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解析中国通商集团(01719.HK)2025中期业绩:营收稳增结构优化,“通商+”战略转型成效初显

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11-28 18:12:16

(原标题:解析中国通商集团(01719.HK)2025中期业绩:营收稳增结构优化,“通商+”战略转型成效初显)

早前,中国通商集团(股票代码:01719.HK)发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报告。集团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实现营收稳中有增,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综合物流与码头服务等核心板块表现亮眼,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为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7亿港元增长0.48%,在市场波动中保持了营收的稳定性。每股盈利为0.14港仙,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0.32%。尽管受业务结构调整影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47.3万港元,同比减少28.69%,但净利润率从2024年同期的2.16%微升至2.22%,盈利能力呈现小幅改善态势。

从业务板块来看,集团战略转型成效逐步显现,核心服务类业务增长强劲,有效对冲了传统贸易业务的短期波动。其中,综合物流服务板块表现突出,期内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35.1万港元,成为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同时,码头及相关服务业务稳步推进,期内增加收入约200.6万港元,展现出稳定的运营韧性。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期内的集装箱吞吐量数据尤为亮眼, 2025年上半年吞吐量达450,279标箱,较上期445,805标箱增加4,474标箱,同比增长约1%。细分来看,该吞吐量中176,969标箱(约39.3%)来自本地货物集装箱,273,310标箱(约60.7%)来自转运集装箱,转运占比较上期58.2%提升2.5个百分点,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

对于供应链管理及贸易业务收入同比减少的情况,集团管理层表示,这是公司主动优化业务结构、聚焦高附加值服务板块的战略选择。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集团逐步收缩低毛利贸易业务,将资源集中于综合物流、码头服务等核心优势领域,此举虽短期影响部分收入规模,但长期有利于提升整体盈利质量和抗风险能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集团于报告期内完成了管理层架构的优化调整。2025年6月6日,费本君先生正式接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其在湖北港口集团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将为集团深耕物流与码头核心业务、整合行业资源提供重要支撑。新管理层上任后,迅速推动业务协同与效率提升,为后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中国通商集团董事会主席费本君表示:“尽管中期业绩面临短期挑战,但集团核心业务的增长韧性和结构优化成果令人鼓舞。未来,我们将以港口为核心,联动物流、供应链、新能源等多元业态形成协同效应,同时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锚定‘通商+’战略框架,系统推进产业升级、管理变革、科技创新、风险管控和价值提升五大核心任务,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

在具体业务布局上,公司进一步明确,港口运营领域将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发力点,并将积极切入新能源船舶领域,探索新能源船舶运营、维护及相关配套服务,结合甲醇等绿色燃料应用场景构建绿色航运生态。

同时,公司亦将深化与国际港口合作,拓展“一带一路”航线布局,并加强与沿江城市联动,推动港产城协同发展,巩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地位。而汉南港则将依托国家一类口岸政策优势,重点发展汽车整车物流、高端装备保税服务和供应链集成业务,打造辐射华中的现代化临港产业示范区,为“中国车谷”建设提供物流支撑。

此外,在境内外供应链业务领域,集团将以“通商+”战略为牵引,充分发挥湖北港口集团“港口+铁路+航运”多式联运优势,巩固大宗商品供应链基本盘,通过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强化风险管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价值创造能力,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据悉,公司决定暂不派付2025年中期股息,相关资金将用于核心业务拓展与运营优化。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通商集团的业务结构调整契合行业发展趋势,阳逻港吞吐量的稳步增长及转运占比提升印证了核心资产价值,加之清晰的五大核心任务及细分业务规划,随着物流行业需求回暖及战略逐步落地,集团有望在后续报告期内实现业绩持续改善。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财经报道网

2025-11-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