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4-11-01 21:34:26
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11月1日中航高科(600862)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10月24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景林投资、银河基金、文博启胜、华能贵诚信托、兴全基金、谢诺辰阳资管、华夏基金、民生证券、上汽欣臻、泾溪投资、国盛证券、混沌投资、国泰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公司对C919供应材料的单一价值量大概多少?
答:目前对C919供应材料价值贡献占公司总体规模比例较低,未来市场会随着订单不断释放,公司营收占比将会提高,公司会持续关注产品质量和交付进度,不断响应和满足客户需求。
问:未来C919机体结构是否会有升级?碳纤维使用量是否会增加?
答:按照适航取证相关要求,飞机机型适航定型后,由于适航相关的流程复杂程度较高,同时民航安全性要求也非常高,其机体结构在短期时间内不会改变。公司持续关注商飞公司C919项目进展,保障商飞公司后续机型的要求。未来存在一定范围内的优化和升级,碳纤维使用会有所提升。
问:公司主流产品的定价模式如何?请您展望一下未来公司的产品结构。
答:公司产品的定价过程比较复杂,主流产品与客户需求、科技创新投入、材料、工艺水平能力等多重综合因素相关,经上级核准后执行。公司核心产品是复合材料原材料产品,包括树脂、预浸料和蜂窝等芯材产品,主要用于航空工业主要装备的结构零部件制造。未来在国家大飞机和商用发动机等重大战略领域将致力于发展民用飞机用复合材料原材料和结构件、商用发动机用复合材料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产品。公司产品将基于核心能力和核心功能定位,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满足客户需求。
问:上游供应商降价会具体体现到公司哪一年的成本端吗?
答:公司有许多牌号原材料,价格变化不尽相同,要看具2体的牌号情况,同时公司持续进行开发高端新产品适时交付。公司每年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不同阶段价格可能会有变化,按照交付进度,结转的产品成本可能会出现跨期情况,公司努力保持合理的盈利空间。
问:公司成本比较稳定,公司在持续优化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吗?相关费用的占比如何?
答:公司正在持续优化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定期投入研发新工艺、新产品,提升工序自动化水平。公司聚焦首责主责主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资源配置,不断提升竞争优势,优化生产流程,在制造费用、人工成本费用方面占比相对稳定,后续将继续推动公司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问:公司产能方面的升是在自动化方面实现升吗?会升产量吗?明年是否有扩产计划?
答:公司针对未来先进航空预浸料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为提升预浸料先进生产能力,建设了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预浸料数智化生产基地,该项目投产后将大幅提升公司预浸料批产能力。目前公司产能可以满足主机等客户需求,后续公司将按照客户需求配置产能和资源。
问:目前,公司在低空经济方面的合作情况如何?以及后续展望?
答:公司已经提供复合材料原材料产品给低空电动飞行器头部企业,目前已签订部分订单,并按合同要求及时交付,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较小,因客户要求目前暂不便披露产品应用合作情况。低空经济前景良好,公司将积极利用技术和产业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布局低空经济领域,积极开拓民用领域市场。
问:低空经济行业,成本是制约发展的因素吗?成本下降的预期如何?
答:单纯考虑成本意义不大,必须考虑有量的支撑,需要结合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考虑成本情况,特别是在前期研发阶段,要进行充分论证,按照市场定价来进行产品目标成本管控。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迭代,推动低成本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将形成供需双方共赢的局面。
问:公司股权激励事项进展如何?
答:公司一直在关注和推进股权激励事项,会慎重考虑方案的激励效果,公司致力于通过优化分层分类股权激励方案,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从而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问:公司在预浸料产品业务环节有竞争对手吗?
答:航空工业复材作为航空复合材料专业化供应商,在航空复合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领先的行业地位。部分企业与本公司存在竞争关系,国内复合材料业务竞争加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商业航空项目,部分国企也转型到民用航空复合材料产业行列。
问:请公司的技术实施许可费对利润有怎样的影响?
答:公司通过采用有偿技术实施许可的方式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一步丰富了航空工业复材的产品线,增强了公司核心主业竞争优势。技术许可实施过程中,根据约定会体现在产品成本中,随着产品的交付验收,技术实施许可费会对当期损益产生影响。转化的技术基本具备良好的批产条件,随着相关产品需求的增长,总体上对公司利润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航高科(600862)主营业务:分为“航空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两大板块,业务范围涵盖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轨道交通零部件等应用领域。
中航高科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8.21亿元,同比上升5.48%;归母净利润9.12亿元,同比上升8.0%;扣非净利润8.98亿元,同比上升12.12%;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2.74亿元,同比上升5.2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上升5.25%;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04亿元,同比上升16.88%;负债率28.27%,投资收益165.41万元,财务费用-1917.91万元,毛利率38.5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0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6.01。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21.73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767.0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08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08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08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08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08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