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31 13:21:27
证券之星:于莹
今年6月,上交所受理了江西红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板科技”)主板IPO申请。公开资料显示,红板科技成立于2005年10月17日,专注于印制电路板(PCB)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应用市场,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高端显示、通讯电子等领域。
证券之星了解到,红板科技的资本之路并非坦途。这已是公司第二次冲击IPO。早在2021年11月,公司就曾与招商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并在江西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但该上市计划随后被搁置。
近几年里,红板科技的营收不断提升,2024年已达27亿元。然而,细看其数据,公司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公司的营收虽然不断增长,但净利润表现不稳,其核心产品HDI板贡献超60%营收,但近两年单价持续下跌,公司“以价换量”策略叠加行业产能过剩,有进一步侵蚀利润的风险。
其次,尽管公司在HDI板等产品领域具有一定市场地位,但在竞争激烈的PCB行业中,红板科技的研发投入明显弱于同行,若想在资本市场中获得认可并实现长期稳健发展,需在提升盈利能力、加大研发投入等方面持续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控制权较为集中,叶氏家族掌握超95%的控制权,高度集中的家族股权结构以及关联交易,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治理独立性和潜在利益输送的关注。
“以价换量”下毛利率波动
招股书显示,红板科技是全球前十大智能手机品牌中8家品牌的主要手机HDI主板供应商,产品覆盖OPPO、vivo、荣耀、小米、三星、传音、华为、摩托罗拉等全球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2024年为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提供手机HDI主板1.54亿件、柔性电池板和刚柔结合电池板2.28亿件。
2022年至2024年(下称报告期),红板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22.05亿元、23.40亿元、27.02亿元,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1.05亿元、2.14亿元,存在一定波动。
2023年,公司“增收不增利”,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25.53%。到了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则实现“V型反转”,营收增长率达15.5%,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翻倍,激增103.8%。
具体来看,公司目前的产品包括HDI板、刚性板、柔性板、刚柔结合板、类载板、IC载板等。报告期内,HDI板为业绩核心支柱。不过,证券之星注意到,HDI板占比提升的路径并非“稳扎稳打”,2023年,其占比尚且有所下降,但2024年增势迅猛,营收占比快速提升至60.13%;另一边,刚性板显著收缩,占比从2022年的33.08%降至2024年的22.79%,和HDI板相反,其2023年占比先是小幅微增,到2024年再大幅下滑。
整体来看,公司的产品结构在2024年调整比较明显,2023年和2022年则未有巨大的变化。
证券之星注意到,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也呈现出明显波动,三年期间分别为13.28%、11.04%和13.98%。
对此,红板科技解释称,2023年,红板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受国内PCB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承接部分低价订单影响,公司HDI板销售价格下降,毛利率随之下降,且HDI板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高,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
招股书显示,近两年红板科技整体产品均价下降明显,2023年和2024年分别同比降10.57%和1.94%。其中,2023年HDI板单价同比降19.94%,2024年同比降5.26%,公司被迫“以价换量”。
而另一方面,公司新布局的载板工厂自2022年底投产,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固定生产成本较高,毛利率为负,拉低了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
应收账款增幅明显
从红板科技以价换量的策略可以看出,当前行业内竞争激烈。证券之星了解到,我国印制电路板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生产厂商众多,行业集中度偏低。
仅在中国大陆,就有约1500家内资和外商投资PCB企业。根据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排名前十的PCB厂商合计市场占有率为54.85%。在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PCB行业综合百强企业排名榜中,公司位于第35位;在Prismark发布的2024年全球前100名PCB企业排行榜中,公司位于第58位。
未来,随着近年来行业内领先的国内印制电路板企业纷纷建厂扩产,大型印制电路板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愈发凸显,未来市场竞争可能加剧,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可以看出,公司在行业里并不具备突出优势。而从研发投入上看,公司目前对研发的重视弱于同行可比公司。
2022年—2024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10061.96万元、10971.88万元、12519.81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56%、4.69%、4.63%。和行业平均值相比,红板科技的研发费用和研发费用率都低于平均水平。在研发费用上,2022—2024年行业平均值分别为33067.07万元、32868.63万元、37651.35万元;研发费用率的行业平均值分别为4.71%、5.00%、4.92%。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务逐渐扩大,而竞争实力有待提升的情况下,公司的应收账款增幅明显。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5.91亿元、7.21亿元、8.73亿元,应收账款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8.21%、32.42%、34.00%,应收账款规模较大且占比逐年上升。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也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巨额分红落入实控人家族口袋
招股书显示,红板科技控股股东香港红板持有公司95.12%的股份,Same Time BVI持有香港红板100.00%的股份,叶森然持有SameTime BVI的100.00%的股份,股权穿透后,叶森然间接控制公司95.12%的股份,支配公司95.12%的股份表决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此外,叶森然的妻子喻红棉间接持股为0.22%,叶森然的侄子叶颖强间接持股为0.14%,叶森然的侄媳妇邢春苗持股为0.44%。在剩下的非常有限的持股中,很多股东也都有亲戚关系。整体来看,红板科技是一个非常具有家族企业特征的企业。
即便在IPO后,叶氏家族仍将持有71.34%股权,这种“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历来是证监会关注的焦点。招股书还提到,2022—2023年,公司共向股东分红了1.38亿元,很显然,这些分红绝大部分都流向了实控人家族。
证券之星了解到,叶森然作为行业资深人士,其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早在1982年就在香港创立电子手表企业,1987年在东莞建立PCB厂实现自给自足。1992年带领森泰集团在香港上市,后于2014年被协鑫集团收购。2017年,叶森然以2.5亿港元回购PCB业务,专注发展红板科技。
目前,公司也存在明显的关联交易。招股书中显示,子公司红板电子向关联方Dyford Industries Limited、叶森然、喻红棉及叶颖丰租赁房产用于经营,参考同栋大楼类似房产的租赁价格约定租金,报告期内分别支付租金148.80万港元、148.80万港元、148.80万港元,占当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0.07%、0.07%和0.06%,占比较低。
此外,公司向关联方东悦酒店及场地租赁方东悦品轩、天懿轩和悦歌汇采购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报告期内合计采购金额分别为215.31万元、136.65万元和185.51万元,采购金额较小,占当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0.12%、0.07%和0.08%。
虽然目前关联交易占比相对较低,如子公司向关联方租赁房产、采购服务等,但由于相关资产由实控人控制,若缺乏充分的信息披露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可能存在利益输送或资产转移的潜在风险。(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于莹)
证星财报简析
2025-08-01
证星财报简析
2025-08-01
证星财报简析
2025-08-01
证星财报简析
2025-08-01
证星财报简析
2025-08-01
证星财报简析
2025-08-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