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27 08:16:02
(原标题:高瓴、海底捞领投基石!遇见小面(02408)全球招股,机构阵容彰显赛道价值)
智通财经APP获悉,11月27日,遇见小面(02408)正式启动港股IPO招股程序,拟全球发售9,736.45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约973.65万股H股(占10%),国际发售约8,762.81万股H股(占90%),另有5%超额配售权。每股发售价5.64-7.04港元,每手500股,入场费最多3,520港元,预计募集净额约5.52亿港元。公司预期12月5日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有望成为港股“中式面馆第一股”。
遇见小面香港西九龙高铁站店
此次IPO的一大亮点是引入了强大的基石投资者阵容。根据公告,5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与了本次基石投资,包括高瓴资本、海底捞、君宜资本、晟盈投资、Zeta Fund等,涵盖顶级私募、战略产业资本及知名长线基金。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2,200万美元,约占募集资金总额25%。
作为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品牌及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遇见小面在2022年至2024年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营收从4.18亿元跃升至11.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6.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本次港股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餐厅网络扩张、供应链体系建设及数字化能力提升。
把握市场发展机遇,餐厅网络及业绩迅猛增长
中式面馆是中国快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占中式快餐规模的29.8%。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中式面馆市场总商品交易额从2020年的1,83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9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7%。预计到2029年,总商品交易额将进一步增至5,1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
当前市场格局高度分散,2024年前五大品牌合计市场份额不足3%,为具备规模优势与品牌影响力的连锁企业提供了整合与扩张空间。通过战略并购与有机扩张实现规模化运营,已成为行业头部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遇见小面招牌产品
在这一高速赛道中,遇见小面凭借清晰的战略布局与高效的运营管理,实现了快速扩张。公司于2014年在广州开设首家门店,自往绩记录期间开始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其餐厅数量由133家增加249.6%至465家,覆盖中国内地9个省份的22个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凭借强劲的增长势头,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其有115家新餐厅处于开业前准备阶段,预计本年度末餐厅总数将突破500家。
其业务重心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广州与深圳门店均已突破百店。香港市场作为战略性新增长极,自2024年正式进入以来,门店数量已拓展至14家。2025年上半年,香港门店商品交易总额达4,227.2万元,同比增长超10倍,对公司整体增长贡献显著。
伴随餐厅网络快速扩张与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其财务表现同步改善。2022年至2024年,公司总营收由4.18亿元增长至11.5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6.2%;净利润方面,2022年亏损3,597.3万元,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4,591.4万元,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6,070万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03亿元,同比增长33.8%;经调整净利润达5,217.5万元,同比增长131.56%,经调整利润率较上年同期增长3.1个百分点,达7.4%。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直营餐厅层面的经营利润率稳步提升,2024年为13.3%,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15.1%,运营精细化与成本管控能力的持续增强。
引领行业发展趋势,构建高度规模化业务模式
当前,中式快餐市场正经历一场由连锁化驱动的结构性变革。尽管非连锁业态仍占据规模主导,2024年连锁渗透率仅为32.5%,但连锁品牌的增长动能已全面超越非连锁板块。在连锁体系内部,自营与特许经营模式分别贡献了中式快餐总商品交易额的9.3%和23.2%,其中特许经营模式凭借轻资产、高扩张效率,已成为品牌全国布局的核心引擎。
门店客流兴旺
据预测,到2029年,中国内地的连锁中式快餐餐厅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47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0%,同期,整体连锁渗透率将提升至33.8%。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消费者对“可预期的品质、稳定的味道、高效的体验”需求的显著增强,而连锁品牌凭借标准化产品研发、集中化供应链、数字化运营与跨区域复制能力,正系统性地替代个体门店,成为主流消费场景的首选。
在这一背景下,连锁中式快餐的竞争也正式进入“系统能力”比拼阶段,门店数量仅是标准化能力、供应链韧性与经营管理创新的外在体现。
遇见小面作为中式面馆赛道的领先者,被视为中式快餐发展新趋势下的行业典型代表。遇见小面以“好吃、快速、礼貌、干净、实惠”为核心价值,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用餐体验。其产品线聚焦多元川渝风味,主打招牌红碗豌杂面、金碗酸辣粉及老麻抄手等经典品类,每家门店通常提供30至40个SKU,并定期更新菜单以提升顾客用餐体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年至2024年,其重庆小面、红碗豌杂面和金碗酸辣粉连续三年在中国所有餐饮连锁企业中线下销量排名第一。定价策略上,其主食单价区间为人民币12元至34元,内地堂食人均消费约27元,精准契合大众消费市场。截至最新实际可行日期,公司会员体系已累计吸引超过2210万注册会员,2024年储值会员复购率达44.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经营管理层面,遇见小面成功融合中式面馆的传统魅力与现代餐饮管理体系。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运营网络由331家直营餐厅和86家特许经营餐厅组成,形成“直营稳根基、特许扩覆盖”的驱动格局。公司对所有门店实行总部集中管理,构建覆盖菜品研发、采购、供应链、选址建店、运营支持、人员培训、市场营销与品控等全链条的标准化、体系化与数字化管理体系,确保品牌一致性在扩张中不被稀释,成为行业内少数实现“规模化”与“标准化”并行的标杆。
此外,遇见小面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走在行业前列,自主研发了全链路门店运营系统,覆盖前端点餐、外卖履约、后端值班管理、出品控制、采购计划、库存管理、供应链协同、人力资源配置、员工培训与绩效评估等核心环节。无接触点餐、智能排班、会员精准营销、数据驱动的库存优化等功能,已从“增值服务”升级为维持高坪效、低关店率与强复购率的基础设施,构筑起难以复制的运营壁垒。
上市加速全球化拓展,成为中式面馆发展新范式
未来五年,连锁化与品牌化已成为中式快餐行业生存与增长的必答题。在中式面馆市场持续扩容、消费偏好向标准化与可预期体验集中的背景下,唯有构建系统化运营能力的品牌,才能实现规模化复制与长期竞争力的构建。
作为中国内地发展最快、最稳健的中式面馆连锁品牌,遇见小面已建立起高度规模化的业务模式,其标准化餐厅运营已在近500家门店型经过多轮验证,展现出高坪效、强复购与低运营波动的显著特征,为后续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遇见小面新门店开业
基于此,遇见小面明确未来三年的扩张规划:计划于2026年、2027年及2028年分别开设约150至180家、170至200家及200至230家新餐厅。按此规划,三年内将新增520至610家门店,相当于再造一个当前规模的运营网络。与此同时,公司已启动国际化布局,首站落子新加坡,门店正在筹备中,预计于2025年12月正式开业。东南亚市场凭借相似饮食文化、高密度城市消费与强劲的外卖渗透率,有望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
作为“中式面馆第一股”,遇见小面的上市进程不仅将为其提供更充足的资本支持与品牌公信力,更将加速其标准化体系的外溢与数字化能力的迭代升级。在连锁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大趋势下,遇见小面正从中国本土品牌加速迈向全球市场,其系统化运营能力正成为定义中式面馆行业新标准的关键力量。
未来,中式快餐的竞争终将回归到“谁的系统更高效、谁的复制更稳健”。遇见小面,当前正站在这一变革的中心。
智通财经
2025-11-27
智通财经
2025-11-27
智通财经
2025-11-27
智通财经
2025-11-27
智通财经
2025-11-27
智通财经
2025-11-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