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国盾量子:6月25日接受机构调研,包括知名机构明达资产的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7-02 09:34:58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7月1日国盾量子(68802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建投杨伟松 汪洁 曹添雨、华富基金黄星霖、民生证券白青瑞 樊碧莹、上海昱奕资管孙世龙、上海百慧投资韩浩亮、新华基金张帅、中信证券资管张力琦、光证资管刘伯恩、长安基金张云凯、国泰海通刘熹 杨林 宋亮 钟明翰、前海人寿吴伟、银河证券赵良毕 陈贤顺 陈正凡、惠升基金黄竞、黄树军、国富量子闫思诺、嘉合基金丁俊枫、农银资本强音 丛进、诺德基金曾文宏、明达资产刘明达 杨歌、申万菱信付娟 张若凡、郡一资产张锐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为什么选择中国电信作为合作伙伴,当前的融合情况如何?
答:公司最早和电信在 2014 年就展开了合作,包括共同攻克量子-经典波分复用技术、建设上海陆家嘴金融量子保密通信应用示范网等。随着技术的成熟,我们和电信的合作逐步加深,2020 年,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投资公司共同成立中电信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也是合肥城域网项目的运营主体,后来大家也共同合作了一些项目。
在一次次的合作中,电信作为通信央企及国家信息安全国家队,认识到量子信息技术的战略价值,于是双方在去年启动非公开发行项目。这次再融资主要是让中电信量子集团通过认购股份获取公司的控制权,以加快量子信息产业的布局,增强国有资本在量子科技领域的战略地位与影响力,净募集资金 17.5 亿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来发展公司主营业务,投向量子信息相关的科技创新领域。
同时在这次发行中,就控股权的方面也做了设计,中电信量子集团和科大控股、公司首席科学家彭承志教授签订的《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公司 40.43%的股份表决权。协议通过表决权集中,保障了公司控制权的平稳过渡,同时也构建了“国资央企 + 前沿科研机构 + 科创企业” 的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新范式以推动量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后续的定位是国盾量子更多的专注于核心技术的攻坚和科技成果的工程化落地等方面,电信方面则更聚焦于用户服务、营销推广、政企关系等。目前中国电信委派到公司的新董事有一位是中电信量子集团的董事长,同时现在也是国盾量子的董事长,还有三位是来自电信强省——电信四川公司、广东公司、上海公司的副手。
除了董事会层面的调整外,当前双方在保持国盾量子独立性的同时,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融合已经开启。在量子通信上,国盾量子具有领先的核心技术能力,中电信量子集团在网络管理运维、贴近客户需求上具有优势;在量子计算方向,国盾量子继续攻坚底层核心硬件如操控系统、稀释制冷机等,中电信量子集团负责研发量子计算云平台及量子计算软件应用,并与国盾量子组建联合研发团队,加速推进量子计算业务发展。

问:量子通话加密业务去年收入多少,目前用户数规模如何,远期规划怎样?
答:量子通话加密业务原来是分成的方式收费,后来电信为鼓励各城市推广,改为整体打包服务费方式,去年收入 1200 万,每年会根据实际情况一年一议。根据电信股份三月份发布的年报,量子通话加密业务目前已拥有超过 500 万用户。在这个业务中,国盾量子负责提供后台的密钥技术支持并向电信收费,而电信则向客户收取相应费用,目前该业务正持续稳步发展。使用安卓手机的用户仅需更换成量子加密 SIM 卡,“换卡不换号”,就能实现量子安全通话,“一话一密”升级通讯及相关办公场景的信息安全。从一开始的合肥到如今,在上海、广州等众多城市,用户也可办理此项业务。不过,各省市的推广方式存在差异。
中国电信将量子通话加密业务视为在 5G和 6G时代提升运营商竞争力的差异化手段。随着中国电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量子通话加密业务在移动应用方面的推广方式也会更好。同时,中国电信也在积极推出量子密信、量子安全加密会议、量子安全专线、量子安全密码改造服务等一系列相关服务,以进一步拓展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 。

问:公司为什么在量子计算领域选择超导路线?
答:首先超导量子计算路线本身,已经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里程碑,具有保真度高、运算速度快、扩展性好、可控性强的优势,同时超导量子计算机与成熟的电子学、半导体工艺密切相关,工程基础好,目前作为科研仪器设备和前沿应用探索的关注度高,已经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就公司自身而言,公司一直支持着“祖冲之号”科研团队,在超导体系最强量子计算优越性的“祖冲之三号”中,公司是唯一的企业参与主体,公司在发展工程化能力的同时也一直保持着与最前沿科研团队的互动,这将更好推动科研衍生产品工程化落地。

问:国盾量子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与“祖冲之号”是什么关系?
答:国盾量子提供 ez-Q 系列超导量子计算机核心组件,包括测控系统和稀释制冷机等,可以给用户提供从组件到量子计算机整机,以及超导量子计算“云服务”,目前公司提供的量子计算机的芯片来自和中科大等科研单位的横向合作,公司本身不研发超导量子计算芯片(Q-PU);祖冲之号系列,属于科研团队重大研发项目,这些量子计算机里有测控系统和稀释制冷机等组件是国盾量子提供的。
国盾量子的 ez-Q 系列可以理解为“祖冲之”系列科研成果沿途落地过程中衍生出的工程化、商业化产品,国盾量子帮助科研团队解决其中部分工程化问题,将实用技术进行商业转化,从而支持中国科大“祖冲之”团队及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等的科研研究,从而更好的推动公司业务和整个产业的发展。

问:测控系统在量子计算机里起什么作用?
答:测控系统相当于经典计算机里的主机,是实现量子比特操控、读取和纠错的核心设备。比特数是衡量量子计算机可实现计算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未来超导量子计算机一定是朝着大规模量子比特去发展的。但更核心的难点是提升每个比特的操控精度,只有操控精度和比特数同步提升,才能提升计算能力。国盾量子的测控系统叫作 ez-Q?Engine,目前已经由 1.0 迭代到了 2.0,ez-Q?Engine 2.0 单机箱最高支持 128 数据比特及 256 耦合比特,8台即可完成千比特量子计算机的操控任务。其稳定性和精度已在我国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 504”上得到充分验证。

问:看到有文章说 2025 年量子计算用于天气预报、2026 年用于金融风险预测,公司认为这里的“用”是指什么程度的应用?
答:“用”有两个层面,一是用计算机跑一下做实验,这属于实验探索,二是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这属于实际应用。目前认为 2025 年的应用是先进行探索,并非实现实用化的算力。当前世界上最强的量子计算机,如谷歌的“Willow”、中国的“祖冲之三号”,也只是在随机线路采样问题上超越经典计算,在其他问题上量子计算机还不能超越经典计算,现在的各类应用都处于比较早期的探索阶段。比如在气象预测、金融分析、I 领域做小规模探索,部分问题量子计算机可进行优化,其他还需与经典计算机合作完成。
交流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

国盾量子(688027)主营业务:主要从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

国盾量子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952.39万元,同比上升106.03%;归母净利润-2030.61万元,同比上升51.04%;扣非净利润-3314.83万元,同比上升27.4%;负债率8.56%,投资收益327.35万元,财务费用-299.2万元,毛利率38.8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94.5。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1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267.3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