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08 11:35:32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30日广钢气体(688548)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接受机构调研,Daiwa Capital Markets Hong Kong Limited、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明世伙伴私募基金管理(珠海)有限公司、摩根大通公司、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灏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信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英领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垚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幂加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素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青岛羽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青骊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安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泉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仁桥(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瑞银集团、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润晖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厦门财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陕西敦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伯兄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禅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晨燕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德汇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度势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方物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丰仓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海亥鼎云天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颢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百年保险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厚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环懿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汇正财经顾问有限公司、上海混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江天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九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九鞅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聚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理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盟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明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铭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宁涌富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盘京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磐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朴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浦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乾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博星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上海清禾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盛酬亿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潼骁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合伙)、上海万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咸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循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甬兴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原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淙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云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匀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运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侏罗纪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尚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亘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河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进门财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聚沣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泓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诺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汇杰达理资本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君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天行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旭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国晖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明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禾丰正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勤道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京管泰富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微宏长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易同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远望角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泽鑫毅德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天汇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世嘉控股集团(杭州)有限公司、苏州旦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苏州君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苏州龙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Hash Blockchain Limited、北京盛曦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苏州一典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太平国发(苏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同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万海资本有限公司、北京玺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威海银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西安瀑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藏合众易晟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西藏信托有限公司、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活力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橡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玄卜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循远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英大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优谷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北京禹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誉辉资本管理(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远信(珠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城财富保险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招商信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国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源峰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义乌市檀真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浙江自贸区丰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征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北京中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汇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新融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保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仲春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意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德睿恒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市金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珠海横琴智合远见私募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碧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JK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大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东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蜂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MediaHoly Capital、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正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东中科粤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西赢舟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广州瑞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圆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惠(香港)控股有限公司、NTF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彤创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果行育德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南果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OLP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海南鸿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南君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深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众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万汇投资有限公司、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弘毅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红杉资本股权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Pleiad Investment Advisors Limited、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湖北夏创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潇湘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湖南源乘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Prime capital、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泰保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西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华曦资本、华夏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华夏未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TownSquareInvestment、惠升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金元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圆资本管理(厦门)有限公司、晋江和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君义振华(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一、公司介绍: 1.核心财务表现概览
2024年及2025年Q1,公司的整体经营保持稳健,核心财务指标符合预期。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03亿元,同比增长14.6%。2025年Q1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约19.0%,延续增长态势。2024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50亿元、净利率为11.9%,2025年Q1净利润5608万元,净利率10.2%,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同时,2025年Q1毛利率同比收窄,但环比变动趋稳,从去年Q4的24.4%上升至今年Q1的25.8%。尽管2024年及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了21.9%和16.8%,但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仍保持稳健。
24年销售毛利总额5.66亿元,同比下滑12%。分业务情况来看,延续“一增一减”态势,24年氦气毛利对公司利润占比进一步降低,但是24年非氦业务毛利贡献增长34%,且非氦业务毛利率稳定在30%以上,展现出较好韧性。研发费用率稳定在4.8%,销售、管理费用率因规模效应优化至1.8%、7.4%,2024年财务费用51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超59%,主要得益于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增加及债务结构优化。
截至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83.46亿元,比年初增长5.06%,主要是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增加;流动资产占比为29.8%,货币资金及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总计达15.03亿元,流动比率1.61,短期偿债能力稳健。非流动负债占比36.5%,长期借款6.9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29.1%,处于稳健水平。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4.20亿元,2025年Q1净流入1.56亿元,营业收现率98.3%,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造血能力持续增强。
2.未来展望与战略规划
产能扩张:预计2025年,公司在合肥、北京、青岛、武汉等地布局的电子大宗现场制气重大项目二阶段装置陆续投产,将带来新增营收与利润贡献。
氦气价值重塑及回归:公司将遵循氦气业务中的“4R”原则,即气体公司需承担氦气供应链脆弱而带来的风险(Risk),向上游氦气气源地承担照付不议的责任(Responsibility),向下游客户提供长期稳定供应的可靠性(Reliability),以及由此获得合理的回报(Rewards),持续提升以供应链管理水平及韧性,重塑市场价值并促进回归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链。
技术升级:聚焦电子大宗气体核心业务发展,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改进和迭代核心关键技术,加速布局工业大数据平台,数字化赋能产业升级。
国际化布局:公司将积极探索东南亚等区域的海外市场机会,拓展海外业务增长点。
股东回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充沛,分红政策稳定,未来将继续平衡增长投入与股东回报。
总体而言,公司2024年及2025年Q1业绩表现稳健,收入持续增长,毛利率趋稳回升,现金流健康,财务结构持续优化。未来将聚焦产能释放、价值重塑、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力争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答:二、问环节主要内容
问:按照目前公司安排,之前规划的电子大宗现场制气二阶段项目有没有一个集中投产的时间点?
答:根据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预计多数项目会在今年下半年陆续投入运营。
问:去年公司的毛利率下滑是否除了氦气价格下滑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例如资产转固以及折旧摊销增加。
答:公司2024年毛利率下滑主要由氦气价格下降导致,虽然有转固和折旧摊销增加的影响,但该部分对于毛利率下滑的影响相对较小。
问:对于未来几年电子大宗气体需求增长幅度及行业发展趋势有何看法,未来两三年,公司市场及客户开拓规划如何?
答:公司一直在积极对接半导体行业头部企业,重点关注未来头部厂商客户的扩建及新建业务机会,在市场新客户以及公司已有的老客户的扩张计划中,公司将积极参与早期规划并做交流对接,确保公司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也让客户更好地理解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从目前情况来看,已形成规模的企业将不断加大资本开支以提升产品性能以及产量,头部企业仍在规划新建产能,因此可以预见其对于电子大宗气体的需求会持续增长。半导体行业存在投资周期以及产能爬坡等客观因素,但从长远看,“强者恒强”现象依然非常明显,头部企业将会持续规划新产品、新产线,而竞争能力较弱的企业则可能放缓扩张。
从过去两年公司在新增市场占有率的表现情况来看,头部企业的订单获取会对新增市场占有率产生较大影响。公司在去年提出了三个“五年规划”,希望在第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年度平均资本开支保持在十亿元以上,公司将以此规划为目标努力获取新项目。同时公司也将通过多元化业务开发,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持续开拓电子设备、电子元器件等非半导体领域客户的SOS(Small On-Site,小型现场制气)项目,保持业务多样性以及各类市场的占有率,从而作为半导体客户订单外的有效业务补充。
问:公司如何看待并管理重要性市场,特别是电子大宗气体中的氦气业务?对于未来几年电子大宗气体特别是氦气市场的增长预期是怎样的?
答:公司认为,对于供应链安全要求更高且更为严格的客户群体是重要性市场,特别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公司需要优先为这些客户群体提供保供服务。在维护氦气供应链安全时,公司往往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时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公司从未将自己定位为短期套利的氦气贸易商,而是关注长期承诺和供应链安全。
在未来数年中,半导体领域客户需求在公司氦气业务中的占比会持续提升,甚至出现单个客户比例占据重要地位的情况,所以公司目前在提前规划保供方案并提升氦气供应链韧性,积极投入大量资源拓展新的氦气气源,例如公司今年与卡塔尔签订了20年的长期协议,同时公司也在积极规划氦气大规模存储,以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紧张局面。
考虑到目前重要性市场如半导体市场的需求逐步增长,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长期保供压力,公司更加倾向于为这些市场核心客户保障长期稳定供应。在当前市场形势下,公司会将资源分配向重要性市场倾斜,从而保证有效满足重要性市场客户的需求增长并履行长期承诺,同时也将收获公司的长期利益与发展。
问:随着半导体客户的技术进步,其用气量的增长幅度是怎样的?
答:随着半导体客户技术进步,客户的用气量会有显著提升。目前了解到,随着客户产品的工艺及技术发展,某些头部企业的用气量从早期的数万立方米逐步增加并达到了翻倍的规模,整体增长趋势显著。
问:公司对于未来特气业务的发展规划如何?公司在湖北潜江的C4F6项目进展如何?未来公司是否打算像海外巨头一样做到特气业务全面覆盖?
答:公司已在特气业务领域规划了四个品种,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实施上述特气项目的建设,未来将会为公司盈利作出贡献。我们作为综合性气体公司,主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整体战略,结合客户需求完善特气产品供应体系布局,公司并非追求特气业务的大而全,而是聚焦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服务,通过专注于几大品类的特气品种业务,以点带面,有效解决客户需求和供应链管理问题。
公司正在积极推动C4F6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并有望在今年完成建设,进入试生产阶段。下一步,公司将结合客户实际情况积极推动产品验证及导入工作。
问:如何看待下游客户资本支出和新建产能的持续性?
答:公司对于下游客户的资本支出及新建产能发展持积极态度,从近期的行业展会以及与业内交流情况来看,我们明显感觉到集成电路市场热度非常高,作为上游的设备和材料厂商的投资热情也随之高涨,行业资本支出可能会持续增加。
问:请公司对市值管理工作有什么看法或者安排?
答:一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市值管理的核心是业务实质发展。公司认为市值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推动实现业务增长、利润增长以及不断获取新增项目,从而真正实现为广大投资者创造更高价值和报的发展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内生驱动式的市值管理,公司研究并制定了三个“五年规划”,希望未来能够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从而促进公司估值提升。
近期,公司已制定并完善了《市值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董事会、管理层及相关部门职责,覆盖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与价值传播的全流程。未来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加强与广大投资者的交流对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加强市值管理工作。
问:公司对于业绩和未来展望如何?
答:随着电子大宗现场制气业务贡献逐渐加大,公司摆脱了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氦气价格下行的影响,业绩拐点已显现,预计2025年将重增长轨道。同时,公司在建项目数量充足,将为未来业绩提升带来有力支撑。
广钢气体(688548)主营业务: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电子大宗气体为核心的工业气体。
广钢气体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48亿元,同比上升18.95%;归母净利润5644.06万元,同比下降15.95%;扣非净利润4934.66万元,同比下降24.42%;负债率29.08%,财务费用675.06万元,毛利率25.75%。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6家,增持评级6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3.0。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588.49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39.67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公告
2025-05-08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5-08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5-08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5-08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5-08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