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报道

A股,突发暴涨!外资大举买入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1 16:41:23

市场全天持续走强,三大指数强势反弹,创业板指和深成指双双再创年内新高。

盘面上,算力硬件板块全天走强,工业富联2连板创历史新高;卫星互联网概念股延续强势,东方通信2连板;芯片概念股集体爆发,海光信息20cm涨停。下跌方面,影视院线概念股走势疲软,幸福蓝海大跌;贵金属、油气、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涨1.65%,深成指涨3.36%,创业板指涨5.15%。市场热点轮番活跃,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2.44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4596亿。

卷土重来!科技股再度全线爆发

今日,A股市场放量走强,创业板指与科创50双双领涨。创业板指突破3000点,创出近三年多新高,也是时隔三年多重返3000点之上。

热点方向看,算力硬件股再度集体爆发,工业富联2连板再创历史新高。

消息面上,美国老牌软件公司甲骨文股价近日暴涨。据悉,OpenAI已签署一项协议,将在大约五年内向甲骨文购买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此外,甲骨文透露,公司RPO(待确认订单)合同积压增长359%,达455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再签下数家价值量达数十亿美元的客户,RPO极有可能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

此次算力板块大涨,本质是企业级AI算力需求爆发下的估值重构。第一上海证券认为,看好AI应用驱动的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海内外AI应用进入普及的拐点时刻,国内外算力产业链共振。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算力板块外,在下游应用端配置AI服务实现降本增效的需求大增的背景下,云服务成为大模型时代“卖水人”。

中国信通院指出,2024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8288亿元,同比增长34.4%;再者相较于算力硬件方向,云服务方向的位阶优势更为明显。因此,除了AI算力硬件这一明牌方向以外,云服务板块或同样值得重视。

在算力板块带动下,今日热点开始向科技股内部全线扩散。半导体芯片方向同样走强,海光信息20CM涨停,寒武纪再度涨超10%。今日成交额排行榜上,科技股也占了大多数。其中,胜宏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海光信息、中芯国际、工业富联全天成交额均超150亿元,包揽A股成交额前十名中的七个席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前几日活跃的黄金股今日陷入调整。整体而言,市场仍处于良性轮动结构,近期短线回调属于牛市途中的短期震荡,市场机会与风险并存,当前核心策略在于“等待明确信号、把握结构机会、严控短期潜在风险”。

外资爆买!近四百亿美元净流入

A股行情持续火热,外资也继续大举买入。

国际金融协会(IIF)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份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投入近450亿美元,创下近一年来的最高规模。相比之下,7月净流入额为381亿美元,而去年8月净流入额为282亿美元。

其中,流入中国市场投资组合的资金占据了大头,中国市场债券和股票8月获外资合计净流入390亿美元;而中国以外新兴市场股票则出现大规模资金外流达74亿美元,表明投资者情绪已发生变化。

8月份外资大规模净流入,是自今年2月以来,中国股票吸引资金流入规模最大的一个月。IIF高级经济学家Jonathan Fortun表示,基本格局仍反映出中国在投资组合配置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高盛研究部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出中国资本市场的火热:8月,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的净买入创2024年9月以来新高;对冲基金对中国的毛头寸达到两年来新高。

外资流入中国市场背后,除了A股本身基本面改善以外,也有美联储降息预期强烈、全球流动性重构的催化,这一大背景下,大类资产配置逻辑正发生深刻变化。

目前来看,美国8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意外大幅降温,这是4个月来的首次下滑,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启动降息。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升至10%,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0%。

中国资产正在面临新的价值重估

面对A股变化,机构近日集中把脉后市行情。

富国基金易智泉表示,中国资产正在面临新的价值重估,“在几乎所有产业类别中,中国都能实现产业自主,并且具有价格优势。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方面,不少中国公司与海外对标公司市值相差巨大,未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伴随美国经济走弱、降息预期升温,外资从超配美国转而回补其他市场的资产。叠加超额储蓄从房产溢出到理财、保险、基金领域,A股和港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

富国基金刘兴旺则认为,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内难以逆转,但是指数波动率会放大,风格上延续流动性驱动主逻辑,成长风格仍然在趋势轨道之中。

中信证券海外研究联席首席分析师李翀指出,结合当前经济数据和政策信号,现阶段应重点关注权益市场,尤其是估值合理、盈利预期改善的领域,同时密切跟踪美联储降息后的政策指引和经济数据变化,适时调整配置策略。

展望后市,公募人士表示,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可能主要来自于三方面:

一是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有助于引导增量资金入市,推动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上升;二是“反内卷”政策推进,叠加PPI等数据预期向好,有望推动部分行业产能出清和供需格局边际改善;三是在人工智能(AI)、机器人等科技领域出现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有望驱动新一轮科技产业周期,并带来相关板块价值重估。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9

证券之星

2025-09-08

证券时报网

2025-09-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