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国药现代:3月28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3-31 18:31:14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3月31日国药现代(60042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28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盛证券、天风证券、兴业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信达证券、申万宏源、山西证券、中信建投、西南证券、华福证券、华鑫证券、国金证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目前制剂业务的研发布局思路和策略是怎样的?
答:公司研发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路一是聚焦心脑血管、代谢等慢病领域,持续推进大品种战略,补充院端、零售等一线及基础的有成本和规模生产优势的产品以及潜力大品种,实现核心领域和核心产品的补全补齐;二是基于国家产业基础特点,持续推进原料制剂一体化,在立项阶段同步规划附加值高、有技术壁垒的原料药品种,保障产业链安全;三是关注数据保护政策后续进展,关注三类首仿和具有临床价值的改良型新药等,利用市场独占期红利,建立新产品市场壁垒期,形成公司产品品牌优势。

问:抗感染类中间体原料药业务的成本端公司还会采取哪些措施?
答:承接这部分业务的主要子公司国药威奇达,从2022年下半年起进行优化调整,目前产能利用率和生产动态调整状态已达到较优且能快速响应的状态,公司会根据市场行情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保持产能利用率维持在较优状态,确保整体成本处于优良状态;同时,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公司通过战略合作、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控制采购成本;此外,公司也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原料药收率,持续降本增效。

问:公司后续现金使用计划是怎样的?
答:2025年公司现金使用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保证运营活动的资金保障;二是保障部分规划中基建项目投入;三是确保公司后期分红方案的顺利实施;四是对剩余资金加强统筹管理,实现效益最大化。此外,公司将持续推动内生发展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为外延式产业布局做好资金支持准备。

问:公司未来在外延收购方面的规划是怎样的?
答:国药现代作为国药集团旗下化学制药工业发展与资本运作的核心平台,将持续聚焦五大重点领域,结合产业链、技术链图谱,进行重点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一是加强抗生素产业长板;二是强化口服固体制剂和注射剂产业基础;三是补充外用制剂和眼科用药短板;此外还会积极关注关键性原料药的新技术新工艺、关键辅料、关键装备等。
从技术链角度围绕口服固体制剂开展技术布局,重点加强缓控释技术、儿童矫味技术以及热熔挤出技术平台建设;拓展外用制剂技术布局,重点关注凝胶贴膏技术、新型透皮技术等。
原料药技术布局方面,重点关注生物化学类的合成生物技术、植物化学类的黄酮类天然产物提取技术、分离纯化技术中的结晶工程技术和工程技术中的连续流制造技术等。
此外,公司将根据国药集团统一规划,积极推进集团内的产业整合力度。

问:如何理解集采政策对公司后续发展的影响?
答:目前集采已进入动态价格管控状态,无论是国家集采、地方集采还是地方联盟集采等,未来都将是常态化的。公司目前已有25个品种中标国家集采,其中大部分为公司大品种产品,其他公司主要产品,也已陆续落实各地集采等医保控费政策。后续制剂产品价格出现小幅波动,对公司经营影响将逐步趋缓。

问:如何展望未来公司销售费用率的趋势,是否还有进一步的下行空间?
答:近几年公司持续加强销售费用的管控,一方面是公司自身营销管理优化,另一方面是顺应行业政策导向。2019年以来,公司销售费用率从近30%降到10%左右,有了很大幅度的优化。未来,随着营销模式调整,销售服务费可能会继续有所优化,但必要的学术推广、临床应用推广等方面的费用依然会保持合理支出。
整体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已经达到相对优化的状态,预计未来不会有太大波动。

国药现代(600420)主营业务:医药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国药现代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9.38亿元,同比下降9.38%;归母净利润10.84亿元,同比上升56.62%;扣非净利润10.43亿元,同比上升52.72%;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3.44亿元,同比下降19.3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上升0.8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24.02%;负债率23.22%,投资收益6410.59万元,财务费用-8867.99万元,毛利率39.2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15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97.88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