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机关大院”变身街区公园 深圳“无界之城”探索再进一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5 22:02:53

(原标题:“机关大院”变身街区公园 深圳“无界之城”探索再进一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11月25日清晨,深圳南山,一栋老式机关大楼悄然拆去铁栅栏——绿意透出界外,融入匆匆的早高峰人潮。

“机关大院”何以变身街区公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当日南山区举行“无界南山 融合聚力”启动活动。恰逢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以下简称“南山局”)成立16周年,南山局突破性地打开了围墙栅栏,联动政府、住宅、商业、学校、公园,融合政务服务、公共配套、生态休闲,旨在构建功能完整、步行友好的便民生活圈,提供完整社区“南山样本”。

(围栏拆除)

今年7月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提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明确“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方面内涵,强调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围墙与门禁,实为城市治理模式的一种写照。打开惯性、封闭的思维理念,就会发现城市中还存在许多可以敞开的空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顾问总规划师、深圳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朱荣远表示,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需以全新的理念,探索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组合关系。南山局“拆墙”重构了邻里空间关系,为市民的工作、生活和休闲提供了更高水准的场所,将显著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品质。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樑谈到,“无界”是深圳城市文明的基因,早在2005年,深圳就建成了全国首个无围墙市政府大楼市民中心,象征开放透明的制度姿态与文化自信。

“全球创新高地无一不开放。例如硅谷,最宝贵的不是土地与楼房,而是开放街区中多元人群的密集连接与知识交换。”单樑说。

(愿景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将“无界之城”概念写入,聚焦科教领域,要求高水平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光明科学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打造教育、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无界之城”。

在11月15日的2025西丽湖论坛开幕式上,深圳大学城国际校区一期正式交付,再次践行“无界之城”理念——首批入驻高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目标是建设成为城校深度融合的高品质国际化无界创新校区。

不难发现,“无界”已深入深圳尤其南山区的城市肌理。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创始院长、讲席教授关道文(Thomas Kvan)也谈到,“无界”理念既适用于知识生产领域,也适用于城市建设,“壁垒只会导致思维僵化,无界空间才是激发创新的沃土。” 

据介绍,“无界之城”将在后海、深超总、蛇口湾等重点片区不断深化,“无界融合”还将延伸至华侨城、双界河、长岭陂等两区交界地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空间、制度、资源三重“无界”,打通“政府统筹+市场运作+市民参与”共建共治新路径,助力南山建设全球一流现代化创新城区。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城市指数”(Global Urban Governance Initiative:Shenzhen Urban Index, SUI)10月已在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预发布。SUI遵循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超越传统指数,不只衡量GDP、高楼数量,更侧重于城市的创新活力、人文温度、生态可持续性和全球连接力。

南山区方面透露,“无界”理念将融入深圳城市指数SUI推广实践,借助2026年深圳承办APEC契机,向世界展现“无界之城”的开放包容魅力,探索从“空间破界”到“治理融合”的城市规划新路径,为全球城市治理贡献“深圳经验”。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