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芳源股份:10月27日接受机构调研,中金电新、建信理财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10-27 22:36:24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0月27日芳源股份(688148)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0月27日接受机构调研,中金电新于寒、建信理财唐文成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
答:公司早期产品主要以 NC 三元前驱体为主,客户结构也相对单一,单一大客户占比较高。自2023年起公司开始持续亏损,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受国际限制性贸易政策法案出台以及行业需求减弱的影响,公司 NC 三元前驱体产品出货受挫,对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二是金属价格持续波动下行,导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三是公司募投项目在2023年中建成投产,资产折旧、人工成本、摊销费用等固定支出增加,同时终端需求减弱导致产能利用率较低,影响毛利率下降。在此背景下,公司自2023年下半年起积极寻求转型,推行产品、客户多元化经营策略,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公司已从依赖单一产品、单一客户的企业逐渐过渡成为产品、客户多元化的企业,产品已涵盖前驱体、中间品硫酸盐类以及碳酸锂等品类,客户覆盖众多前驱体、正极材料、电芯等锂电企业和金属贸易商。

问:介绍公司三季度的业绩情况
答:公司三季度的经营情况有较大幅度的转变,净利润实现了扭亏为盈,产品毛利率大多实现转正,产能利用率较去年也有所提升。三季度前驱体产品出货量环比、同比均实现了翻番,特别是高镍二元产品持续向好,在储能、机器人等领域需求增长的带动下增长较快;硫酸钴今年产销量持续增长,钴价的上涨带动了硫酸钴和前驱体产品涨价,对收入和毛利都有正面贡献。此外,公司日本技术服务项目也在三季度确认了一笔收入,共同推动了公司经营业绩的整体提升。

问:对未来经营的展望?
答:收利用技术是我们的优势,使用收料来做产品会比矿原料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今年公司硫酸钴、碳酸锂等产品也主要是使用收料进行生产。公司会持续提升收料的处理能力,加大收料的使用占比,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拉动产销量的上升。

问:请介绍目前硫酸镍产品的情况?
答:硫酸镍结晶的主要来源还是 MHP(镍湿法冶炼中间品),在镍原料的采购价格系数上涨且销售空间比较低的情况下,硫酸镍结晶几乎没有利润空间,而前驱体特别是高镍产品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好,因此我们会优先以前驱体订单为主,镍原料如有剩余才会考虑去做硫酸镍结晶,三季度也是因为前驱体产品订单增加,硫酸镍产品产量才有所下降。

问:公司在固态电池配套材料上有哪些布局?
答:公司一直都有在配合客户做高镍三元的研发和技术储备,也在进行其他固态电池材料方面如包覆机、电解质的技术储备。

问:公司的产能是怎么分布的?
答:公司设计的总产能是7.6万吨前驱体和1万吨锂盐,前两年公司为了发展多元化产品,对产线进行了技改,其中合成段部分产线调整为碳酸锂,而前端产线可以生产前驱体的中间品硫酸盐。经过技改,目前公司整体产能为3.4万吨前驱体、2.4万吨碳酸锂、4.56万吨中间品镍钴盐和0.18万吨球镍。

问:公司今年碳酸锂出货量不及预期的原因?
答:今年上半年碳酸锂行业整体面临价格下行的压力,锂矿及碳酸锂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导致上游提锂企业普遍面临利润倒挂压力,叠加硫酸锂溶液运费占比相对较高的成本因素,公司原材料采购节奏受到了影响。公司今年主要使用收料进行碳酸锂的生产,但收料种类繁多,黑粉的镍钴锂金属含量、杂质各有差异,除杂提纯工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公司还在持续提升收料的处理能力,预计未来收料在原材料中的比例会持续提升。后续公司也会恢复增加硫酸锂溶液的采购,同时公司已筹划往碳酸锂原料端去拓展,多途径提升锂原料来源。

问:前驱体行业现状是回暖了吗?
答:在目前反内卷的背景下,整个行业普遍都有涨价的预期,给上游的利润空间就会相对大一些。公司高镍前驱体增长主要是受下游终端如机器人、家用储能、电动工具等新兴领域增长的拉动。

问:公司是如何开拓 NC二元前驱体业务的?
答:我们跟客户较早已开展合作研发,公司从2022年开始已经有 NC 产品的开发,受行业定制化特性影响,每个产品及客户的开发周期较长。NC 二元前驱体其实还是属于 NC 体系,三元材料的核心是镍钴,客户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类型和使用场景按需配比铝来调节性能,适用范围更广,今年 NC 产品增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机器人、储能、电动工具等对能量密度要求较高的行业。

问:关于可转债公司怎么考虑?
答:公司会综合判断正股的股票价格、对正股股东的影响、公司经营情况、市场及行业情况等多方面因素,适时下修转股价格以促进转股。

芳源股份(688148)主营业务:从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芳源股份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4.9亿元,同比上升5.29%;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1.76%;扣非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上升13.52%;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9亿元,同比上升57.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805.94万元,同比上升153.4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736.09万元,同比上升152.07%;负债率84.32%,投资收益349.75万元,财务费用6763.01万元,毛利率3.05%。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200.55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2.05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