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金力永磁:4月1日接受机构调研,煜诚私募基金、兴证全球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02 09:32:16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1日金力永磁(300748)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1日接受机构调研,煜诚私募基金陈炜、兴证全球邹欣、华泰证券马晓晨、泰康资产肖锐、泰康基金于之恒、中信证券张铭赫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简要介绍公司2024年全年业绩情况?
答:2024年度,管理团队在公司核心价值观“客户导向、价值共创”的引领下,带领公司坚持聚焦主业,克服稀土原材料价格自2022年以来的大幅下跌、探底的不利因素,积极拓展业务,并努力按照董事会制定的战略规划扩大产能、释放产能。2024年,稀土原材料价格同比呈下降趋势,以金属镨钕(含税价格)为例,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4年1-12月平均价格为49万元/吨,较2023年同期平均价格65万元/吨下降约25%。原材料成本变动滞后,叠加行业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管理层及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积极开拓市场并同步扩大产能,保持稳健经营。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3C、低空飞行器等核心应用领域。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63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境内销售收入55.41亿元,同比增长1.88%;境外销售收入12.22亿元,其中向美洲出口的销售收入约4.18亿元。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1亿元,同比下降48.3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8亿元。

问:公司2024全年产销量和产品结构如何?
答:2024全年,公司产能利用率超90%,高性能磁材毛坯产量约2.93万吨,同比增长39.48%,高性能磁材成品销量约2.09万吨,同比增长37.88%,产销量创公司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公开的行业统计数据,公司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稀土永磁行业产销量排名第一的企业。

问:人形机器人与低空飞行器业务目前进展如何?
答: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正积极配合世界知名科技公司的人形机器人磁组件研发和产能建设,并有小批量的交付;低空飞行器领域亦有小批量交付。在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人形机器人迎来发展元年,公司将人形机器人磁组件技术研发部升级为人形机器人磁组件事业部,由公司首席执行官兼任该事业部的战略统筹工作。目前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已进行了包括项目专用厂房、专用设备及专业团队等多方面的配套投入,初具一定的规模化量产能力。未来,公司还将持续增加对人形机器人磁组件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推进该项目产业化的软硬件配套工作,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问:公司包头三期项目进展情况如何?
答:2025年1月,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全力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的政策,根据未来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人形机器人等市场需求,董事会决定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绿色智造项目”。项目建设期2年,目前正在按计划推进中。

问:请介绍公司的分红情况及未来的分红策略?
答:公司一直以来重视对股东的现金报,自2018年上市以来,每年均实施现金分红,截至2024年底,累计现金分红超过10亿元,占累计归母净利润比例超过44%。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预计分红金额为1.64亿元。若本次年度分红完成实施,叠加公司2024年半年度现金分红1.07亿元,公司2024年全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占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超过90%。
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坚持长期主义,以实际行动馈广大投资者。

问:请公司原材料供应及库存情况如何?
答:公司于重稀土主要生产地江西赣州、轻稀土主要生产地内蒙古包头均建设生产工厂。公司与包括北方稀土集团、中国稀土集团在内的主要稀土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2024年公司从北方稀土集团、中国稀土集团的采购金额占公司年度采购总额的63%。
同时,公司稀土采购坚持绿色收稀土优先,通过投资收稀土公司巴彦淖尔市银海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且经过全球权威收成分认证机构SCSGlobalService的严格审核,公司稀土原材料供应多元化,产品低碳化。2024年,公司使用了2,575吨收稀土原材料(含废旧磁钢收),占全年使用稀土原材料30.4%。
公司基于“客户导向,价值共创”的公司价值观,一贯坚持诚信履约,保障客户端交付,为此,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稀土原材料采购机制以对冲风险,未来公司会密切监控稀土原材料价格走势,灵活审慎调整库存与采购策略。

金力永磁(300748)主营业务: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磁组件及稀土永磁材料回收综合利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金力永磁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7.63亿元,同比上升1.13%;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下降48.37%;扣非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降65.49%;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7.49亿元,同比上升6.8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9415.93万元,同比上升35.6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8100.77万元,同比上升46.3%;负债率42.12%,投资收益1068.55万元,财务费用-3750.09万元,毛利率11.13%。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0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5.33。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