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2-11-03 20:53:35
2022年11月2日南微医学(688029)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10月2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天风证券、PinPoint Group、招商信诺、招银理财、浙商医药、中庚基金、中海基金、中加基金、中金公司、中欧基金、中泰证券、中信建投、Schroders、中信证券、中信资管、中银资管、中英人寿、珠海常青资本、景顺长城基金、华夏基金、T.Rowe Price、Valliance asset management、YUNQI Capital、泓澄投资、毕盛投资、博裕资本、财通医药、乘是投资、海通证券、创金合信、丹羿投资、淡水泉投资、德邦医药、东北自营、东吴医药、东兴基金、恩宝资产、方瑞投资、方正证券、3W Fund、福建天朗资产、富安达基金、高毅资产、光大证券、正圆私募、广发证券、国华人寿、国金证券、国联安基金、国盛证券、AIHC、国寿养老、国信证券、果实投资、杭州汇升投资、和聚资本、恒越基金、鸿德基金、华富基金、华融证券、华泰医药、Brave Moment Limited、华夏久盈基金、惠生基金、金百镕投资、鲸域资产、瓴仁投资、农银汇理、农银人寿、诺安基金、浦银安盛基金、人保资产公募、China RE Asset Management Group、沙钢投资、山高国际、诚熠私募、鹤禧资管、金辇资管、玖鹏资产、明河资管、森锦资管、天猊投资、玉秀资产、DM Capital Group、中域投资、上银基金、申万医药、久稳资产、三杰义资管、麦星资管、森瑞投资、易同投资、时真资本、双安资产、Janchor Partners Limited、太保资产、泰信基金、韬观投资、天虫资管、天士力资本、天治基金、通用资管、西藏合作易晟投资、西藏中睿合银、西南证券、Open Do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Group、新华基金、兴业证券、循远资管、亚太财险、易正朗投资、银河基金、银河医药、友邦保险、源乘投资、远信(珠海)私募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三季度情况简要介绍: 公司三季度业绩较二季度总体改善。国内受高温天气和限电影响,以及疫情多点散发;国际方面通货膨胀伴随各国加息潮、俄乌冲突升级、欧洲能源危机推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等,国内外需求略显疲软,人工和物流成本增加,另外欧元大幅贬值,对公司欧洲市场人民币销售额也有较大负面影响。尽管如此,公司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和变化,及时调整年度经营计划,有序开展各方面经营工作,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 1.收入情况: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7.3%,环比增长6.6%。销售收入稳中有增。 其中,亚太市场三季度销售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3.9%;美洲市场三季度销售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25.1%;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市场销售同比增长-3.6%,环比下降10.8%。三季度 EM EA市场收入下降主要原因系俄乌战争给欧洲造成的经济冲击及能源危机,通货持续通胀,欧元贬值,三季度若剔除欧元贬值影响,销售收入依然保持增长,同比增长6.4%。控股子公司康友医疗以肿瘤介入和呼吸介入业务为主,三季度销售同比增长29.7%,呈较快发展势头。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5.12亿元,去年同期销售收入13.89亿元,同比增加8.9%。 其中,亚太市场1-9月实现收入8.69亿元,同比增长8.2%;美洲市场实现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11.2%;EMEA市场实现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2.45%。康友医疗销售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32.4%。 2.毛利率 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为61.0%,同比下降1.6%,环比增长1.6%。 1-9月毛利率为60.70%,较去年同期下降3.6%,其中一次性胆道镜产品去年年末新上市,量产时间较短且未实现规模效应,运营团队正在积极进行降本措施,目前已提升至近50%,争取尽早将可视化毛利率提升至消化内镜耗材同等水平。 3.费用情况: 公司第三季度销售费用1.15亿元,同比增长25.4%,环比增长11.2%,主要增长来自海外销售人员薪资和销售学术投入。 管理费用8,966万元,同比减少了-0.7%,环比增长5.2%,增加原因主要系波科专利授权费与麦肯锡团队战略咨询费。 研发费用3,790万元,同比下降9.8%,占销售收入比6.9%,二季度研发费用支出4,319万元,环比下降12.2%。面临市场诸多挑战,公司调整研发策略,集中资源聚焦核心产品研发。 4.利润: 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2亿元,扣除股份支付成本后的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10.6%。主要是产品结构的变化,新导入可视化产品销售目前毛利率较低,而毛利较高的止血夹产品销量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公司全球化战略搭建营销体系,销售人员增加后,销售费用增长。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27亿元,扣除股份支付成本后的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同比下降15.3%。每股收益1.21元,扣除股份支付成本后的每股收益1.43元,同比下降15.5%。 公司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1.14亿元,同比增长7,950万元,主要是销售收入增长。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1.52亿元,同比减少2,464万元。主要原因是存货增加:1.新增可视化产品原料采购及库存储备;2.疫情原因及物流周期不确定因素较高,国外安全库存由3个月增加到6个月。问:答:
答:问
问:1-9月各业务板块增长情况?
答:公司前三季度收入中,今年新增可视化产品收入1.6亿元左右;消化内镜耗材收入12亿元左右,同比下降5%;子公司康友医疗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34%。
问:四季度开始可视化产品毛利率会升多少?
答:公司可视化产品去年年底正式获批上市,今年年初只有30%左右毛利率,公司成立可视化降本工作小组并确定了降本目标,通过自动化设备导入、工艺工装改进、第二供应商降本、精益生产等手段,成本下降趋势明显,目前毛利率已提升至近50%。第四季度,公司将继续有序推进全年降本计划,希望能够将可视化产品毛利率提升至其他耗材水平,实现既定毛利率目标。
问:如何看待一次性内窥镜的集采?
答: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及集采政策推测,一次性内镜集采在可预期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不大。集采范围内的医疗器械要求其在市场上有一定规模使用量,目前一次性内窥镜产品上市时间较短且在临床使用初期,离集采需要达到的规模还有一段距离。
问:公司三季度研发费用调整效果明显,请今后关于研发费用的调整策略?
答:研发投入方面,公司根据现阶段内外部综合情况,对公司研发策略进行了一定调整。疫情前内镜下耗材是高速发展的增量市场,产品只要开发就有报。面对当前形势,公司提出要由追求规模发展变为有质量发展,把有限的经费用到最有利的地方,把资源用到最重要的项目——构建第二增长曲线上,即增加第二增长曲线的研发力度,削减边际产品的研发注册,使公司研发更聚焦,也更有利于公司长远有质量地发展。
问:请公司欧洲区域经销转直销的效果如何?
答:欧洲前三季度销售额2.24亿元,同比增加2.45%,其中德国直销贡献最大。去年下半年开始,英国和法国公司组建完成,这两个国家也开始由经销转为直销,目前表现都不错,同时公司在荷兰也成立了一个直销小团队。整体来看,欧洲经销转直销效果良好,未来销售预期向好。
问:国内基层这两年内镜装机量增加,诊疗量有没有增加和下沉?
答: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健康中国政策的推进,国内消化内镜下的诊疗市场日益扩大。现阶段不仅要关注内镜装机量的增加,也需要关注基层内镜医生的培养。公司作为内镜下耗材的龙头企业之一,有责任和使命把这项长期工作坚持下去,公司去年投资2000多万元设立动物实验中心,免费对内镜医生开放,去年到今年已进行了三十多期基层医生培训,每期有15-20名来自基层的医生参与,获得了广泛好评。公司希望通过这样的学术活动,进一步推动国内诊疗量的增加和下沉。
南微医学(688029)主营业务:微创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南微医学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5.12亿元,同比上升8.87%;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降8.68%;扣非净利润2.16亿元,同比上升4.11%;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52亿元,同比上升7.3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2.9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9712.29万元,同比上升33.96%;负债率16.72%,投资收益2257.62万元,财务费用-4955.68万元,毛利率60.65%。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1家,增持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13.06。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06.97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1.07亿,融券余额增加。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南微医学(688029)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该股好公司指标3.5星,好价格指标2.5星,综合指标3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07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07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07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07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07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