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10-22 18:01:39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0月22日本钢板材(00076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0月21日接受机构调研,安联保险朱慧、国盛证券刘金羽、国寿安保基金曲朗宁、国信证券刘佳奇 周雅童、泓德基金赵端端、华商基金余丹妮、建信基金王旭辉、凯丰投资童帅、联储证券闫舒、民生加银基金汤思懿、平安养老金浩枫、安联资管高云飞、泉果基金刘冰卿、瑞奇期货刘期彧、瑞众保险彭双宇、首创证券刘琳、太平基金王嘉程、太平洋证券李广 汪奇立、新华基金朱旭、银华基金江珊 陈晓雅、粤开证券邓宴文、招商基金郭敏 马海林、百川投资徐岩岩、浙商证券刘玮奇、中金资管养老金马骁芃、中信信托杨晓晨 何家鹏、中信证券郑沁源 田相勋、大成基金秦伟豪、东北证券邓辛凝、方正证券朱张元、高腾国际资产吕栋、工银瑞信周桐、国海证券胡倩倩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主要产品是汽车板,在这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答:公司汽车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方面突破超宽幅与高强钢核心技术瓶颈。超宽幅冷轧技术,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提供更佳材料方案;高强钢与免涂层技术,填补国内相关产品空白;特殊功能钢,提升了产品的耐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二是品牌引领方面“本钢宽幅”成为高端汽车钢标杆。“本钢宽幅”是公司针对汽车轻量化需求打造的高端汽车钢核心品牌,专注2050毫米以上宽幅冷轧汽车钢产品集群。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造车新势力及传统造车企业的高端车型制造,实现对多家汽车厂商的独家供货。三是绿色化方面推动冷轧产品低碳化转型。将绿色化作为冷轧高端化的重要内涵,通过低碳冶金工艺与绿色产品设计,降低产品碳足迹。
问:重大资产置换目前是否还在推进,进展情况?
答:公司于2023年6月披露了《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预案》,鉴于本次交易将导致公司关联销售比例大幅增加,可能导致公司对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存在重大依赖、对公司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正在对本次交易方案的可行性与合规性做进一步审慎论证和谨慎评估,待相关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问:公司在高盈利水平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公司将进一步加大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与生产,缩小与头部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差距,通过差异化产品提高售价与毛利率。持续降低采购成本,稳步实施择机采购、品种替代、量价优惠,科学制定经济库存。探索区域合作,扩大就近销售半径,减少跨区域运输成本推进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运营端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人员与设备效率,提升产能利用率。
问:公司对可转债有哪些安排?
答:一方面公司以市值管理为抓手,采取降本增效提高公司盈利、进行专业化整合提高管理效能、实施重大资产置换重新定位公司估值等积极措施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另一方面公司也将做好到期兑付准备,拓展融资渠道,目前公司授信充足且贷款利率较低。
问:公司在反内卷方面有哪些做法?
答:公司将积极响应“反内卷”的工作要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产量,扎实推进“稳运行、防风险、提质量、优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等相关工作,以用户结构最优、生产模式最优的原则推进极致生产。
问:公司的国内外销售布局?
答:公司销售布局遍布国内外主要区域,其中国内有东北、华北、中西部、华东、华南五大区域公司和沈阳、大连、本溪、天津等加工配送中心,销售网点覆盖国内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外销主要包括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本钢板材(000761)主营业务:钢铁冶炼、压延加工、发电、煤化工、特钢型材、铁路、进出口贸易、科研、产品销售等。
本钢板材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46.98亿元,同比下降12.93%;归母净利润-13.99亿元,同比上升9.21%;扣非净利润-14.5亿元,同比上升10.56%;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23.6亿元,同比下降8.6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33亿元,同比上升1.2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6.81亿元,同比上升3.54%;负债率75.57%,投资收益-1763.18万元,财务费用2.08亿元,毛利率-3.01%。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4058.74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53.06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公司调研
2025-10-24
证星公司调研
2025-10-24
证星公司调研
2025-10-24
证星公司调研
2025-10-24
证星公司调研
2025-10-24
证星公司调研
2025-10-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