技牛”或“中国影响力提升牛”,基本面周期性改善+新兴产业趋势强化+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中国全球影响力提升四重共振,支撑全面牛。

具体方向上,申万宏源给出三大结构线索:

第一,复苏交易(周期 Alpha,基础化工、工业金属);第二,科技产业趋势(牛市2.0还有AI产业链机会,人形机器人,储能、光伏,医药,军工);第三,制造业影响力提升(化工、工程机械)。

证券时报网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7

中国基金报

2025-11-1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