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教

财报小知识:什么是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怎么看待其分类条件和计量方式?

来源:证星投教

2025-10-08 09:16:29

在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时,投资者常会看到“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这一项目。它指的是企业已经决定出售、且预计在一年内完成处置的非流动资产或资产组。这类资产原本属于长期使用范畴,如厂房、设备或子公司股权,但因战略调整、业务重组等原因被划归为待售状态。

根据会计准则,非流动资产被划分为持有待售需满足两个核心条件:一是企业已作出不可撤销的出售决议,通常意味着已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转让协议;二是出售交易极有可能在一年内完成。这两个条件确保了分类的严谨性,避免企业随意操纵报表。

在计量方式上,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不再计提折旧或摊销,以反映其退出企业日常运营的状态。其账面价值需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重新计量。若后者更低,则需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体现资产可能面临的贬值风险。这一处理方式有助于投资者更真实地了解资产的实际可回收价值。

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这一科目有助于判断企业的战略动向。例如,大规模资产被划为持有待售,可能预示着业务收缩或转型。同时,若相关资产频繁计提减值,需警惕其背后是否存在估值虚高或处置困难的问题。此外,由于该类资产将在短期内变现,其流动性特征也不同于一般非流动资产,应结合现金流量表综合分析。

总之,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是理解企业资产结构变化的重要窗口。投资者应结合管理层讨论、资产性质及市场环境,审慎评估其对企业未来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证星概念科普

2025-10-08

证星概念科普

2025-10-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