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11 19:33:07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11日中集车辆(301039)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7日召开分析师会议,中金公司、华夏久盈资管、国寿资管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美国关税调整对公司美国业务有多大影响?是否会增加美国本地采购比例?
答:本公司的北美半挂车业务在美国当地拥有 2 个生产制造中心及 6 个组装工厂,在泰国拥有 1 个生产制造中心,在加拿大拥有 2 个组装工厂。其中,本公司厢式半挂车的产品在美国本地化制造与交付。冷藏半挂车已基本实现美国本地化制造、组装与交付。集装箱骨架车的车架在泰国生产并发往至美国,并已实现美国本地化的组装与交付。
本公司的应对策略是立足“跨洋经营”,深化“当地制造”,并将“跨洋经营”进化成为“无国界企业”,利用北美的控股平台 Vanguard GT Holding 来管理在北美的当地制造活动。本公司持续优化北美供应链体系,从管理到执行端同步提升海外子公司采购联动,稳步提升当地集采比例。同时,在泰国针对车轴等核心零部件,为北美业务建立保供备份,大幅强化供应链韧性。
在此基础上,本公司将全面完善品牌建设,清理供应链上下游股权关系,增强政治抗压性,积极推进管理架构优化升级,在保持稳定且安全的前提下,巩固市场份额,深挖利润空间,保障北美业务的有质增长。
问:请贵司如何触达冰点市场,升国内市占率?
答:本公司上下齐心协力,通过实施“星链计划”、推动“三好发展”、启动“雄起计划”,打造新质生产力。在全球半挂车业务的广袤版图中,我们将深化全球领先的龙头优势,深度挖掘星链半挂车的全价值流运营,提升我们的毛利与盈利能力。
本公司通过“三好发展”模式打造新质营销力,以“好牵挂?半挂车、好牵挂?液罐车、好马鞍?DTB”的理念,建设三好发展中心与交付中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创“一个车企”的深度合作模式,打通“研、产、销、融”全链条,整合优势资源,打破企业间合作壁垒。同时,本公司推出“星链生产性服务”,从“生产-销售”的传统模式转向“生产-制造-生产性服务”。该服务整合了四项核心内容金融服务、租赁及短租、一站式本地购车支持、数字化养护服务,旨在打通业务壁垒,全面提升用户体验,以“新服务”重构行业生态,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
问:请如何理解公司“好马配好鞍”的商业模式?2024年带来了多少业务增长?
答:在 2023-2024 两年,本公司全面发力“好马配好鞍”的商业模式,以年度车型为抓手,每年迭代一次厢体设计,将副车架更好地和重卡底架融合来大幅减重。
从 2024 年开始,本公司开始推动搅拌车业务的生产组织结构性改革,业务的侧重点从“搅拌车的整车业务”向
“搅拌车的 EV·DTB”业务转型。将洛阳·凌宇团队和芜湖瑞江两个业务团队合并,统一推出面向纯电动重卡底盘的EV-DTB·搅拌车设计,统一接单、统一集采、统一生产、两地交付,基本实现了“好马配好鞍”的商业模式。
本公司成为行业中唯一一家能提供三大类 DTB 产品的企业,以及成为行业中唯一可以以六家工厂全面覆盖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主要核心市场区域的 DTB 头部企业。
2024 年,EV·DTB 业务实现总营收 30.3 亿,贡献毛利 1.5 亿,比 2023 年多贡献毛利约 0.7 亿。
问:请公司如何优化全球供应链?
答:在国内,本公司开始构建以“集采为主,保供为
辅”的供应链体系。2024 年,星链计划通过集采和保供的“镜像”方式互相牵引和促进,形成了对超过 20 大类、62中类物料的统一管理,集采比例从原先不到 50%上升到85%以上。同时,组织上也调整为针对集采管控的“集” “采”“购”三层架构,组织分工更加明确,业务开展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在以集采为基本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保供的采购战略,充分利用 LTP 中心之间的物料协同,在保供的同时积极寻求降本,2024 年全年获得收益 8000 余万。
2025 年,本公司将进一步夯实以“集采为主,保供为辅”的供应链体系,星链计划和雄起计划一起集采、一起保供。
在海外,本公司逐步完善“当地集采为主,泰国保供为辅”的全球半挂车供应链。2024 年,本公司持续优化海外供应链体系,从管理到执行端同步提升海外子公司采购联动,稳步提升当地集采比例。同时,在泰国针对车轴等核心零部件,为北美业务建立保供备份,大幅强化供应链韧性。
中集车辆(301039)主营业务:开发、生产和销售各种高科技、高性能的专用汽车、半挂车系列及其零部件(不含限制项目)以及一般机械产品及金属结构的加工制造和相关业务,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中集车辆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09.98亿元,同比下降16.3%;归母净利润10.85亿元,同比下降55.8%;扣非净利润10.79亿元,同比下降30.56%;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1.75亿元,同比下降6.2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上升36.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上升74.07%;负债率34.14%,投资收益962.29万元,财务费用-1.54亿元,毛利率16.3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1.5。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5346.81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10.8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1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1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1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1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1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