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汉威科技:2月16日接受机构调研,Alphahill Capital Limited、法国巴黎银行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17 09:31:30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2月16日汉威科技(30000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2月16日接受机构调研,Alphahill Capital Limited、法国巴黎银行、富国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工银资管(全球)、国泰基金、国泰人寿保险、杭州遂玖私募基金、鸿商产业控股集团、华泰证券、华商基金、FOGA HOLDINGS LIMITED、华夏基金、汇丰晋信基金、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交银国际资产管理、诺安基金、鹏华基金、平安基金、前海人寿保险、仁桥(北京)资产管理、IKARIA GROUP (HK) LIMITED、睿远基金、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上海睿亿投资发展中心、申万菱信基金、太平养老保险、万家基金、香港涌峰资产管理、兴银理财、易方达基金、长城基金、LYGH CAPITAL PTE. LTD.、招商基金、中国国际金融、中国人保资产管理、中国人寿养老保险、中国人寿资产管理、中信保诚基金、中银基金、中邮人寿保险、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Pleiad Investment Advisors Limited、国寿安保基金、北京诚旸投资、大家资产管理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传感器业务板块发展及未来几年如何展望?
答: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传感器为核心作为公司的发展前提,高度重视传感器业务板块的布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涵盖半导体、催化燃烧、电化学、红外吸收四大原理的气体传感器,同时基于公司传感器及智慧化解决方案产业生态发展,持续拓展了红外线探测、压力、湿度、流量、加速度、水质检测等多门类传感器和应用方案。公司围绕着传感器业务发展,构建了自己的完整的产业链路,从材料技术到工艺设计生产全流程均自主可控。展望传感器未来布局方向,公司会在保持电化学、光电、柔弹性、超声波等几种技术门类传感器优势的同时,开拓更加宽阔的传感器市场。从应用领域来看,家电、汽车、具身智能等高成长性的业务板块会是公司重点挖掘的应用方向。

问:公司在 MEMS 传感器板块布局如何?是否看好 MEMS 传感器的未来市场?
答:MEMS 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高、适于批量化生产、易于集成和实现智能化的特点,是公认的传感器发展方向,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环境监测和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目前公司从芯片设计至芯片流片直至传感器封测,全产业线自主可控,形成了 MEMS 气体、MEMS 压力、MEMS 湿度、加速度计、倾角传感器等产品系列,公司持续看好 MEMS传感器的市场应用。

问:能斯达公司目前有哪些竞争优势?
答:苏州能斯达公司成立于 2013年,已经在柔性传感器赛道耕耘了十余年,因此无论是在敏感材料的研发储备方面,还是在产线的搭建上来看,都已经相对成熟。目前能斯达的柔性传感器已经向高端消费电子、泛医疗、汽车等多个应用领域形成了稳定的出货,同时由于柔性传感器作为新的传感器技术品类,公司也在积极挖掘更多应用领域,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

问:之前到能斯达今年会进行产线的扩建,是否因为产能紧张?
答: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较高,新扩产线主要是基于产能的考虑,为未来的产品订单做好产能支持。公司今年计划扩充的产线一条为车规级产线,一条为医疗认证级产线,将会对这两个应用领域的生产能力进行加强。

问:近期海外有款陪伴玩具布满了传感器,能斯达是否有应用于该类产品?
答:公司有海外客户在做这类产品的布局,我们正在与客户进行该方向应用的个性化方案探讨。

问:公司目前与多家机器人整机厂合作,机器人板块产品营收占比如何?
答:从当前阶段与机器人整机厂的合作情况来看进展比较顺利,公司已与将近二十家机器人整机厂展开了不同形式的合作,例如送样、个性化方案定制、小批量供货等等。但机器人板块整体还处于发展前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正在积极对接客户不同产品需求。目前该板块产品的营收占比相对较低,对公司业绩暂时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汉威科技(300007)主营业务:传感器、仪器仪表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物联网综合服务。

汉威科技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5.7亿元,同比上升1.85%;归母净利润7979.32万元,同比下降30.9%;扣非净利润2446.2万元,同比下降61.73%;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56亿元,同比上升1.6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818.56万元,同比下降38.1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08.93万元,同比下降96.0%;负债率47.32%,投资收益300.49万元,财务费用935.5万元,毛利率29.75%。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增持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