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北京法院:加强涉数据产权、人工智能等案件审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6 17:17:22

(原标题:北京法院:加强涉数据产权、人工智能等案件审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章驰

11月26日北京市“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会议介绍了自2018年以来,北京法院坚持问题导向、首善标准,压茬推出营商环境改革,为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创新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审判执行提质效 审结数字经济案件6730件 

北京法院将“提质增效”作为第一要务,优化立、审、执全流程管理,着力实现审判执行质效的整体跃升。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艳红介绍,全市17家基层法院100%入驻区级综治中心,吸纳近200家调解组织、800名调解员参与纠纷调解,六成以上民商事案件在诉讼前端快速解决。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全市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结案17.95万件,同比上升22.6%,平均审理用时仅19天。前三季度,上诉率与申诉申请再审率实现双下降,全市法院审结案件87.27万件,法官人均结案329.5件,平均结案用时同比缩短16.6天,其中,商事案件平均结案时间压缩至62.2天,有力保障经营主体高效解纷。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艳红介绍,北京法院为服务保障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审结涉数据产权、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案件6730件,其中涉“数据集合权益保护”“变身漫画特效”等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人民法院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服务保障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前三季度审结涉专利案件2113件;服务保障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审结涉文创、老字号等案件17653件。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适用惩罚性赔偿最高判赔数额达到9891万元,形成警示恶意侵权的良好社会效果。 

优化金融司法服务 破产审判激活企业再生

在金融案件中,涉企案件占比高、涉案标的大、法律关系复杂,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峰介绍,北京金融法院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在金融纠纷源头化解中践行“枫桥经验”,引入来自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大数据等多个行业的19名入库专家(调解员),发挥“代表人诉讼在线平台”“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服务平台”的作用,强化“金融专业调解组织+金融管理部门+专门法院”三方协同联动,持续提升多元解纷工作成效。 

截至目前,北京金融法院适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机制已处理案件222件,覆盖能源矿产、高新技术等领域,结案标的累计353亿余元,纾危解困60余家企业,保障了14余万名企业职工就业,维护了240余万名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办理破产”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北京服务”中由法院牵头的重点改革领域。北京法院在前三季度审结各类破产案件2575件。2024年审理的“方正财务公司破产清算案”获评“全国破产经典案例”。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忠勇介绍,六年来,北京破产法庭共新收案件12603件,审结案件11010件,通过司法重整程序成功挽救126家困境企业,引入投资逾1580亿元,化解债务8400多亿元,维护企业集团体系内1000多家企业持续运营,稳住近12万名职工的工作岗位,并通过重整程序快速推动8家上市公司“脱帽摘星”,保障逾30万名中小股民的投资收益。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