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7-09 08:48:23
(原标题:债券通推出八年成绩斐然 中国债市影响力吸引力显著提升)
7月8日,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在港交所的香港金融大会堂举办。债券通“北向通”于2017年推出,是香港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重要发展里程之一,随后债券通相关制度持续优化,2021年“南向通”和2023年“互换通”相继落地,也为两地的互联互通机制翻开了新篇章。
过去8年,债券通成绩斐然。在本次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表示,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机构已有80余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境外投资者交投活跃。在境内外各界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
债券通成首选渠道
据了解,债券通是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创新合作机制,境内外投资者可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交易流通债券。
在债券通的助力下,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过去8年,债券通已成为国际投资者参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首选渠道,其蓬勃发展反映了全球市场与内地在岸市场深化互联互通的需求。
多项数据也证明了这一趋势。截至2025年5月,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迎来超过70个国家与地区的1169家国际投资者,并将持续助力投资者探索中国市场价值,把握发展机遇。同期,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在岸债券规模达4.35万亿元,近5年年均复合增速约12%,反映了国际资本对中国债券市场的长期信心。今年1月至5月,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累计达成现券交易约7.9万亿元。截至5月末,北向互换通已吸引82家境外机构入市,累计成交超过12000笔,名义本金总额约6.9万亿元,日均成交规模实现了数倍增长。
对此,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也指出,债券通8年来的发展令人瞩目。在过去一年,债券通下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合资格在岸债券在香港作为抵押品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从互换通北向交易、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到香港场外结算公司的衍生品交易。截至目前,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已接受用作抵押品的在岸国债规模达到30亿元。这些举措为国际投资者持有在岸债券提高了灵活性和资本效率,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对外资吸引力不断提升
在论坛现场的多位监管层人士看来,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中国债券市场的吸引力却不断攀升。
梁凤仪表示,香港证监会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发展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重中之重便是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近期,围绕美元资产全球主导地位的讨论再次升温,投资者正重新配置资产来分散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正逢其时,香港定当抓住机遇。
对此,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同样认为,受政策变动与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剧烈,在这种不可预测的震荡中,多元化成为最重要的投资策略。在全球资产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债券资产展现出独特吸引力,原因有四:其一,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居全球第二,具备充足的市场深度与流动性,在全球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中地位日益重要。其二,中国债务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债务占GDP比率远低于部分主要发达经济体。其三,过去10年,中国在岸市场与全球主要市场的相关性仅为0.1,这使中国债券成为优质的分散投资标的。其四,中国债券的风险调整后收益颇具吸引力。过去一年,在岸人民币债券的年化波动率约为1.3%,显著低于同期其他发达市场的波动率。
“这些特性的叠加,使中国债券市场成为全球投资者寻求优质资产时的理想选择。事实上,近期一项针对各国央行的调查显示,超30%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5年内增加人民币资产持有量。”余伟文还指出,随着内地机构投资者日益寻求分散投资组合、扩大海外资产配置,通过香港平台投资海外的“南向通”也将迎来巨大增长潜力。
优化措施注入新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8日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了数项债券通优化扩容的措施,包括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使用等。
对此,梁凤仪认为,上述举措将为债券通发展注入新动能,并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获取人民币流动性支持,提升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竞争力。
江会芬也指出,今年上半年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全球市场剧烈波动,但中国金融市场表现相对稳定,全球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量较今年年初增长近2000亿元,表明境外机构在关税事件后普遍看好人民币资产,中国债券在富时罗素全球国债指数中的占比升至全球第二,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的占比升至全球第三,均高于纳入指数时预期占比,充分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同时,在梁凤仪看来,发展衍生工具对于债券投资者对冲风险和管理流动性非常重要。“我们支持金融机构继续开发更具吸引力、更多元的衍生产品,包括利率、外汇和信贷衍生类的产品等,以丰富香港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箱。香港交易所买卖的衍生产品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稳健而持续的增长,特别是美元兑人民币期货,今年上半年,每日平均交易11.3万张,是2023年的3倍。”
不过,陈翊庭也表示,虽然中国债券市场目前已位居全球第二,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符,然而国际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中的占比仅约3%,这一比例并不合理。“我们预计,国际投资者的持仓比例不会一直维持在如此低的水平。随着全球投资者日益寻求多元化配置,中国债券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未来几年有望实现显著发展。”陈翊庭表示,通过债券通这类独特的互联互通渠道,全球投资者将能更便捷地把握中国的增长机遇。
证券之星资讯
2023-12-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3-12-06
证券时报网
2023-05-19
证券时报
2022-11-24
证券时报
2022-11-23
券商中国
2022-11-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