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1-17 17:41:35
(原标题:六地税务部门集中曝光 6 起涉税违法案件)
11月17日,广西南宁、贵州安顺、宁波三地税务部门曝光了3起拆分收入骗享税费优惠偷税案件;河北唐山、江苏常州、海南三地税务部门曝光了3起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案件。
从此次曝光的案件看,有的通过设置内外两套账、利用员工个人账户交叉收款,人为拆分真实营收;有的通过个人银行卡收款的方式,隐匿真实销售收入,减少当期销项税额;还有的通过开立并控制多个个体工商户,拆分收入,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等。
宁波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季浩表示,随着税收征管从“以票控税”向“以数治税”转变,税务部门已经构建起覆盖面广、反应灵敏、跨区联动的监管体系,在当前多维度的监管网络下,拆分收入、隐匿收入等违法手段已经难以藏身。他解释道,税务机关通过税收大数据比对申报数据与银行流水、用工数据等多源数据,能够快速识别异常经营特征。对于“一址多证”“销项税额过低”等典型风险点,依托实地核查、合同验证、资产追踪等手段,实现对经营主体真实经营状况的精准监管。
此次曝光的拆分收入骗税案件中,有3家涉案主体通过设立空壳主体、虚假申报等方式,违规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企图掩盖真实营收规模。
广西咕咕狗商务秘书有限公司在 2020 年至 2022 年间,通过拆分收入、调整人员至关联企业等手段,少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共计 118.94 万元,最终被追缴税费、滞纳金及罚款合计 264.67 万元,款项已全部入库。
贵州安顺市百年婚宴有限公司于 2021 年至 2023 年设立两个空壳个体工商户,拆分本公司营业收入并设置内外两套账隐匿收入,少缴税费 249.77 万元,税务部门作出合计 392.79 万元的处理处罚决定,因未按期缴清税款已移送公安。
自然人夏安阳在 2019 年至 2021 年注册并控制 9 家个体工商户,通过拆分收入虚假申报,少缴个人所得税 345.92 万元,被追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共计 518.88 万元,同样因未缴清税款移送公安侦办。
“企业连续12个月销售总额超过500万元后需登记为一般纳税人,无法再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费优惠,便想出个用空壳个体户拆分营业收入的招数。”一名企业负责人说,该企业将超过享受税费优惠限额的收入,拆分至空壳个体户,企图逃避税务监管,达到偷税目的,最终被税务部门依法查实。
此次税务部门还公布了3 起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案件,涉案主体均通过隐匿销售收入、个人账户收款等方式虚假申报,既骗取留抵退税,又存在少缴相关税费的双重违法情形。
河北遵化市千里行加油加气站在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4 月间,通过个人账户收款少计销售收入,违规享受留抵退税 51.86 万元,同时少缴税费 51.33 万元,被合计追缴 224.05 万元,款项已全部入库。
江苏常州马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 2021 年至 2022 年以个人账户收取销售款,骗取留抵退税 392.72 万元,少缴税费 486.29 万元,被税务部门作出合计 1327.38 万元的处理处罚决定,目前已移送公安。
海南粤弘远轮胎贸易有限公司在 2021 年至 2023 年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骗取留抵退税 172.05 万元,少缴税费 192.24 万元,被合计追缴 727.61 万元,已移送公安侦办。
贵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曲君宇认为,部分经营主体受利益驱动,通过拆分、隐匿收入骗享税费优惠,已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偷税行为。从执法实践看,拆分、隐匿收入骗享税费优惠这一行为的违法代价远超预期“收益”,违法经营主体除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外,还将面临不缴或少缴税款50%至五倍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将被纳入税收违法“黑名单”,承受多部门联合惩戒与市场信誉损失。
经济观察报
2025-11-17
经济观察报
2025-11-17
经济观察报
2025-11-17
经济观察报
2025-11-17
经济观察报
2025-11-17
经济观察报
2025-11-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