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11-26 17:14:00
(原标题:增速居首!“固收+”大爆发,甚至跑赢偏股基金)
今年以来,伴随着市场回暖,各类型公募基金的产品规模均有了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固收+”基金的规模增长引人注目。
Wind数据显示,“固收+”基金在今年一二季度分别实现了7%和5%的规模增长,三季度规模更是环比大增27%,在所有基金类型中增速居于首位。截至11月24日,全市场“固收+”基金规模已达2.53万亿,不仅突破了两万亿元的大关,且较年初增长超7000亿元,成为今年以来公募市场规模扩张的一大主力。
万亿“固收+”市场迎超四成增长
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居民储蓄搬家的大背景下,大量原理财投资者转向寻求风险可控、又有一定收益能力的稳健型资产,债券托底、权益增强的“固收+”基金在今年迎来大爆发。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4日,全市场“固收+”基金规模已达2.57万亿元,较年初的1.79万亿增长超7000亿元,增幅超40%。
放到全市场公募基金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最新管理规模为36.74万亿元,相较年初增长3.91亿元,这意味着“固收+”基金贡献了约20%的增幅,成为今年以来公募市场规模扩张的一大主力。
具体到产品类型来看,除了一些属于“固收+”范畴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外,各类型“固收+”基金的规模均有所增长,其中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规模大涨62.57%,可转换债券型基金规模大涨23.59%,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增长约18%,偏债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约4%。
从基金公司维度来看,易方达基金以超2400亿元的“固收+”基金规模排名第一,此外,景顺长城基金、富国基金和中欧基金的“固收+”规模增长迅猛,均在三季度迎来了超60%的环比增长。
年内收益率首尾相差近50%
虽然规模迎来了普遍增长,但“固收+”基金的业绩表现出现了明显分化,股票、可转债等权益仓位成为业绩胜负手。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收益最高的“固收+”基金为华安智联,今年以来上涨了43.91%,甚至跑赢了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而年内收益最差的“固收+”基金为华泰保兴科睿一年持有,今年以来下跌了4.69%,首尾相差近50个百分点。
华安智联是一只偏债混合基金,截至三季度末的股票仓位约45%,重仓了聚辰股份、德明利、华虹公司、晶合集成等半导体个股,前十大持仓以科技成长股为主,为基金贡献了丰厚的收益。
涨幅位居第二的华商双翼也是类似情况,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股票仓位约31%,重仓股中囊括了“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等多只今年的大牛股。不仅如此,在债券部分,该基金也将53%的资产投向了可转债,同样受益于今年权益市场的上涨。
华商双翼的基金经理胡中原,张飞表示,该基金债券部分主要投资可转债,配置上以低转股溢价率转债为主,同时三季度增配长久期债券提升纯债组合久期;权益配置保持稳定坚守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行业方向,配置行业主要分布在电子、通信、传媒、机械、家电、汽车、电力设备等行业。
相较而言,排名落后的“固收+”基金则在权益仓位上折戟。比如,虽然华泰保兴科睿一年持有在三季度末有28%左右的股票仓位,但主要重仓了跨境支付、非银金融等金融科技领域,比如中油资本、中银证券等金融股,和朗新集团、中科金财、四方精创等软件股,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基金业绩。
从业绩归因来看,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指出,典型的“固收+”产品5%的业绩增长中,纯债贡献在1%出头,权益贡献度普遍在3%左右,转债贡献多在1%附近,纯债贡献度有限,转债有意外之喜,港股在不少产品有超额收益。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权益仓位较高、重仓科技成长的“固收+”基金也可能回撤较大。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25只“固收+”基金的年内最大回撤超10%,上文提到的华商双翼一度有超19%的回撤。
收益预期或需降低
展望明年,多家机构认为,在存款搬家、理财等各类投资者对稳健回报产品均有较强的配置需求的背景下,“固收+”基金仍大有可为,但收益预期可能略低于今年。
浙商资管固收基金经理吴文钊表示,从整体上看,无论业绩表现还是规模增长,“固收+”基金今年的丰收已经基本成为定局。
展望2026年,吴文钊认为“固收+”基金仍大有可为,明年是“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实现良好的经济增长至为重要,预计我国有望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流动性总体充裕,国债收益率也可能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债券市场仍可获得较为确定的收益。不仅如此,今年以来,权益市场的良好表现已使得市场参与者信心显著恢复,居民资产也已出现增配权益市场的势头,加上AI引领的科技革命仍在如火如荼展开,预计2026年权益市场仍可能有良好表现。依托攻受平衡的资产配置,“固收+”基金也仍然有望取得较好的业绩表现,投资者也可多加关注。
但从回报预期角度看,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今年“固收+”产品普遍都在5%以上。明年纯债部分的贡献度预计仍在1%—1.5%之间,权益贡献预计在1%—3%(20%仓位),转债贡献度将明显降低到0—1%(10%仓位),整体回报2%—5.5%,可能略低于今年。另外若“固收+”基金规模膨胀,可能增强股债两市关联性,同时需警惕极端情况下的集中赎回冲击。
上版:汪云鹏
校对:许欣
证券时报网
2025-11-26
证券时报网
2025-11-26
证券时报网
2025-11-26
证券时报网
2025-11-26
证券时报网
2025-11-26
证券时报网
2025-1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