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4-03-29 09:53:20
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3月29日凯莱英(002821)发布公告称中信证券、兴全基金、高盛证券、中信里昂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西南证券、平安医药、太平洋医药、国盛证券、野村证券、摩根士丹利、贝莱德资产、红杉资本、HSBC、UBS、Macquarie、Point72、高毅资产、中欧基金、汇添富基金、招商基金、富国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建信基金于2024年3月28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给出的 2024 年经营展望是基于什么假设;生物安全法案是否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
答:公司 2024年经营展望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假设一是基于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情况进行推算;二是基于今年国内融资环境仍然处在低迷状态、海外 Biotech融资恢复比较缓慢,增长主要来源海外大客户和商业化项目。
关于生物安全法案,首先,法案本身不涉及公司,公司也没有从事法案中所涉及的业务领域。其次,从和客户合作层面,目前与客户的商业合作和洽谈均在正常进行,未受此事件影响。公司也将继续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第一,继续坚持 CDMO企业定位,为创新药公司提供专业服务和帮助,做海外生物医药产业朋友而不是对手;第二,加快海外建设布局,一是加快欧洲小分子研发-商业化生产的产能落地,这个不仅是为了分散地缘政治风险,也是为了承接更多海外客户 PI项目,这是行业发展深化合作的必然需求;二是加快波士顿研发中心业务推进,以此为支点承接更多海外 Biotech客户项目;三是考虑未来在海外低成本地区布局原料生产。问:是否体会到投融资情况改善,具体影响在哪个阶段项目?
答:公司感受到行业仍处于调整期,海外 Biotech 融资初步暖,但长期恢复情况尚需观察,订单的恢复也需要时间;国内融资部分热点领域有所增长,但仍未全面走出低迷时期。跨国大制药公司不受投融资周期性影响,除个别管线调整,整体需求持续增长。
分项目阶段来看,自 2023年第四季度至今,临床前和临床早期客户询单增多,尤其在化学大分子、DC领域。我们难以预测行业投融资拐点何时到来,但创新药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未曾改变,公司将坚定发展战略,积极拓展业务增量,并扎实做好每个订单的交付,全面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问:小分子业务未来 3 年发展趋势判断,全球平均增速,公司预计自己的增速,MNC,海外 biotech 和国内分别的增速?
答:小分子全球行业增速尚缺乏权威统计数字,参考第三方行业报告可见,全球小分子研发管线保持增长以及外包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剔除大订单后小分子业务增长趋势向好。长期来看,伴随投融资改善改善、项目持续进入后期及商业化、PI项目深化合作等,将迎来业绩收获。
问:GLP-1/多肽的能力建设和竞争优势?
答:多肽业务及 GLP-1 相关领域是公司的战略重点,公司将在以下方面大力推动能力建设
第一、产能方面加快多肽商业化产能建设,预计到 2024年 6月底达到 14,250L,以满足商业化项目需求;第二、技术能力和交付能力在多肽领域技术要求较高的分析、分离纯化领域,公司已拥有团队、经验和工艺等全方位的积累,也将持续巩固和沉淀各项交付能力;同时,着眼于新技术储备,包括液相合成、酶法的合成,酶和液相合成组合等效率更高的合成方式。总体而言,公司在该领域有多年积累的高质量订单交付记录、成熟完善的管理体系、充足的产能保障、领先的技术能力、前瞻新技术储备以及通过技术优化成本的成熟案例及丰富经验,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问:多肽业务订单放量的时间点,毛利率水平?
答:从供给端看,该领域的产能需求大,目前存在产能缺口,具有商业机会。公司大力推进产能落地,并严格保证在手首个ND项目的高质量交付。新业务板块尚处在快速推进过程中,公司对业务板块毛利容忍度高于成熟的小分子业务,多肽业务整体资产周转率水平尚可,加之技术手段也可提高合成效率降低成本,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多肽业务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问:海外产能布局针对哪些需求,和国内产能如何协同发力?
答:关于海外产能,公司首先关注小分子业务方面,一是加大承接海外客户 PI订单,以进一步加深合作;二是小分子业务管理体系较为成熟,完成海外团队融合更加顺畅,更快实现合并后整体效益最大化。同时,公司也将研判新业务板块在海外布局的机会。
上述投资布局计划尚处于考察阶段,且执行周期较长,尚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具体决策及实施落地情况请以后续公告为准。问:近期看到国内创新药鼓励政策陆续出台,请在在业务端是否有感受到需求变化?
答:鼓励政策对行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原创性和创新性项目有暖趋势,尤其热门靶点和头部公司积极推进研发管线将有更强的动力,催生新的国内市场新的需求,公司也将把握机会继续深挖国内市场。
问:请 2024 年业绩驱动来源?
答:海外市场,特别是跨国制药公司持续增长的需求是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另一方面,新兴业务也具有潜在增长点,包括 GLP-1、DC、小核酸,以及新技术输出业务等都释放出更大发展空间。
凯莱英(002821)主营业务:是一家全球领先、技术驱动型的医药外包服务一站式综合服务商。通过为国内外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药品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高效和高质量产品以及服务可加快创新药的临床研究与商业化应用,并降低创新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
凯莱英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78.25亿元,同比下降23.7%;归母净利润22.69亿元,同比下降31.28%;扣非净利润21.04亿元,同比下降34.87%;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4.42亿元,同比下降40.9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870.48万元,同比下降89.8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6857.44万元,同比下降87.47%;负债率11.42%,投资收益1.38亿元,财务费用-1.48亿元,毛利率51.1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9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6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26.92。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03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2319.49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14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14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14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14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14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