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隆汇
2025-11-14 14:13:55
(原标题:平安好医生(1833.HK)估值修复背后:AI医疗正迎来“黄金击球区”)
连续五个交易日收涨,累计涨幅超19%——进入11月,平安好医生(1833.HK)以一波稳健上扬的走势,再度吸引了市场目光。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其年内涨幅已突破151%,领跑港股互联网医疗板块。
这一轮估值修复,并非无迹可寻。
从技术面来看,公司在触及120日均线后企稳反弹,连续五日资金净流入,显示市场情绪正从谨慎转向积极。更值得留意的是南下资金的悄然布局。自10月底以来,港股通持股比例从20.75%稳步攀升至21.34%,透露出南下资金对这家医疗科技平台信心的回暖。
图表一:公司近5日股价表现
数据来源:WIND,格隆汇整理 数据截至2025年11月14日
股价回暖的背后,是扎实的业绩支撑。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收入37.25亿元,同比增长13.6%;经调整净利润达2.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7%。更关键的是其增长引擎的质变:F端(综合金融端)与B端(企业端)企康业务同比增长21.5%,累计服务企业客户突破4500家,B端付费用户数同比提升30.6%。
这一转变,标志着平安好医生成功转向通过企业与金融客户获取高黏性、高价值用户的高效通路。它不再只是一家“线上问诊平台”,而是一家能为企业、金融机构系统性输出健康管理能力的“生态型服务商”。
如果说业绩增长是估值修复的基石,那么AI医疗的深度渗透则是打开长期空间的钥匙。
当前,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人工智能+”与医养结合,而平安好医生的战略布局,恰与这一方向高度契合。
2025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审议通过,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等关键战略。文件进一步强调“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并具体部署“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明确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在这一系列政策布局中,平安好医生所深耕的AI医疗,正是“人工智能+”最具现实意义与商业价值的落地场景之一。
公司依托平安全球领先的6大医疗数据库、超过14.4亿条线上问诊数据,以及持续迭代的“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和5大垂直领域模型,构建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该体系涵盖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AI养老管家、AI医务室、AI健管师、AI慢病管理师、AI健康福利官等一系列智能应用,为业务全流程、全场景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
与此同时,背靠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公司通过“保险+医疗”“保险+养老”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客户打造一站式健康保障解决方案。覆盖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超4000家合作医院及24万家药房的庞大线下资源网络,进一步强化了服务的专业性与可及性。
从三季报后的“黄金坑”到如今连续收涨的“估值修复”,平安好医生的市场叙事正在发生微妙转变:它不再被单纯视为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而是一家以AI为内核、以生态为载体的“健康管理平台”。
这一判断也与机构观点不谋而合。尽管此前股价有所波动,但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共识正逐步凝聚。
广发证券指出,随着F端、B端客户持续渗透,公司收入增长具备强持续性,预计2025-26年将保持双位数增长,毛利率趋升、费用率下降,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9.51港元。
浦银国际也认为,公司已进入相对合理估值区间,维持“持有”评级,预计2024-2027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91%。
当AI从技术概念走向场景落地,当政策红利从文件走向产业,当业绩增长从“扭亏”走向“提质”,平安好医生的投资逻辑,也正从“能不能盈利”转向“能走多远、多稳”。
这一轮估值修复,或许只是它重回舞台中央的开始。
观点
2025-11-14
观点
2025-11-14
源媒汇
2025-11-14
格隆汇
2025-11-14
源媒汇
2025-11-14
市值观察SZGC
2025-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