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阳光诺和:10月30日接受机构调研,海富通基金、中融汇信投资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10-31 20:36:38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0月31日阳光诺和(68862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0月30日接受机构调研,海富通基金、中融汇信投资、华安证券、华能贵诚信托、太平洋证券、国泰海通、青骊投资、中泰证券、东吴证券、英诺特、金科控股、深圳市尚诚资管、青榕资管、中信期货、华夏基金、招商证券、南华基金、兴业证券、山东驼铃私募、上海东方证券资管、中信证券、浙江益恒投资、创金合信基金、浙江韶夏投资、华鑫证券、上海南土资管、国盛证券、信达证券、东方证券、开源证券、方正证券、国信证券、浙商医药、银河基金、中银国际证券、荷荷晴川私募、北京明希资本、西部利得基金、世真投资、Valliance璞林资本、深圳大道至诚投资、易同投资、广发证券、佛山市东盈投资、光大证券、嘉实基金、中国国际金融、享融智云、开源医药、中昂国际、中国人民健康保险、申万菱信基金、长江证券资管、天治基金、上海新伯霖私募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投资元码智药是如何考虑?
答:本次投资核心围绕战略布局、技术协同与产业潜力三大核心目标,具体如下
契合前沿赛道战略布局体内CR-T与核酸药物是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黄金赛道,2025年以来阿斯利康、艾伯维、BMS等跨国药企累计投入超40亿美元并购布局,行业爆发式增长态势明确。公司通过增资元码智药,快速切入这一高壁垒前沿领域,完善在细胞治疗与核酸药物板块的战略布局,抢占技术制高点。
技术与产业链互补协同元码智药在环状mRN体内CR-T领域具备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依托三大核心平台(byterna.I智能设计平台、cmCR高效表达平台、CellectLNP靶向递送平台),元码智药在无痕高效环化、I序列设计、环状mRN化学修饰、体内T细胞靶向递送、和环状mRN CR设计与评价等高壁垒环节实现技术突破,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修饰环状mRN体内CR-T疗法。公司依托全周期研发服务经验、产业化能力及产业链资源,可与元码智药形成技术互补,加速多靶点合作管线的临床转化与全球化推进。
布局高潜力成长标的元码智药由资深产业界专家与海归博士团队创立,团队具备完整的研发与临床转化能力,且已完成多条体内CR-T管线的早期研发,核心管线通过非临床关键概念验证,研发进度行业领先。其差异化管线布局覆盖血液瘤、自身免疫疾病、实体瘤等多领域,契合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具备广阔的商业化潜力。

问:如何规划管线潜力品种的未来销售预期?
答:公司在研创新药管线梯队中,目前进展最快的是“STC007注射液”针对腹部手术后中、重度疼痛的II期临床试验已圆满达成预期目标,III期临床试验正按既定计划有序推进,该突破有望为术后疼痛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方案,该适应症公司已经与乐旷惠霖达成合作协议,合同里程碑付款累计总金额为2亿元(含税),合作方在精麻药品的销售专业性较强,核心销售团队有多年阿片类大单品的销售经验,基于合作方具有丰富的销售经验,我们看好未来STC007上市后的商业化开发;
“STC007注射液”针对成人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中至重度瘙痒的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目前入组顺利,研究进展态势良好,未来有望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症状改善提供重要助力。
此外,公司在多肽领域另一款产品“STC008注射液”也正在开展I期临床试验研究。该药物的主要适应症为治疗晚期实体瘤的肿瘤恶液质,肿瘤恶液质恶病(体)质(cancerca-chexia)是各种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进展期恶性肿瘤约60%~80%可出现恶液质,约20%肿瘤患者死于恶液质。据vantage预测2023年全球肿瘤恶病质潜在市场规模达26亿美元,至2032年将达40亿美元,CGR为5%。目前FD尚未批准任何药物用于肿瘤恶液质的治疗,该靶点国内癌症恶病质治疗领域尚为空白,此项目顺利推进有望实现国内该领域零的突破。与国外唯一上市药物阿拉莫林(目前未在中国上市)相比,STC008注射液对CYP酶无抑制和诱导作用,与抗肿瘤药物联用时,安全性大大增加,且生物利用度明显优于对照药物,市场潜力巨大。
另外用于肿瘤诊断和肿瘤治疗的靶向肽、适应症为IBD(炎症性肠病)的多肽产品、适应症为减脂增肌的小核酸项目以及公司在car-t方面布局的用于治疗自免和淋巴瘤等在研产品都是公司非常看好、有望成为爆品的管线。

问:请帮忙梳理更新下公司目前的创新药布局和创新平台布局。
答:公司创新药布局采用“一个中心、三大平台”的核心架构,体系化推进前沿领域研发。“一个中心”为创新药办公室,现有核心成员20余人,汇聚高校科学家顾问、临床前药理药效专家、审评审批专家、临床方案设计顾问等复合型人才,主要承担创新药整体布局规划、立项决策及全流程统筹管理职能。下设三大专业化研发平台,均配备资深专业带头人牵头攻关,分别为多肽药物研发平台、小核酸药物研发平台及细胞疗法研发平台。目前,公司已围绕镇痛、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辅助治疗、肿瘤诊断与治疗、减重、慢性疾病等多个高需求适应症领域,布局20余条创新药管线,形成覆盖多赛道、梯度化推进的研发格局。
公司在多肽以及多肽偶联药物具有多年开发经验,已建立iCVETide?多肽新药发现技术平台,专注于类肽创新药的深入挖掘。在多肽偶联药物方面,公司掌握多肽偶联PDC药物的关键技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与华为云的合作,开发基于盘古大模型的I多肽分子发现平台,整合iCVETide?在分子发现与优化方面的能力,建立基于庞大多肽类肽数据库的亲和力模型、条件生成模型、力场模型等。公司目前进展最快的管线STC007、STC008都是该平台孵化出来的,此外还有多条在研管线,包括治疗继发性甲旁亢的009、治疗炎症性肠病的011以及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多个靶向肽管线,预计也会有陆续取得关键性进展。
在小核酸药物开发领域,公司建立小核酸药物载药系统开发平台。该平台专注于小核酸药物的递送系统研究,致力于解决小核酸药物在体内稳定性、靶向性及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挑战。通过创新的载药系统设计,公司能够有效提高小核酸药物的递送效率和治疗效果,为小核酸药物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开发的方向有siRN、OC、PDC,目前有多条管线推进中,根据研发进度会陆续推进IND,适应症为高血压、减脂增肌、阿尔兹海默症、高血糖、年老性黄斑变性等。
在细胞疗法研发领域,公司与艺妙神州合作研发的ZM001注射液(自体)和IC19(通用型)两款产品,ZM001是一种利用慢病毒载体将靶向CD19的CR分子整合至T细胞的自体CR-T细胞治疗产品,其特点是通过特异清除SLE患者体内的B细胞,进而缓解患者红斑狼疮症状,并维持长期疗效,是一种潜在的中度和重度SLE治疗药物。在临床研究中,ZM001展现出快速清除B细胞且持续性的疗效,以及极低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款安全有效的CR-T治疗药物,该产品正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此外,公司布局了in vivo car-t平台,涉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淋巴瘤等适应症,研发技术和进度全球靠前。

问:临床业务发展情况?展望国内临床业务未来的竞争格局
答:公司临床服务项目整体有序推进,目前,核心传统药企客户的在手订单及执行项目均按既定计划推进,与前期预期保持一致。在临床业务方面,公司主要专注于我们的优势领域,包括内分泌、减重、呼吸、部分肿瘤适应症、心内科、镇痛等多个适应症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我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临床项目合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研究方案设计经验。公司客户大部分是传统中大型医药企业,每年有稳定的现金流和产品管线布局的需求,通过前期合作基础公司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客户粘性好。临床阶段作为药物研发的关键环节,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行业特性,因此客户在筛选供应商时,更侧重于考量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团队专业能力与履约保障能力,而非单纯以价格为核心决策依据。

阳光诺和(688621)主营业务:创新药开发,仿制药开发及一致性评价等方面的综合研发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

阳光诺和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8.56亿元,同比下降6.65%;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21.38%;扣非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23.89%;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65亿元,同比下降24.9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345.39万元,同比下降43.4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384.47万元,同比下降42.39%;负债率47.3%,投资收益121.16万元,财务费用1009.86万元,毛利率50.75%。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增持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7484.28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