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3-11-09 23:56:20
证券之星消息,2023年11月9日中远海科(00240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11月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就投资者在本次说明会中出的进行了回复:
答:中远海科一直以来坚持“依托集团,但是不依赖集团”的原则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拓展业务。集团业务为我们提供了资金支持、场景支持和业务指导,这是我们独特的竞争力,我们扎扎实实做好这部分业务既是对于集团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也是我们培育独特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科技研发阶段,我们的目标就是面向全行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我们目前打造的船视宝、低碳宝、船舶主动安全产品、船舶 PMS标准化产品等都是面向市场经营,目前一些产品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公司正在加大市场营销投入,构建更加适合产品和平台推广的市场营销体系,加速扩大外部市场。
2.请问在赋能航运数字化转型方面,公司未来的发展思路如何?在赋能航运数字化转型方面,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1、组织架构层面。我们已经按照航运数字化转型的业务特点,重新进行了组织架构的设计,组建了 N(事业部)+3(能力共享中心)的架构,并围绕两条产业线(数字化供应链和数字航运服务)、一条服务线(企业数字化服务)和一条技术线(人工智能应用进行布局)。2、人才储备方面。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数字化智能化人才方面的引进力度,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大幅提升,尤其是我们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3、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加大了专有云、航运数字中台和航运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构建,目标是逐步积累并沉淀航运数字化的基础能力,增强PaaS、aPaaS、iPaaS 能力,实现数字化功能的敏捷研发,提升客户体验和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4、航运科技产品研发。以航运安全、绿色降碳以及供应链保障方面,加大航运科技产品的研发,打造船视宝、低碳宝、航运主动安全产品、船舶态势感知产品、船舶 PMS标准化产品、船舶岸电等系列标准化产品,逐步形成航运科技产品矩阵。5、拓展合作生态。加大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等级科研机构的合作,发挥好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的政策支持优势,赋能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航运科技产品研发,服务好终端客户。3.请问贵公司船视宝平台是如何收费的?船视宝平台目前有订阅方式(SS 服务和调用 PI 接口服务收费),也有项目方式(客户在平台基础上要求定制化服务),平台实现了矩阵式(即功能和数据的交叉授权)权限管理,覆盖了船公司、物流企业、制造业、金融业等诸多行业客户。整体的定价模式也在结合产品迭代升级、客户需求情况、产品营销方式等持续优化完善。4.公司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储备情况怎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深知人才和研发投入对于一个公司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我们设立了专门从事科技研发的研发创新中心,增强了事业部科技研发方面的职责和投入,改组成立了人工智能应用和数字航运服务等事业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水平,围绕航运科技的核心产品和平台进行布局,科技成果产出在逐步扩大(以发明专利为例,今年已经完成发明专利受理及授权共计 74 件)。随着技术研发进入了深水区,有很多难题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才能解决,一方面,我们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研究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研发,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加大了专有人才(算法研究、数据科学家、网络安全)等高层次人才(世界知名大学博士以上学历、高等级研究机构工作、世界知名科技企业等工作经历)的引进力度,以公司研发创新中心为例,总共有 40 人,目前有 3 名博士(均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14 名硕士,人才结构得到了优化。5.请问公司目前高速公路收费软件发展情况如何?公司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平台在青海、宁夏、贵州、重庆等地得到广泛部署应用,同时已完成与国产服务器、计算机、数据库、操作系统产品互相认证。未来公司将围绕“路+车”运行场景,以“高速公路综合收费平台”为底座,扩大信创生态,加强 ETC门架、车牌、通行等大数据的挖掘,打造可视化数据应用产品,积极抢占车路协同、智能网联、智慧高速、交通大数据服务等新兴业务市场制高点。6.请问戴总,中远海科在加快推进航运数字化创新转型方面有哪些进展?面对航运行业数字、低碳、智能的发展趋势,公司统筹人才、资金、组织、数据等创新资源配置,加快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智能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了船视宝平台、航运信息管理平台、船舶主动安全系统、数据集成平台等一系列数智化创新产品,支持集团数字化转型、赋能全行业应用,服务“安全、低碳、供应链服务和智能决策”等多元需求。船视宝平台汇聚全球 25 万艘商船,跟踪全球 5000 多个港口 45000 余个泊位的作业行为,已沉淀 854 亿条基础数据、7000 万条船舶全生命周期数据,企业用户已达 630家,提供数据 PI接口 892个,个人用户已突破 7万人。航运信息管理平台已部署船舶 900余条,建立了从“集团-船公司-船队-单船”的集成化应用体系。7.公司的航运科技等数字经济产品,市场空间有多大规模?目前全球贸易的 90%左右仍然是通过海运承载的,是不可替代的运输方式,全球活跃船舶超过 25万艘,大型商船近 10万艘。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发展趋势,全球航运公司已经普遍意识到利用航运科技提升航运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能效水平降低碳排放、增强供应链韧性等诸多方面都会发挥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船舶自主航行也是一个明确的发展趋势,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推动船舶端、通讯以及岸端等诸多方面的技术进步。同时,围绕航运产业链上下游的航运金融(保险、融资等)、航运服务(船舶代理、船舶供应等)、船舶修造、航运监管(海事等)等也是与航运科技相关的市场,也会衍生出一系列的航运科技需求。因此,我们认为航运科技市场的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发展好航运科技能力是中远海科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的重要举措。8.请总结一下截止 3 季度的公司财务状况?2023 年公司坚持稳健经营,利润水平稳步增长。2023 年1-9 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85 亿元,同比增长 14.23%;归母扣非净利润 1.81亿元,同比增长 24.21%。公司将坚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以更好的业绩报投资者。9. 麻烦谈谈明年数据资产入表的事情,公司的哪些数据资产达到入表的条件?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将于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该规定明确企业使用的数据资源、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最终目的用于出售的数据资源,符合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应当分别确认为无形资产、存货。公司正在研究评估相关规定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将规范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准确反映数据相关业务和经济实质,具体业绩请以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为准。10.中远集团目前数字化建设规模多大,公司的参与度怎样?当前航运业包括中远海运集团在内愈加感受到通过科技和数字化手段实现自身业务转型升级、助力船舶节能降碳、提高船舶运行安全的价值意义。公司是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科技型上市公司和集团数字化创新与建设平台,公司持续开发提供的数字化创新解决方案和产品使集团及兄弟公司切实感受到数字化信息化对其业务带来的增值赋能,集团及兄弟公司在科技和数字化创新方面将给公司提供更多的机会。双方依托在航运场景、技术能力方面的优势,可以实现密切的交流合作和协同创新。我们认为集团对中远海科的支持力度会越来越大、集团培育科技产业的决心会越来越大、集团数字化智能化业务升级转型的信心和决心越来越大、中远海科沉淀的能力越来越强以及基于这些能力提供的服务性价比也会越来越高,公司总体参与集团系统内整体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业务也会越来越深入,而这些能力也会成为公司面向航运产业经营的重要支撑。中远海科(002401)主营业务:主要从事智慧交通、智慧航运、智慧物流、智慧安防等领域的业务。
中远海科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37亿元,同比上升0.96%;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上升14.23%;扣非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上升24.21%;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74亿元,同比下降0.5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7271.16万元,同比上升29.8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7218.75万元,同比上升41.19%;负债率41.7%,投资收益1932.96万元,财务费用-1792.31万元,毛利率21.17%。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5140.91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4.75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1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1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1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1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1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