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锐科激光:5月13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华龙证券、长江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15 20:12:55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15日锐科激光(30074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13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华龙证券、长江证券、泓德基金、新华养老保险、上海博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武汉证国私募管理有限公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招商证券研究所、华西证券、中信证券、申万宏源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 2025 年经营目标之一是推动市场布局由传统市场为主向高端制造、未来制造和海外市场为主转变,推动特种应用领域拓展,推动产品以激光器为主向“激光器+”转变。请公司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去实现该目标?
答:公司持续看好激光器产业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动发展第一是公司向高端市场转变是持续提升研发能力,加大在高端研发人员引进力度,进一步提升研发人员占比,加速技术迭代创新,重点在 3D 打印、医疗、汽车等板块提升全系列产品竞争力,抢占细分市场份额,积极响应“未来制造”及新兴战略产业需求,以激光技术赋能国央企产业升级,推动激光技术在高端装备、绿色制造等领域的深度应用;第二公司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速激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同时完善公司基础设施,为激光技术在特种应用领域的研发和验证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三公司是核心光源的制造商,通过了解客户需求,在核心光源基础上延伸定制化解决方案,精准锚定客户生产制造环节的痛点与难点,解决客户实际问题,增加客户黏性,持续深化合作关系,显著提升客户忠诚度与市场竞争力。

问:激光器传统应用领域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公司对目前市场价格趋势变动如何判断?
答:从降价趋势来看,2024 年第四季度至今,激光器价格相对平稳。从产品结构分析,低功率激光器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降价幅度高于其他品类。受市场竞争影响,低价竞争衍生出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且降价策略对企业现金流的消耗巨大,多数厂商已陷入经营困局。公司秉持不主动挑起价格战的原则,凭借多年技术积累与稳健财务体系,能够从容应对市场波动,具备应对价格竞争的底气与实力。从战略发展的角度看,激光应用领域的渗透进程正持续加速,公司以深厚技术积淀为根基,持续突破行业发展瓶颈,一方面,聚焦医疗、半导体等高附加值细分市场,精准发力;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差异化竞争策略打破行业内卷,构建难以复制的市场壁垒,引领激光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问:海外竞争对手在国内仍有一定市场,公司在高端市场如何拓展?
答:公司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进一步强化在基础材料、核心器件等领域的研究投入,以提升光纤激光器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目前,高端制造领域的终端客户采购仍以海外竞争对手的激光器为主。公司将聚焦高端市场需求,在提供高品质激光器的基础上,为客户量身定制“激光器+”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与国内头部高端客户共建标杆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方式,加速实现高端市场的本土化替代与行业全场景覆盖,以技术创新打破海外主导高端市场的格局。

问:公司海外收入增速明显,请展望公司海外发展。
答:公司海外收入按照年报收入为 1.97 亿元,同比增长近 40%,通过间接渠道实现的出海规模远超现有统计数据,从公司 CE 产品的增长来看,2025年 CE连续产品销售数量同比增长 123.92%,涨势强劲。尽管当前海外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但在公司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是公司在 2025年的重要工作,公司计划年内完成德国、墨西哥、泰国、韩国四大区域办事处的设立,构建全球化服务网络,持续深耕海外高端应用领域,强化本地化服务能力,通过精准的市场布局与优质的技术服务,逐步提升全球市场份额,推动海外业务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制造业升级与激光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公司凭借技术创新优势与全球化运营能力,有望在海外市场实现持续突破。

问: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呈增长趋势,请公司今年研发资源的规划情况如何?
答:公司持续性的研发投入,双轮驱动传统产品迭代与新兴技术突破。在传统领域,通过加大研发资源投入,聚焦产品小型化、轻量化革新及稳定性升级,同步优化制造工艺,实现性能提升与成本控制的双向突破;新产品领域不断在激光器细分领域中的拓展,包括医疗、半导体等领域,同时公司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台光纤剥除、切割、熔接一体化操作设备。解决了在大直径光纤处理这一技术难度较高的细分领域难题。后续公司仍将继续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加快激光器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拓展速度。

锐科激光(300747)主营业务:专业从事光纤激光器及其关键器件与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锐科激光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7.15亿元,同比下降10.72%;归母净利润1693.51万元,同比下降73.36%;扣非净利润243.86万元,同比下降94.02%;负债率37.02%,财务费用-217.28万元,毛利率18.89%。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0.41。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7709.16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41.47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