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0 11:09:18
当全球科技巨头仍在千亿参数的红海中贴身肉搏时,一场决定人工智能进化方向的静默革命,已在数据要素的深水区悄然启幕。2025年初春,中国DeepSeek的发布,正在重新定义这个行业的底层游戏规则。
站在算力巨人的肩膀上,当代AI系统已逼近"数据消化"的生理极限——正如饥渴的幼童吞尽互联网最后一块文本饼干,GPT-5之后的大模型开始面临"数字营养不良"的集体困境。传统"填鸭式"训练范式暴露出致命缺陷:当人类文明沉淀的语料库被穷尽,依赖概率预测的AI系统终究只是知识复读机,而非真正的认知主体。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加速的当下,这场认知智能的暗战早已超越技术竞赛的范畴。当全球AI产业还在算力迷宫里打转时,中国选择的这条"数据炼金"之路,或将重构未来十年智能时代的权力版图。
入口重构:通用大模型的“数据虹吸效应”
目前AI还处于“百模大战”中,与其猜测谁是最终赢家,不如观察未来入口以及数据要素等不变量。
近期,微信搜索框顶部悄然出现的“深度思考”按钮,标志着通用大模型对传统入口的颠覆已进入深水区。
月活13.82亿的超级应用接入DeepSeek-R1模型后,用户只需输入“如何在深圳预约HPV疫苗”,系统即可自动调取卫健委公告、社区医院联系方式及用户评价,生成结构化指引。
这种“搜索-生成-行动”闭环的背后,是微信公众号十年积累的4.2亿篇内容构成的专属语料库,其信息密度比传统爬虫数据高出23倍。
而百度在48小时内紧急跟进接入DeepSeek的决策,暴露出传统搜索巨头的深层焦虑。
当DeepSeek的开源生态显著降低模型微调门槛,中小开发者正加速转向自主模型开发。这种技术民主化趋势正在重构行业格局——某头部医疗信息平台披露,其专业问答服务流量在AI工具普及后呈现结构性调整,印证了大模型技术对传统知识服务模式的革新效。
传统搜索引擎的式微与豆包、DeepSeek等新型入口的崛起,本质是数据获取与处理范式的颠覆,不只是互联网大厂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开始尝试卡位数据要素的入口。
云赛智联(600602)作为上海数据交易所股东,其运营的政务数据资源平台已接入全市80%的公共数据,这种数据枢纽地位使其在长三角数字经济生态中占据战略卡位。
而深桑达A(000032)构建的"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解决方案,已在全国12个省市落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确权流通,2024年数据要素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37%。
垂直深潜:数据壁垒的“冰山结构”
AI应用的关键在于提升整体要素的生产率,但如今AI距离全知全能的AGI还很遥远,因此当前垂类数据的应用成为更现实的选择。
在深圳某三甲医院的数字化转型中,DeepSeek认知框架通过自监督学习技术,显著提升了海量非结构化诊疗数据的利用率。其挖掘的"白细胞动态变化与并发症风险"关联规律,助力ICU资源优化配置。这种实践印证了数据要素的冰山价值模型——可见的结构化数据支撑日常运营,而隐藏的非结构化数据经AI挖掘后可释放指数级价值。
久远银海(002777)依托20年医保信息化积累,建成覆盖4亿参保人的医疗数据库,其开发的DRG智能控费系统已服务全国3000余家医疗机构,通过数据挖掘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升18%。
不只是医疗领域,华泰证券研报中提到的Palantir,其Ontology系统通过整合企业200+业务系统的数据,使客户流失预测准确率提升47%,推动股价三年上涨380%。
金融行业更是数据价值的放大器,宇信科技(300674)的智能风控平台整合了2000+金融机构的信贷数据,利用联邦学习技术实现跨机构数据协同,将小微企业贷款审批通过率提升至传统模型的2.3倍。
这些案例共同指向数据竞争的本质:从资源占有转向价值挖掘能力。当然,独立的数据并不能产出高价值量的结果,唯有进一步推动数据确权促进数据流通才能打通“数据孤岛”的困境。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数据确权沙盒”实验中,27家医院在加密环境中交换脱敏数据,使某AI公司的肺结节识别模型准确率提升41%。
这种“数据不动模型动”的联邦学习模式,正在打破要素流通的僵局。更革命性的突破来自蚂蚁链的“贡献度证明”机制,2300万用户通过贡献聊天数据换取数字权益,构建起分布式数据生态。
某头部家电企业通过整合历史维修数据与外部环境信息,发现关键零部件故障与环境参数的关联规律。基于数据洞察优化品控流程后,其售后成本实现显著下降,印证了数据要素的协同价值——当多维数据形成网络化关联,其价值创造能力将突破线性增长模式。
基础设施:“卖铲人”的新黄金时代
在数据要素驱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掌握核心数据资源的"卖铲人"群体正显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这类主体主要呈现两大价值形态:
一是行业数据垄断者。航空、海运、金融、通信、能源、医疗等关键领域,因其行业特性和监管壁垒形成的天然数据垄断,正在转化为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这类行业数据具有高价值密度、强排他性、准入门槛高等特征,例如航空公司的实时飞行数据、金融机构的交易行为数据、医疗机构的诊疗大数据等,在合规框架下的开发利用将释放巨大价值。
二是专业数据集成商。法律服务机构沉淀的司法判例库、人力资源企业积累的人才流动图谱、房地产平台构建的物业交易数据库等专业数据资产,通过"私有云+本地化部署"的混合架构与AI技术深度融合,正在形成垂直领域的智能解决方案。这类机构凭借多年积累的结构化数据资产,结合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能力,能够实现数据价值的精准释放。
站在2025年的时空坐标回望,数据要素的博弈早已超越技术范畴。从微信的生态闭环到数据要素的垄断破局,从联邦学习的隐私保护到数据确权的制度创新,这场变革的本质是人类认知范式的跃迁。
当深圳数据交易所的国际版加速布局跨境数据流通,当《数字丝绸之路》探索建立新型数据治理规则,我们见证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文明形态的演进。在这场持续迭代的变革中,真正的领跑者将是那些既能深耕数据价值,又勇于参与规则重塑的企业与国度。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2-21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2-21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2-21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2-21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2-21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