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突传重磅!白宫将设工作组,紧急处理对中国加征关税危机!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04-20 09:09:37

美国紧急应对供应链危机。

据最新消息,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畸高关税将导致供应链危机,特朗普政府内部已开始讨论组建一个工作组,以便在未能与中国政府谈判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紧急处理这些问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太和智库研究员陈征日前分析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是一种典型的‘休克疗法’。该举措不但无法达成目标,还会加速美国经济失血,引发国内供应链危机。”

特朗普政府多次声称,加征关税将带来“制造业回流的繁荣”。然而,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近日对供应链进行的最新调查认为,美国制造业不会是关税政策的主要受益者。

白宫慌了

4月19日,据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4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畸高关税将导致供应链危机,特朗普政府内部已开始讨论组建一个工作组,以便在未能与中国政府谈判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紧急处理这些问题。

消息人士称,目前有关成立该小组的具体情况还未敲定任何细节,但工作组可能包括副总统万斯、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签署行政令,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

美东时间8日,美方将此前宣布的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34%所谓“对等关税”,进一步提高50%至84%。

美东时间10日时,美方再次宣布对华关税提高至145%。

美东时间4月15日,美国白宫网站称中国目前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

中方表明严正立场为反制美关税霸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9日发布公告,宣布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再次发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公告明确表示,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针对美方对华加征畸高关税,我外交部已多次回应。4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再次强调,美方对华轮番加征畸高关税已经沦为数字游戏,在经济上已无实际意义,只会更加暴露出美方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搞霸凌胁迫的伎俩。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继续玩弄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美国供应链危机

据中国青年报,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太和智库研究员陈征分析称:“特朗普推行的是一种典型的‘休克疗法’。该举措不但无法达成目标,还会加速美国经济失血,引发国内危机。”

具体来说,一方面,美国的通货膨胀会加剧,大量依赖进口的美国企业或将破产,进而引发失业危机;另一方面,美国高端制造业将最先受到冲击。以半导体、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如特斯拉)等产业为例,它们严重依赖全球供应链。但美国人工成本高,且缺乏像中国这样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重建行业上下游供应链难度极大。“加征关税的政策无疑是自断供应链。”

美国“对话”新闻网强调,即使关税迫使一些制造业转移到美国,也极有可能弄巧成拙。举例来说,更多美国本土钢铁生产的确能为美国工人创造就业机会,但高成本必然导致产品价格上涨,美国的产品竞争力和消费者都会受到伤害。

陈征表示,与美国过去的关税政策相比,本届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特点是:加征关税数额巨大、辐射面更广,几乎涵盖所有与美国有贸易顺差的国家。而且,当前美国面临的债务压力更大,因此特朗普急切地采取行动,通过贸易战的手段,试图逼迫各国购买美债,帮助美国缓解债务问题。

“一旦你产生了恶意,就很难卖出东西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戴维·韦恩斯坦向美国《华尔街日报》表达了他的顾虑,关税政策会损害美国在其他国家开展业务的能力。

美国高盛集团全球投资研究董事总经理菲利波·塔代伊透露,欧盟或将目标锁定至美国的服务进口领域,采取反制措施。

最新调查

特朗普政府多次声称,加征关税将带来“制造业回流的繁荣”。然而,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近日对供应链进行的最新调查认为,美国制造业不会是关税政策的主要受益者。

CNBC的调查问卷发给了美国商会、全国制造商协会、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美国零售联合会等行业协会的成员以及速客物流公司、ITS物流公司等企业。大多数受访企业回答,制造业回流美国可能会使其成本翻倍。

超过半数(5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愿将生产转移回美国的首要原因是成本太高;还有21%的受访者表示,不愿在美国生产的首要原因是难以找到熟练劳动力。

65%的受访者估算,在美国建立新供应链的成本至少是当前成本的两倍或以上;61%认为,与其将供应链迁回美国,不如将供应链迁移到关税较低的国家更具成本效益。

除了关税之外,消费者需求、原材料价格以及“现政府难以制定具有一致性的政策”也被认为是影响供应链的主要问题。

而在表示有兴趣重建美国供应链的受访者中,41%认为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时间,33%认为需要五年以上。

商务部网站

2025-04-19

商务部网站

2025-04-1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