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4 10:05:32
(原标题:37岁成养老规划的“较好起点”,多元金融破解养老配置难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郭聪聪
随着低利率环境下金融资产增值放缓,叠加人口长寿化带来的养老资金需求持续扩大,我国居民养老投资正从传统单一储蓄模式向多元资产配置转型。中信银行近日发布的《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显示,近年来居民养老规划意识总体增强,而且行动意愿更为积极,受访者普遍认为37岁左右是启动养老规划的较好时点。
本次《报告》共获得10137个有效样本,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岁及以上人口。数据显示,37岁左右启动养老规划的认知,已连续三年保持稳定,显示出我国居民启动养老规划的平均年龄趋于年轻化且达成共识。
其中年轻群体观念转变最为突出,2023年18-34岁群体中78%认为“还年轻,不着急”,而2025年这一比例已降至 47%,年轻一代正主动打破“临近退休才规划养老”的传统思维。
与此同时,养老规划的重点正从“是否需要做”转向“如何去做”。《报告》指出,受访者不仅养老规划意识总体较强,而且行动意愿普遍积极。50岁以下的受访者中,85%每月均有养老规划。
调研发现,受访者对养老金融的核心诉求,正在从“资金保值增值”延伸至“金融+健康、照护、文化休闲”的全方位服务。调查数据显示,七成受访者希望金融机构不仅能管好钱,更能链接优质的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近六成期待金融产品附加养老机构服务;还有近五成希望享受旅居养老相关服务。
为响应市场需求,我国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正在持续扩容升级。个人养老金账户已新增纳入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三类产品,进一步丰富了账户投资选择;商业养老金产品不断创新,为临退休人群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配置品类。信托直付养老社区新模式也在积极探索,为居民养老规划提供更丰富产品选择。
近期,银发金融市场再迎政策利好。10月30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正式宣布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扩大至全国,同时将单家理财公司募集规模上限提升至净资本扣除风险资本后余额的五倍。
《通知》明确支持理财公司投资与养老特征相匹配的长期优质资产,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一政策调整不仅大幅拓宽了理财公司开展养老理财业务的空间,更进一步完善了养老金融产品体系,为银发金融市场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4
观点
2025-11-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4
观点
2025-11-24
观点
2025-11-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