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4-03 14:24:33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医脉通(02192.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2024年是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数字化技术深度赋能产业升级的关键一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医疗信息化与数据共享,强化数字技术在医药研发、诊疗服务及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在政策引导、技术驱动与市场需求的三重共振下,数字营销加速成为医药行业转型的核心趋势。伴随医保谈判、带量采购常态化与合规监管趋严,药械企业对精准、合规、高效的学术教育及营销服务的需求提升,逐步从传统线下模式转向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对目标医师的高效触达。同时,大模型、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化精准营销模式注入活力,进一步优化药企营销投放效率,为本集团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战略机遇。
作为中国领先的在线专业医师平台,本集团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引擎,聚焦医师专业赋能与药械企业精准营销协同发展,持续助力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底,医脉通平台注册医师用户突破7百万,其中执业医师超过4百万,占中国执业医师总数的88%。凭借对于中国医师在学习、科研、临床诊疗等多个高频场景的赋能,我们平台的用户活跃度不断提升。2024年,医脉通平台去重过后的每月平均活跃用户数提升至2.65百万人。我们平台较高的中国医师用户覆盖率和用户活跃度,为我们开展面向企业客户的精准营销及智能患者管理解决方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自主研发的AI驱动医师画像引擎、临床决策支持工具及智能医学内容分发系统,我们为药械企业构建合规高效的学术教育解决方案,实现学术资源精准匹配与营销效能提升。
2024年,医脉通以「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持续深化AI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本集团自主研发的医学垂直领域大模型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标志著本集团在AI研发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算法的安全性、规范性得到了国家级权威的认可。该模型基于Transformer框架,融合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检索增强生成(「RAG」)及多模态等技术,依托亿万级权威医学数据库、私域专业医学内容及海量优质医师画像数据训练,显著提升生成内容的准确性与可溯源性。近期,通过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并完成本地化部署,我们进一步优化模型架构,实现医学问题处理性能的跃升,有效应对通用大模型的「幻觉」问题。
在服务医师用户的诊疗场景中,医脉通基于RAG技术,推出了AI问答系统,该产品支持自然语言交互与多轮追问,能够实现从多元异构的海量医学数据中精准提取关键信息,以简洁、逻辑严谨且契合临床诊疗思维的方式回复医师,形成流畅的交互过程,充分满足医师用户探究病情细节、优化治疗方案的实际需求。为方便医师制定合理、科学的治疗计划,我们在AI问答系统中新增了AI诊疗导图及AI合理用药功能。AI诊疗导图能够根据医师输入的疾病主题或病例信息生成思维导图、诊疗流程图,通过结构化呈现病情逻辑,协助医师迅速梳理疾病相关知识脉络,快速把握患者病情全貌,辅助医师快速制定治疗方案,减少诊疗过程中的遗漏与偏差。AI合理用药可实现个性化用药决策与风险预警,避免因联合用药不当引发不良反应,改变了传统指南共识相对笼统的用药指导模式,为医师提供精准用药决策支持,临床用药安全性提升显著。此外,我们为医师用户推出了AI辅助撰写工具。该工具依托本集团自研医学垂类大模型,通过规范化提示词引擎与文献智能匹配系统,实现医学内容的高效生成。该工具深度融合权威编写标准,可自动生成符合专业规范的学术论文、诊疗方案及科普材料。经实际应用验证,该工具显著提升医师医学内容撰写效率达60%。
2024年,本集团成功获批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联合授予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标志著医脉通在医疗AI技术创新与高端人才培养领域迈入产学研深度融合新阶段。作为国家医疗AI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该工作站的设立不仅是对本集团技术研发能力、产学研协同效能及行业引领地位的国家级创新资质认证,更为构建「医学+AI」复合型人才资源库提供了平台。我们将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加速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探索与应用。
本集团通过提供三大解决方案满足医脉通平台参与者的不同需求从而获得收入,即精准营销及企业解决方案、医学知识解决方案及智能患者管理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的收入约人民币558.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5%。本集团在拓展收入的同时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本集团的净利润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251.8百万元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330.3百万元,同比增长31.2%。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净利润率为59.1%,持续保持较高水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调整净利润和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人民币323.6百万元和57.9%,继续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精准营销及企业解决方案
本集团大部分营业收入来自精准营销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为制药及医疗设备公司提供数字医疗营销服务。受益于医改深化所带来的创新药上市及商业化提速、制药及医疗设备公司对营销效率提升的重视,本集团提供的精准营销及企业解决方案获得更多客户关注。凭借合规、精准、高效的一站式专业医师学术教育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围绕药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医师覆盖,获得了制药及医疗设备公司客户的广泛认可。于2024年全年,该解决方案所覆盖的客户数量为228家,较2023年的182家同比增长了25.3%。同时,覆盖的产品数量继续提升,由2023年的386个提升至2024年的506个,同比增长31.1%。不断增长的产品数量使我们将平台上的注册医师用户进一步转化为参与付费点击的医师,同时付费点击次数也由2023年的9.7百万次增长至13.3百万次。因此,截止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精准营销及企业解决方案的收入较2023年的人民币372.7百万元增长37.5%至人民币512.5百万元。
本集团充分分析药械产品的学术特点,以及所处的生命周期,提供以效果为导向的精准数字营销服务。当前,药械企业客户在营销方面的需求更加综合,故本集团的精准数字营销服务是包含医学策略调研及制定,专家及专科医师学习画像分析,数字化教育内容制作,活动策划及执行,数字化精准传播,效果评估的全流程一站式解决方案。我们建立医脉通全渠道互联网生态,将网站、移动APP、微信等社交媒体、线上社群、电子周刊等全渠道打通,建立囊括海量医师阅览行为数据的数仓系统,形成了丰富的医师数字化行为画像和认知画像。我们构建的疾病知识库中台,既包含了内容聚合平台,也包含医师个人行为数据库平台。以该中台出发,可以辐射医师临床研究、资讯阅览、指南学习、病例研讨、患者教育、互联网诊疗及参加学术会议等多个场景。基于对医师全面且丰富的洞察,我们利用AI技术建立医师线上学习的分析及内容推荐引擎,该模型在满足医师个性化临床知识及经验学习的同时,也有效地支持药械产品全生命周期在核心市场、腰部及基层市场落地实施临床医师的数字化教育,帮助客户筛选目标医师,并在该目标医师偏好的渠道和时间,精准向医师推送内容。我们则按照目标医师点击客户付费推送内容的次数,向药械客户收费。我们的解决方案能够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持续积累医师画像、实时进行智能分发模型调优,形成正向循环,筑高本集团在药械企业市场服务领域的竞争壁垒。
我们亦提供多种企业解决方案,(i)让制药及医疗设备公司以具备成本效益的方式进行市场研究;及(ii)帮助制药及医疗设备公司、医院及医疗行业的其他参与者提升临床试验及医学研究的效率。2024年,本集团凭借医脉通平台在临床科研领域的专业影响力及与药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深度合作优势,持续拓展临床研究服务能力,覆盖临床试验设计、方案撰写、医学监查、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等核心环节。在专科领域实现突破性布局,持续在肿瘤、血液病、神经疾病、儿科及心血管等领域发力。
医学知识解决方案
本集团的医学知识解决方案可满足医师对持续医学教育、临床决策支持的需求及医疗专业人员对专业医学信息的需求。我们的医学知识解决方案通过多个简便的渠道提供医学知识及智能工具,包括我们的网站、移动应用程序、桌面应用程序、微信小程序及微信公众号,为中国医师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高效准确的决策支持。截止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医学知识解决方案的收入较2023年的人民币16.1百万元增长10.8%至人民币17.9百万元。
本集团持续通过丰富医脉通平台的专业医学内容,进一步夯实平台优势,以保持医师用户较高的覆盖度与活跃度。我们利用AI技术将全平台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处理,为医师用户提供更易用的产品,不断提升医师用户的使用体验。临床指南方面,我们继续加强与中华医学会、万方医学数据库、NCCN(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的战略合作,新增3,100余份临床指南,将医脉通平台上的临床指南数量提升至3.11万篇。我们基于AI技术对临床指南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与结构化处理,推动服务效能全面提升: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优化检索算法,首条检索结果点击率从36.9%提升至43.5%;升级PDF阅读器功能,有效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与学习效果;依托自研医学AI翻译引擎高效转化指南文献1.8万篇,打破了医学文献的语言壁垒,满足用户对国际前沿医学知识的需求。
2024年,我们的医知源疾病知识库新增近500条疾病知识,词条总数量达1,700条,涉及心血管、前庭、肿瘤、内分泌、神经等20个领域。我们在医知源中集成了AI实时问答功能,通过RAG框架,基于医脉通全平台专业医学内容,为医师实时提供培养正确临床思维的知识回答。用药参考方面,我们新增药物说明书3,000余条,动态更新近万条药品信息,累计收录量突破3.5万条,辅助临床医师及药师更加合理安全的使用药物。我们的视频频道e脉播新增近1.5万条视频,总视频数量提升至8.7万条,其中约7.8万条视频完成了文字转译,并通过自研大模型进行了内容纠错,文字的准确性达到98%以上。我们还完成了超4万名讲者的个人IP学术主页搭建,通过聚合同一讲者的演讲视频、研究成果及学术动态,提升其在专科领域的曝光度。凭借AI智能搜索系统,支持用户通过疾病关键词、讲者资历、会议场景等多维度精准检索视频内容。我们将医学文献王嵌入自研大模型,上线AI辅读功能,通过AI技术概要化全文信息,帮助用户快速了解核心要点。此外,我们在AI选刊、论文查重、AI润色、文献解读、病例总结等工具应用方面进行了技术升级,以便更加高效的助力临床医师决策及科研效率提升。
为满足用户备考需求,本集团全新上线了e考通,并完成了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备考题库的全面升级。该题库集成了35,000道权威试题及详尽的答案解析,基于7,000个大纲知识点标签化与多维度数据分析能力,精准覆盖用户从备考规划到模拟实战的全周期需求。通过AI智能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错题关联知识点衍生训练及高频模拟考场功能,用户复习效率大幅提升。
2024年,本集团深化专科垂直领域布局,新增眼科、肾病等专科化频道,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汇聚了该领域的专家团队,共同筛选并创作高质量的专业医学内容。去年,本集团参与了40余场海外学术会议,并进行了现场深度报道。我们通过设置「第一直播间」栏目,邀请临床专家面对面访谈,以第一视角解读大会最新资讯,第一时间分享专家学术观点,确保广大临床医师能够及时获取最前沿的权威医学信息及临床实践。在CSCO年会上,本集团推出AI数字人互动场景,通过生成式AI技术还原专家历史形象,与现职专家实现跨时空实时对话,直观展现医学进展与技术传承。此外,我们研发的医心医译同传翻译产品,可支持中、英、日、韩、泰等十余种语言同传,极大的提升了国际会议的传播效率交流。
智能患者管理解决方案
本集团的智能患者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全面的单病种疾病管理服务,包括(i)通过互联网医院提供患者疾病科普及治疗依从性监控及提升的管理服务;及(ii)与非盈利机构合作针对特定病情的患者教育服务。我们按病种连接医师和患者,通过创新型的疾病全程管理平台,为医师提供管理工具及医学内容,帮助临床医师精准、高效地诊断与管理患者,提升患者的复诊率和用药依从性。同时为患者提供在线诊疗、疾病教育、患者管理等服务,最终实现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受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团智能患者管理解决方案的收入较2023年的人民币23.2百万元增长21.0%至人民币28.0百万元。
我们充分发挥医脉通平台丰富的医师资源优势,为医师搭建患者管理社群,并通过医师邀请患者入群的方式汇聚患者。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患者管理平台已累积约55.5万名用户,另外参与医师约15.9万名。伴随我们服务的患者人数增加,智能患者管理解决方案的效果也逐步显现,获得了越来越多药企客户的认可。我们打造「医患一体化」服务,能够基于客户药品的特点及生命周期,结合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诊疗问题,在帮助医师解决临床问题的同时邀请医师开展患者管理合作。我们为每一位医师搭建专属单病种患友群,并配备医助,协助答疑,及时解决患者问题。针对医师及患者痛点持续开展体系化、有针对性、多形式的患者教育互动。在解决方案执行过程中,我们及时整理患者需求及互动效果汇报给医师,动态优化管理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患管理,患者的复诊率、药品的平均用药剂量和次数都显著提升。
业务展望:
在AI技术加速重构医疗行业价值链的背景下,本集团将以「横向专科化深耕+纵向全周期延伸」为核心战略,深度融合生成式AI、大数据分析与垂直领域大模型,推动医疗数字化服务向智能化跃迁,把握行业变革机遇。
横向拓展—AI赋能专科化建设与运营
智能专科数据库建设:我们将持续丰富本集团医脉通平台上的专业医学信息及产品工具,按专科及疾病分类拓展业务,深入研究病种及相关创新药械产品,提升专科化内容专业度的同时,针对细分疾病和治疗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将按科室分类构建临床结果数据库。通过对临床实验、会议论文的研究药物、研究结果、研究方法、实验样本数等实体进行提取,基于医脉通大模型构建临床结果数据库,为药物研发提供最新的数据支持。
专家资源整合:通过AI驱动的专家资源智能整合系统,结构化存储各领域专家的诊疗经验、科研成果与学术洞见,为医师提供更高质量的学术资源和临床指导。依托于核心医学专家资源网络,我们将进一步拓展研究者发起研究(「IIT」)的范围,通过系统性提升医师群体的临床研究能力,推动研究项目的高效落地执行,充分发挥我们专业医学团队的优势,构建从临床研究策略制定到证据生成的全流程医学支持体系。
专科患者运营:我们将继续按病种连接医师和患者,不断扩大疾病覆盖和患者数量。基于对专科领域的服务经验和中国广大医师的认可,我们将发挥在产品研发和患者运营的优势,依托自研医学垂类大模型,为慢病患者提供个性化教育内容与依从性管理工具,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跨专科智能协同:医脉通平台上各专科之间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我们将通过深入了解各个专科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发掘和加强跨专科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各个专科可以共享资源、医师洞见和产品工具,同时我们还将利用AI技术,深度挖掘各专科之间的相互关联,提升服务效率。
纵向延伸—AI重塑药械全生命周期服务
扩大客户及产品覆盖:我们将紧抓药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继续发挥在线专业医师平台的独特优势,持续拓展对药械企业客户的覆盖。特别是在创新药及医疗器械领域,进一步发挥医脉通平台在支持医师临床诊疗、科研、学习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整合学术资源和医师资源,充分利用AI技术挖掘医师用户需求,助力药械企业实现从核心市场到广阔基层市场的专业学术内容的高效推广。我们将以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提升客户粘性及数字化营销投放意愿。
丰富解决方案:基于本集团在精准营销方面的优势,我们将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拓展围绕药械企业在医学、临床研究、患者管理等方面需求的解决方案,进而获得客户更多的预算份额。具体而言,我们将继续依托自研大模型,开发包括医学策略、市场策略、数字化多渠道策略的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以及利用行业对临床研究不断增加的需求,进一步扩展临床研究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更广泛支持药械企业通过真实世界研究(「RWS」)不断拓展循证证据的积累,支持临床决策和市场营销。我们将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一体化服务,整合AI技术打造数字化患者管理矩阵,覆盖智能随访系统、个性化教育知识库、患者社群互动平台及自助管理工具,赋能药械企业实现用药依从性监测、病程数据追踪与精准援助服务。
战略投资并购:我们将借助上市公司的平台优势和资金优势,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投资及收购整合行业资源。我们将围绕自有的专业医师平台,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寻找与本集团具有高度协同性的优质标的企业,并在收购后进行业务整合。我们将继续发挥在医师资源、医学内容、产品研发、用户运营等方面的优势及行业洞察,与被投企业一同成长,进一步巩固本集团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财报摘要
2025-04-04
证星财报审计
2025-04-04
证星财报审计
2025-04-04
证星财报审计
2025-04-04
证星财报审计
2025-04-04
证星财报审计
2025-04-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