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越秀资本:10月15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创证券、工银瑞信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4-10-15 22:01:43

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10月15日越秀资本(00098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10月15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创证券、工银瑞信基金、卫宁投资、永赢基金、信达澳银基金、国联基金、贝莱德基金、人保养老、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介绍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开展情况,如何控制该业务风险。财政部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对融资租赁业务有何影响?
答:越秀租赁紧跟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融资租赁业务重点聚焦民生工程和普惠领域。其中,民生工程强化区域深耕,持续加大在广东省及长三角等区域的投放占比,资产质量不断优化,目前不存在重大风险项目。2021年末至2024年6月末,越秀租赁信用资产不良率由0.55%持续降低至0.36%,低于融资租赁行业水平。财政部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有助于地方隐性债务的化解,降低区域潜在金融风险,有利于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公司秉持“全面管理风险,稳健创造价值”的风险管理理念,建立了一套涵盖风险制度、组织、系统、指标、人员和文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公司每年根据市场形势,结合业务开展情况调整风险政策,推动业务区域聚焦,优化资产结构,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业务资产分布于广东省及长三角的规模占比达78%;不断完善风险系统和风险预警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全面风险管理系统,检视优化风险定价、额度测算模型,有效提升数字化风险管控能力。

问:近期财政部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广州资产作为一家地方AMC,如何参与各项风险化解工作?有何发展规划?
答:广州资产是广东省第二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广东省内首个拥有全牌照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始终坚持聚焦不良资产管理主业,深耕粤港澳大湾区,盘活区域不良资产。2024年上半年,广州资产新增收购不良资产规模70.13亿元,其中个贷业务规模24.46亿元,处置(退出)不良资产规模34.73亿元。目前,广州资产积极推进多个上市公司纾困、不良房地产盘活重整及资产运营项目,助力区域金融风险化解;战略性入股越秀地产并在其董事会派驻董事一名,与越秀地产合作挖掘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化解业务机遇。财政部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有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也为广州资产进一步布局房地产纾困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未来,广州资产将持续聚焦不良资产管理核心主业,深入做好“不良+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数字金融”,打造特色化经营模式。一是围绕不良资产管理主业加快向投行化经营模式转型,推进与地产行业的协同,重点聚焦大湾区核心区域的优质房地产实质性重组项目,开展房地产类纾困业务;二是与大型产业运营商合作,开展资产运营业务;三是继续深挖个贷不良业务,积极探索各类科技清收手段,提升处置效率,与数字科技企业合作,打造个贷不良普惠金融业务。

问:2024年三季度末A股股价上涨,请对公司投资管理业务的业绩有何影响?
答:公司控股子公司越秀产业基金、越秀产业投资开展投资管理业务。其中,越秀产业基金是私募基金管理人,越秀产业投资是公司自有资金投资平台。公司投资管理板块所投项目已有部分登陆资本市场。2024年上半年,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投资管理板块盈利水平也出现波动。2024年三季度末,人民银行、证监会等各部门陆续推出多项重磅政策,进一步支持经济稳增长,股市场在2024年三季度末出现显著上涨,公司所投资项目的公允价值提升,有利于促进公司业绩水平提升。对于已经解除限售的项目,公司也会择机进行减持,获取投资收益。未来,公司将聚焦绿色、科技、普惠,不断筑牢发展根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说明接待过程中,公司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函》。

越秀资本(000987)主营业务:融资租赁业务,不良资产管理业务,投资管理业务,期货业务,新能源业务。

越秀资本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7.47亿元,同比上升3.39%;归母净利润10.16亿元,同比下降30.55%;扣非净利润8.67亿元,同比下降37.9%;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7.2亿元,同比上升40.4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49亿元,同比下降26.8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54亿元,同比下降34.45%;负债率78.61%,投资收益15.22亿元,财务费用-2.31亿元,毛利率52.55%。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28。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28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46.95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