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建筑央企前三季度业绩承压,券商指订单优势有望促估值回升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1-20 20:01:02

(原标题:建筑央企前三季度业绩承压,券商指订单优势有望促估值回升)

中国建筑(601668.SH)、中国中铁(601390.SH)和中国铁建(601186.SH)等建筑央企近期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在归母净利润方面,前三季度仅中国化学(601117.SH)实现增长,九大建筑央企中其他八家均有所下滑。

据华源证券11月19日研报,2025前三季度,九大建筑央企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占申万建筑板块的83.45%和83.99%,继续主导行业表现。剔除央企后,板块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2.37%和-5.48%,相比剔除前的-5.51%和-10.06%,营收降幅扩大6.86个百分点,而归母净利润降幅收窄4.58百分点。该研报指出,央企凭借龙头优势在营收端对板块形成显著支撑,但其利润下滑幅度高于中小企业,显示央企盈利承压更为明显。

作为建筑央企乃至建筑行业的龙头,年营收超2万亿的中国建筑前三季度业绩颇具代表性。10月31日披露的公司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582.2亿元,同比下降4.20%;归母净利润381.82亿元,同比下降3.83%;扣非净利润352.01亿元,同比下降4.92%。公司三季报表示,受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及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叠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小幅回落。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降幅较大的为中国中冶(601618.SH)与中国核建(601611.SH)。其中,中国中冶前三季度营收3350.9亿元,同比下降18.8%;归母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下降41.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0.5亿元,同比下降45.7%。中国核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39.38亿元,同比下降6.32%;归母净利润为11.06亿元,同比下降23.9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82亿元,同比下降28.82%。

对于归母净利润下降超过40%,中国中冶在三季报中表示,受钢铁行业需求持续下降、建筑行业增长乏力、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等外部影响,加之公司自身转型升级带来的业务结构调整等阶段性因素影响,上年结转的未完合同及新签合同额同比减少,合同收入转化率放缓,公司利润总额随营业收入规模下降而减少,导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随之减少。

多家建筑央企业绩承压的背后,是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基建投资的降速。据开源证券11月2日研报,2025年1-9月全国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5%,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长3.34%,增幅环比收窄2.08个百分点,同期建筑业新签合同额21.30万亿元,同比下降4.6%。受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地产复苏不及预期、地方财政压力导致的回款周期拉长等因素影响,多家建筑央企上半年收入承压。

在固定资产投资整体降速的形势下,中国化学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的正增长。据三季报,中国化学前三季度营收为1363亿元,同比增长1.15%;净利润为42.32亿元,同比增长10.28%。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建筑央企,中国化学在从事一般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以深耕发展化学工程优势业务为特色,重点开展石油化工、新型煤化工、天然气以及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业务。据公司半年报,化学工程业务是公司传统的核心业务,上半年公司化学工程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8.12亿元,同比增长1.2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3.06%。同期,公司基础设施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1亿元,同比下降10.02%。

不过,在行业较为低迷的时刻,市场分析认为今年新签合同增长,海外业务提速等因素,叠加建筑央企板块目前估值处于低位,都使得建筑央企逐步凸显投资吸引力。

针对行业龙头中国建筑,东吴证券近期研报指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3.29万亿元,同比+1.4%,从细分领域看,工业厂房新签合同额6405亿元,同比增长23.0%,能源工程新签合同额4419亿元,同比增长31.2%,市政工程新签合同额1903亿元,同比增长27.8%。

据华源证券前述研报,建筑央企前三季度新签合同总额约10.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31%,铁建、中铁、电建等海外订单增速均超20%。估值方面,建筑央企整体仍处低位区间,中国建筑、中国中铁等龙头2025年市盈率约5倍、市净率不足0.5倍,具备较高安全边际,盈利修复有望带动估值回升。

经济观察报

2025-11-20

经济观察报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